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最高罚款570亿!英伟达被中美英法联合绞杀!

京港台:2024-12-24 00:18| 来源:电动车公社 | 评论( 18 )  | 我来说几句


最高罚款570亿!英伟达被中美英法联合绞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前几天,英伟达天猫旗舰店突然为之一空。店还在,搜索功能也没被屏蔽,售卖的商品却愣是一样都没剩。

  

  显然,“在金矿旁边卖铲子”的英伟达,恐怕遇上大麻烦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场连锁反应。

  12月9日,英伟达因涉嫌违反《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被依法立案调查。

  

  虽说官方并没有下定论,但回顾起因,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的。

  英伟达在2019年收购了一家名为Mellanox Technologies(迈络思科技)的芯片制造商,这家公司主要提供网络适配器、交换机、软件和芯片等产品,能大大提高设备互联的速度,从而提升互联网公司和金融行业的工作效率。

  在巅峰时的2015年,迈络思科技在全球InfiniBand市场的市占率高达80%,就连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都不得不成为这家公司的大客户。

  因此,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这场强强联手的并购案,做出了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决定,要求对方履行如下义务:

  

  但似乎在后续的销售过程中,英伟达违反了相关承诺。

  如果调查属实,根据《反垄断法》第63条,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处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专题)约570亿元)!

  而这,并非英伟达所遭遇的唯一一起反垄断调查。

  前段时间,美国、英国、法国早已有所行动。如今再加上中国,可见英伟达已经得罪了五常里的四常,地位直追当年的“卡大佐”。

  

  但英伟达的态度依旧硬气得很——

  “NVIDIA凭借实力取胜!”“我们很乐意回应监管机构对我们业务的任何质疑。”

  有一说一,英伟达的确有放这种狠话的底气。

  目前高端GPU市场上,算力遥遥领先的英伟达可以说没有对手;在整个GPU领域,英伟达的全球市占率几乎占到了9成。而且,这可是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投出来的!

  而除了立身之本的GPU,英伟达还通过生态搭建、商业收购,实现了从软件(CUDA)到配套设施(网络电缆)的业务全覆盖。

  可以说,英伟达已经在AI产业中形成了全方位的垄断。

  但拥有强大的统治力,并不是英伟达定价“狮子大开口”和捆绑销售的理由。

  外媒曾报道称,英伟达每销售一个H100GPU,就能获得1000%的利润。与此同时,英伟达的客户们却在高溢价和供货不足的双重debuff下负重前行。

  就连4000亿美元身家的马斯克,都亲自下场吐槽:英伟达的GPU,比某些du品还难搞到手!

  

  正是靠着这一张张生产力工具,让英伟达获得了超3万亿的市值,财报里高达74.6%的毛利率,以及每季度近乎翻倍的营收和利润。

  

  这一次,摩尔定律没能在芯片产业持续发光发热,反倒帮英伟达赚了个盆满钵满。

  论人缘,英伟达也混了个“全球公敌”的地位。

  今年8月,英伟达先是喜提美国司法部发起的反垄断调查,随后在12月7日受到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监管审查,紧接着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也开启立案调查。

  

  在英伟达面临的诸多“苦主”当中,中国无疑是最有理由锤它的那一个。

  全世界都知道,英伟达对中国市场区别对待。别的国家能买到的产品,中国企业却不能随便买!

  况且英伟达这么双标,本就是明目张胆地违法:

  4年前英伟达收购迈络思时,咱们开出的条件就包括“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原则,向中国市场供应英伟达GPU”。

  

  而且和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不同,咱们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还真不是“拉偏架”、搞地方保护主义那一套。

  就比如前几天财政部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就有这么一句话:

  “拟在ZF采购中,给予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先说这个所谓本国产品,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组件成本占比达到规定比例;符合对特定产品的关键组件、关键工序等要求。

  

  熟悉国际局势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美国2022年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同样对用户买电车能抵税7500美元的政策做了类似的限制。

  “电池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回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必须有一定比例是在美国、加拿大(专题)、墨西哥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完成”。

  表面上看,咱们对“本国产品”提出的限制,有点像是再一次摸着鹰酱过河。

  不过如果仔细端详,会发现完全不是一码事。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明确表明,电池不可包含在“敏感外国实体”所组装或生产的组件,就差把“抵制中国电池”写在明面上了。

  哪怕是美国出厂的特斯拉,只要从中国采购了电池包,都拿不到一分钱的购车补贴!

  

  要知道,《通胀削减法案》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于更敏感的ZF采购行为,美国ZF早就做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1933年的《购买美国货法案》中,要求美国联邦机构优先采购“基本上全部由美国国内开采、生产或制造的产品”,具体国产率是50%。

  

  将近一百年以来,美国ZF对美国产品的保护不断在完善,近几年,还专门针对中国制定了更加细致的围追堵截策略。

  仅仅在芯片领域:美国2019年制裁华为(专题),命令未经批准的美国公司不得销售产品和技术给华为公司;2020年禁止任何企业(包括台积电等非美企)将含有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产品提供给华为;2022年宣布全面限制向中国出售尖端芯片;2023年通过“长臂管辖”,限制中国从几十个第三国处购买高端芯片;今年12月初,美国又公布新一轮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140家中国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的制裁动作不断升级、层层加码,从针对一家公司扩展到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逐渐……

  

  而咱们的征求意见稿中,却明确提出要“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

  

  即便是外资企业,只要是是在国内生产/组装的,国产化率达到一定比例,就能算“中国产”,享受20%的报价折扣!

  

  由此可见,这其实是扶持产业链,适当鼓励中国产品和外国产品共同竞争的战略。这也和直接对中国电动车举起关税大棒的欧美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诚然,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区别对待多少有点“被迫”,算是人在美国身不由己。但要是认为英伟达无辜,那就必须承认华为等中国企业受到的制裁同样无辜。

  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我们也不会立正挨打、举手投降。

  既然美国不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那我们也会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锑等稀有金属。礼仪之邦,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

  

  如果认为欧美的所作所为才是“文明世界”的做法,那么在美、欧之后宣布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的中国,就是跟上了“文明世界”的脚步。

  一切,才刚刚开始。

  写在最后

  在贸易对抗逐渐加码的今天,旧的世界秩序正在崩塌。

  鼓吹全球市场、自由贸易的人本没有错,他们只是活在上一个中国刚加入WTO、全球资本流动限制更少的年代。

  

  只是情况已经变了,美国在2018年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英国2020年正式脱欧、欧盟2024年将矛头直指中国电动车……

  曾经制定规则的人带头开始打破规则,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在遵循旧世界的道德。

  在这场正在进行的贸易战中,我们总是充满克制,希望以身作则,维护公平公正的全球市场秩序。

  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对我们同样有利。

  而当我们发出“美国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的声音,准备从ZF采购这个最为敏感的层面开始,将支持本国产品写在纸面上,意味着现存的市场秩序很可能没有指望。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还认为只要坚持开放合作就能友好发展,是种一厢情愿。

  贸易保护主义横行的乱纪元何时结束,没人知道,正如先开枪的也并非我们。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相关专题:美股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5: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