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7万多平方公里的库页岛,清朝说割就割?

京港台:2025-1-23 12:44| 来源:历史鉴赏者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7万多平方公里的库页岛,清朝说割就割?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库页岛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记录当中了,那时候唐朝灭了高句丽,正式踏上了库页岛。

  明朝的时候,库页岛归属奴尔干都司管辖,在明朝势力范围之内。努尔哈赤反明的时候,库页岛当地居民,便开始向努尔哈赤缴纳兽皮作为税赋了。

  清军入关以后,库页岛依旧在清朝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有关于1860年以前,库页岛的主权问题,是无可争辩的,一直都在中国之手。

  但是,由于康熙的禁关令,外加清军纷纷入关,导致东北、外东北地区人丁凋零。没办法,人都是喜欢往暖和的地方去,你以为俄罗斯人天生就喜欢寒冷吗?那不是没办法嘛!这就使得库页岛在清朝显得特别没有存在感。

  1860年清朝割让库页岛给沙俄

  这事儿可以理解,清朝是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他们对资源这方面压根就不看重。所以对于边疆的管理,其实也比西方国家更加松散。

  尤其是库页岛这种天寒地冻的地方,每年能得到的税赋极其有限,清朝压根就不想花多少精力去打理。

  而且清朝前期,已经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且东边的日本(专题),同样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所以清朝完全不担心周围的邻居觊觎库页岛这块地。

  

  问题就出在沙俄身上,清朝过分相信边境条约,却忽略了这位邻居完全不把条约当回事。只要能开疆拓土,脸皮再厚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清朝强盛的时候,沙俄是不敢动手的。自从1840年清朝走向衰败以后,沙俄那边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早在1847年,沙俄就试探性地翻越外兴安岭,进入外东北地区进行考察。到了1858年,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沙俄终于出手,逼着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割走了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中俄共管地区。

  为啥不一口气都割走呢?因为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这片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知道海岸线的价值。唯独清朝不知道。

  但是沙俄当时摸不清清朝是否知道海岸线的价值,所以轻易不敢去动这片土地。等到1860年的时候,沙俄总算是摸清楚了,因此果断出手,逼着清廷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地盘,都给割走了。

  从这一年开始,库页岛的主权,就从中国转变到了沙俄之手。但是有人不服气,自然是东边的邻居日本。

  

  日本用半个库页岛换来千岛群岛主权

  日本人认为,库页岛南部居住着一部分日本国居民,所以库页岛他们日本也有份。只不过过去碍于清朝的实力,日本不敢去争罢了。日本人甚至给库页岛取了个名字叫桦太岛。

  清朝放弃争夺库页岛以后,日本找上了沙俄,要求沙俄撤离库页岛,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日本的岛屿。

  俄国人头都大了,刚赶走了中国人,怎么又冒出了日本人?看来东亚这地方,的确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的确如此,因为沙俄当时不具备在东方进行一场大战的条件,毕竟路途遥远,军队压根运不过来。之所以能从清朝那里搞来这么多土地,完全是在谈判桌上,靠欺诈的手段骗来的,毕竟双方压根就没动手,清廷这边就怂了。

  日本的谈判态度,比清朝要强硬得多,压根就不肯让步。而且日本甚至有与沙俄一决雌雄的打算。

  

  这可把俄国人急坏了,沙俄当时在远东的军队,满打满算,把做饭的老师傅算上,都凑不齐一千人,你让他们去干日本?这不是开玩笑吗?日本核心地区距离库页岛可比沙俄核心地区要近得多。

  为此,沙俄只好耐着性子和日本进行了多轮谈判。一直到1875年,双方才达成协议,签订了《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

  令人意外的是,这份条约中,日本并非是无故放弃了库页岛南部,而是用库页岛南部,换取了千岛群岛北部18岛的主权,当时千岛群岛南部,是在日本手里的,所以日本通过这一条约,直接掌控了整个千岛群岛。

  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俄国人在谈判桌上,居然向日本示弱。要知道,那时候日本还没通过明治维新发展起来。由此可见,谈判桌上的日本人,肯定同样表现出了自身强势的一面,从而让俄国人只能原形毕露了。

  

  俄国和日本,一直在争夺库页岛

  关于库页岛主权的争夺,其实远没有结束。当然了,这一切已经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了。主要是日俄两国在争夺库页岛的控制权。

  原本库页岛已经判给了沙俄,但是到了1900年,沙俄的野心膨胀,悍然入侵了东北,还想占领朝鲜(专题)半岛。这直接激怒了日本,导致了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

  当时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已经修到了贝加尔地区,所以具备了向东方输送大规模军队的能力。因此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日俄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了100万,而且沙俄出动了三分之二的海军。最终沙俄以损失20多万大军以及三分之二海军的代价,输掉了这场战争。

  打输了,肯定要割地赔款啊。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比较硬气,死活不肯赔款。最终双方签署《朴次茅斯和约》,沙俄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了日本,同时退出了东北。

  日本再次得到半个库页岛后,在东北亚地区已经占尽了优势。而且俄国在短时间内,也不敢继续和日本打了。

  1917年沙俄覆灭,1918年大批协约国成员开始围攻苏俄。这个时候日本趁机夺取了整个库页岛,并且一路进军,打到了贝加尔湖畔。

  

  不过伴随着苏俄的崛起,协约国纷纷选择撤军,日本最终在1925年,还是撤离了库页岛北部,依旧只占着库页岛南部。所以1918年到1925年这段时间,日本是完全拥有整个库页岛的。

  再往后就是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了,那时候斯大林死活不肯对日宣战,他要求英美答应他一系列要求,才能对日宣战,而且时间是比较靠后的。

  最著名的要求,自然是外蒙独立。除此以外,夺取库页岛南部,也成了斯大林的要求之一。最终英美还是答应了斯大林的要求。

  1945年8月8日晚,苏联对日宣战,第二天百万苏军攻入东北,到9月2日,苏军才罢手。按照此前规定,苏联合法占据了库页岛南部,因此整个库页岛再次落在了俄国人手里。时至今日,库页岛依旧在俄国手里,他们称之为萨哈林岛。

  谈判底气很重要

  有关于库页岛的整个故事,大致如此。值得令人回味的,其实不是库页岛本身的归属,而是在争夺库页岛时的谈判态度。

  清廷官员一看到洋人,立刻就怂了,认为俄国和英法一样,都是很厉害的欧洲列强。但同时期的日本官员,却完全不怕俄国代表。

  正是这种态度,决定了双方的谈判结果。清廷没啥底气,一味地退让,最终失去了库页岛。而更加弱小的日本没有选择退让,最终在谈判桌上,赢得了千岛群岛。由此可见,国家实力固然很重要,谈判者的底气也至关重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02: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