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论"远洋捕捞":这架势是要把民企老板搞绝种

京港台:2024-12-18 10:35| 来源:老萧杂说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论"远洋捕捞":这架势是要把民企老板搞绝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世道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亦真亦幻,亦实亦虚。

  就说民营经济,一方面政策利好加持,官媒吆喝鼓劲,似有温暖宜人之风。

  另一方面,几乎每天都有不幸的资讯传来,民企老板或泣血呼号,或身陷囹圄,或离奇殒命。

  由此想到名著中的经典句子,“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依民营经济现实的情境,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否迎来春天,恐怕还很难说。

  这并非悲观论。针对“远洋捕捞”,官方话语声色俱厉,可是对此恶劣行径,你见过有被公开追责查办的么?

  干成几票的,怕是正论功行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称金呢。

  比如昨日媒体报道的北京民企老板邢燕军,被跨省区抓至内蒙古,其在“指居”期间非正常死亡,八个月后警方认定“没有犯罪事实”而撤案。

  你觉得此事会追究到哪一级,会有几人由此得咎、“脱皮摘帽”?

  

  跨省的“远洋捕捞”行情看跌,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基层总有无尽的创造力——富有首创精神的“近海捕捞”业已冒头。

  前调查记者刘虎爆料说,河北唐山迁安市民营企业家杨立国,被跨市捉到石家庄鹿泉区侦办治罪,涉嫌罪名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杨立国名下企业被查封的现金超10亿元。其家人认为,“错就错在为了铁矿改造,公司账上现金太多。”

  多名刑法学专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认为,上述罪名不能成立;且鹿泉区既非犯罪行为发生地或结果地,也非杨立国居住地,该区司法机关对本案不具备管辖权。

  杨立国涉黑案历经两次移送起诉、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三次延长审查起诉期限。

  相关报道的几处描述,令人头皮发麻。

  ——“律师在质证庭指出42份检察机关问询笔录中,有37份来自侦查机关的讯问笔录,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杨立国不满庭审走过场,不能保障基本诉权,悲愤下在法庭上拿麦克风狠砸自己额头,顿时血流满面。”

  ——杨立国在法庭上悲号,“现在我再也不相信审判长了,审判长直接把我判了吧!”

  有关该案一张截图的内容,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奸邪残酷、务求人罪、恣情拷掠,倘若不是得了堪称酷吏之首的来俊臣真传,决计干不出来的。

  《酷吏列传》所叙十人,以郅都为首,以杜周为尾,皆以酷烈为声,似乎没有专拿男性人犯生殖器搞事情的。

  这简直不啻为一种“伟大”的发明创造。来俊臣发明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臣、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却忽略了胯下之机神妙旨,较之当下之酷吏,多少有些相形见绌。

  只不过这种创造的唯一价值,是让人再度见识了人性中隐存的某些“禽兽不如”的恶劣本性。

  动物界同类自相残杀的物种虽也存在,但即使是凶残的野兽吃人或其他动物,通常都是满足生理本能的需要。

  某些人变态折磨他人,与生理本能之需无干,而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虐待欲、征服欲、发泄欲、报复欲、羞辱欲等,实现对受害者人格和尊严的极度贬损与侮辱。

  这种酷刑,就是把生命转变成一种 “反生命”;而它令人厌恶的方式与杀戮有别,却比杀戮为恶更甚。

  史料记载,酷吏政治鼎盛时,官员们心有余悸,“每入朝者,必与其家诀日:‘不知重相见不’?”

  彼时每授一官,宫婢们便私下议论:又多了一个屈死鬼。果然不出旬月,新官往往被捕杀。

  现今的酷吏,对捕获的民营企业家用尽十八般武艺之余,另辟蹊径地拿生殖器大做文章,狼牙棒专打人胯下。倘若司马迁再世,是要将此写入《新酷吏传》的。

  这么搞下去,往后民营老板们每每签个协议、干个项目、开个厂子,也会下意识先摸摸裤裆,那玩意儿耐受力极限几何?

  从《酷吏传》记载中可以看出,只要社会治理出现危机,酷吏数量就会随之增长。

  虽然它们的“酷”,更大程度上是出于表忠心意图而作的“表演”,但如《汉书》总是会补充的那句“上以为能”,即所施酷行是得到主子认可的,想必玩恶法于股掌者甚众。

  当天下官吏以暴为治,以宽政为耻,“酷吏精神”就会带动一个时代的酷虐狡诈之风,成为一种吏治行事的风尚和常态。

  当财富掠夺的成本比创造财富的成本更低时,整个社会的财富逻辑势必转变,人们不再热衷于以生产经营创造财富,而是想着如何去抢劫财富。

  民企之生于是时,何其不幸哉。

  “远洋捕捞”也好,“近海捕捞”也罢,说白了就是为了劣质利益以猛服民。这么继续下去,司马迁在史书中所说的“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则不远矣。

  “近海捕捞”的网撒出去,网住一个杨立国,此并非孤例,未被公开曝光的,不知凡几。

  仅我所知悉的类似案例,就有三四个。他们陷身于水火,受困于倒悬,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依它们这酷苛的架势,是要把民企老板搞绝种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2: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