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屁币当道 杠杆型ETF盛行 美投机泡沫再现如1999年

京港台:2024-12-19 03:32| 来源:经济日报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屁币当道 杠杆型ETF盛行 美投机泡沫再现如1999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川普胜选以来风险性资产涨翻天,纷纷跨越整数里程碑,教人不注意也难,例如上周那斯达克综合指数涨破2万点,比特币也冲上10万美元。但在牛气冲天氛围下,一位对资产泡沫素有研究的华尔街老手警告,已嗅到市况盛极将转衰的味道。

  报复式投机热潮狂涌 恐不堪川普2.0现实检验

  道琼社报导,投资刊物Financial Insyghts主笔暨威廉与玛丽学院兼任经济学教授艾华特形容,目前市场举目可见“巨大的报复式交易”,投资人宛如获判无罪开释的被告,在被证明没犯错后放胆进场大买特买。他指出,所谓“动物本能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在选举过后大肆解放”,川普重返白宫带来的减税和鬆绑监管利多题材炒热资产行情,最明显的莫过于加密币。

  艾华特说,从11月5日美国选举日到明年1月20日川普就职,这段期间给投资人的想像空间极大,“简直就像一群运动签赌者赛前聚在一起热烈讨论,幻想比赛结果会是如何似的,所以毫无节制”。

  而且,这群市场赌客既已觉得自己的观点证明无误,就更驳斥任何质疑其乐观看法的论点。艾华特说,川普2.0政策不论是调降税率或放鬆监管,是否真的落实都还是变数,但现在投资人“想像每个扳机不仅都会触动,还会同时按下,而且按得极其用力”。问题是,此刻的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反映那些潜在利多。

  拿电动车作比方,展示新车的原型和图片轻而易举,比实际打造电动车容易多了;更何况即使电动车顺利出厂,倘若在市场上滞销呢?他形容,现在的市况位于“尚未认清现实”的阶段。

  市场涨到顶时“抽象”资产当道  落底时改抱实体资产

  艾华特经历过2008年至2009年那波金融危机,此后便热中研究投资人信心对市场行情的影响。1980年代时,他协助建立摩根大通的资产担保证券(MBS)事业,所以很熟悉资产证券化运作方式。问题来了,2008年金融海啸是怎么爆发的?市场又为什么在2009年3月触底?

  艾华特说:“信心高亢时,投资人拥抱抽象概念;信心跌落谷底时,就注重就近俯拾可得的有形之物,这正是为什么我们把现钞塞在床垫下。久而久之,我们就观察到这些清楚、一贯的行为模式。”

  金融海啸时的CDOs vs.今日的槓杆型ETF

  这种抽象概念有个恶名昭彰的往例:双层担保债务凭证(CDO squared)产品,是美国次级贷款泡沫的产物,也是酿成后来金融海啸灾难的要素。担保债务凭证(CDOs)把房贷切割成许多部分,风险层层递增;而双层担保债务凭证产品则是把别的CDOs包裹起来,箇中潜藏的风险就更隐晦不明了。结果:这些金融产品价格崩跌,掀起金融海啸。

  据艾华特观察,如今这种抽象概念产品盛况再起,迎合群众贪得无餍需求的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冒出,明显实例就是愈来愈专门的ETF问世,有的运用槓杆,有的把股票结合起来,不是为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而是为了提高风险及潜在报酬。

  艾华特说:“屡见不鲜的是,市场行情登峰造极时,华尔街总是像情境喜剧『我爱露西』裡的那种糖果旋转台,把尽可能多的各式产品摆上迴转输送带让顾客嚐到饱。我今天看到的是,形形色色塞得鼓胀的火鸡包鸭鸡纷纷上桌。”

  当前投机泡沫近似1999年

  另一例是:“迷因加密币”(meme cryptocoins)层出不穷。这种毫无价值可言的加密币有个公认的粗鄙称呼叫“屎币”(shitcoin)。最新例子是“屁币”(fartcoin)。这些迷因币不仅存在,市值还飙高,根据艾华特转推投资研究机构Hedgeye的资料,屁币总市值截至上周四为止已达到5.6484亿美元,高于38%的美国上市公司市值。

  美国人现在交易股票不只想赚钱,还要取乐,与此同时,年轻人热中投机迷因股和运动博彩。难怪线上券商Robinhood Markets执行长特内夫考虑把营运触角伸向运动博彩市场。

  这场狂欢派对还在进行,现在该继续跳舞吗?就像花旗集团前执行长普林斯2007年中(金融危机成形的前一刻)所宣称的那般?艾华特认为,有别于金融海啸或达康泡沫爆破,此刻比较像是一场“狂野喧闹”,近似于1999年--那斯达克2000年涨到顶的前夕。

  艾华特表示,他已小幅放空比特币以及景顺QQQ ETF--这档ETF追踪那斯达克100非金融股且聚焦巨型科技股;他同时持有做多玉米和天然气价格的部位。这种策略就是做多“有形实体”资产,并放空市场做头时倾巢而出的“高度抽象”产品。

  现在市场行情节节高涨,就连“屁币”也是香的,但小心洩气过程可能静悄悄,却会臭死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0: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