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6岁男童撞头后当晚离世 学校一句“没事”酿大祸

京港台:2024-12-21 04:13| 来源:每日邮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6岁男童撞头后当晚离世 学校一句“没事”酿大祸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六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每天都充满笑声的年纪。然而,6岁的穆罕默德·亚辛·乌丁(Muhammad Yaseen Uddin)的人生却永远停留在了一个夜晚安静的睡梦中。

  事情的经过看似简单而无害:

  亚辛是英国伯明翰马尔堡小学(Marlborough Primary School)的一名学生,家里有四个哥哥姐姐,属于团宠般的存在。

  上周二,亚辛在学校玩耍时不慎撞到了头部。学校打电话给亚辛的母亲,要求她来学校接孩子,因为孩子的头受伤了,但却向她保证说“只是个小碰撞,没什么大碍”。

  亚辛的母亲听到这样的答复,松了一口气,去学校接回了孩子。

  然而,悲剧悄然而至。

  回到家后,小亚辛和妈妈去商店买了他最爱的葡萄,然后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最喜欢的节目,睡觉前他还开心地吃了一大块姐姐的生日蛋糕。

  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与家人相处的最后时光。

  夜晚,母亲给亚辛吃了儿童止痛药Calpol,希望他能睡个安稳觉。然后,亚辛就上了床,和往常一样安静地入睡。

  

  但第二天清晨,母亲发现亚辛一动不动,再怎么呼唤也无法唤醒他。或者说,亚辛再也没有醒来。

  接到妻子电话的时候,亚辛的父亲西姆里尔(Simriel Uddin) 正在工作。电话那头传来妻子慌乱的声音:“亚辛醒不过来了!”

  当即,西姆里尔飞奔回家,发现家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大群警察和急救人员,场面混乱不堪。他被告知,孩子已经送往医院。

  但当他赶到医院时,所有的努力都已无济于事:“我看着医生们在拼尽全力抢救他,但他已经走了……我的孩子走了。”

  目前,亚辛的遗体尚未归还给家人,医院正在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死因。他的家人也正在等待安葬他的遗体。

  此时此刻,西姆里尔回忆起学校的那通电话,内心充满了失望和痛苦:

  “学校说只是轻微的撞伤,但谁能想到会这么严重?是他们太疏忽了。”

  

  在他的心里,这场悲剧不仅是命运的捉弄,更是学校缺乏警觉与医疗措施不完善的结果。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20年11月,同属Leigh教育信托(Leigh Trust)旗下的另一所小学中,10岁的亚西尔·侯赛因(Yasir Hussain) 也因头部受伤后而离世。

  当时学校确实拨打了急救电话,但因送医时间延误,五天后孩子不幸去世。

  调查报告指出,该事件暴露出学校在处理学生受伤时的经验不足。

  如今,仅几年时间,又一个年幼的生命因“轻微头部碰撞”而戛然而止,这无疑让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提出了质疑。

  

  可能很多人认为,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但实际上,头部受伤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头部受伤后的症状往往不会立即显现,家长和老师很容易忽视。

  即便是轻微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引发脑出血或颅内损伤,这些问题可能在数小时甚至一夜之间快速恶化,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也正是为什么家长和学校都需要对孩子的头部受伤高度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隐患。

  尽管有巨大的悲痛,但西姆里尔并没有沉浸于绝望和沉默之中。他希望通过儿子的故事,呼吁学校提高对学生健康和安全的重视:

  “学校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并加强教师和职工的急救培训,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为了纪念亚辛,西姆里尔发起了一个GoFundMe众筹项目,希望通过筹集资金为儿子修建一座清真寺。

  目前,筹款已超过7500英镑,极度接近目标金额8000英镑。西姆里尔表示:“亚辛生前是个温暖善良的孩子,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的善良延续下去。

  

  目前,亚辛所在的小学也发出了声明,对他的离世表达了深切的哀悼。校长拉齐娅·阿里(Razia Ali)坦言:

  “亚辛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善良、有爱心的学生,他给每个遇到他的人都带来了笑容。我们的学校社区为失去这样一位充满爱心和善良的学生而感到无比悲痛。他是所有人心中的一束光,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此外,学校也表示将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和教职工走出这段悲痛时光。

  然而,这场悲剧带来的问题却远未解决:

  为什么学校缺乏专业的医疗处理能力?面对学生的头部受伤,是否存在程序上的疏忽?校园安全措施究竟还需要如何完善?

  这些问题,需要学校、教育机构、甚至整个社会共同思考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4: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