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致癌元凶!竟是这些看上去的“好习惯”

京港台:2025-1-30 12:23| 来源:央视网 | 评论( 15 )  | 我来说几句


致癌元凶!竟是这些看上去的“好习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

  习惯一:食物坏一点继续吃

  水果烂了一小块,面包长了一点霉菌,甘蔗一小段变质了……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坏掉的部分切除干净,好的地方还可以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表示,食物发霉是由霉菌生长繁殖引起的。霉变水果的可见霉斑只是“冰山一角”,霉菌和毒素早已扩散至内部。因此,即使切除霉变部分,剩余部分也不宜食用。

  食用发霉食物可能导致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真菌毒素,可引起中毒、免疫缺陷、致癌、致畸等健康危害。

  习惯二:怕浪费常吃剩饭剩菜

  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偶尔吃一顿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就可能带来危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主任周志伟表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经常吃高盐、腌制食品,剩饭菜;剩饭菜等是胃癌的“推手”。

  习惯三:木筷子长期不更换

  一双筷子使用几年是不少家庭常有的事,很多人认为,筷子没坏就没有必要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研究员韩宏伟表示,很多家庭使用的是竹筷或木筷,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且只要环境不干燥、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

  发霉的筷子上可能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致癌物,容易诱发肝癌。

  

  习惯四:食用油放太久继续吃

  不少人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有测试显示,食用油一旦开封,3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

  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些因素有可能诱发肝癌。

  健康建议:

  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买小桶装的油。

  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壶分装,油壶则选择磨砂工艺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

  最好不要把油瓶摆在窗台等阳光能直射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氧化。

  

  习惯五:反复使用回锅油

  油炸食物会用很多油,为了不浪费,有的家庭会使用剩下的油,继续炒菜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余婉婷表示,炸过食物的油看着没有什么异样,殊不知,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会急剧增加。

  习惯六:不舍得开抽油烟机

  有些人做菜习惯用大火爆炒,为了省电,又舍不得用抽油烟机,这时就会吸入大量油烟。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陶新曹表示,厨房油烟对人的影响,从小了说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长期油烟的吸入能导致慢阻肺。

  此外,厨房油烟也是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小贴士:

  在准备年夜饭了?这几种肉要慎吃!

  年年有鱼、大鸡大利、红火烧肉……

  除夕之夜,被赋予吉祥寓意的鸡鸭鱼肉依旧占据饭桌“C位”。可有些肉如果吃不对也会伤身。

  鱼“黑衣”:有害物质汇集层

  鱼体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是鱼过滤水体里重金属的部分,腥臭味大、泥土味浓,含有大量的类脂质、溶菌酶等物质,不宜食用。

  此外,鱼胆也不能食用,误食可能会造成肾脏衰竭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加工肉:增加患癌风险

  一些牛肉干、腌熏腊肉、火腿等加工肉是年货的主力军之一,但是这些肉类都是通过熏烤、腌制、加盐和防腐剂的方式进行加工,在过程中易形成致癌物质。

  建议在食用腊肉时可多次浸泡清洗,亚硝酸盐具备一定的可溶性,在水中可以清除一些。另外,采用蒸煮等方式烹饪时,减少用盐量。

  鸡杂:有害物质易残留

  鸡杂一般包括鸡肝、鸡肾、鸡胗(肌胃)、鸡肠等。这几种内脏与一些有害物的代谢直接相关,有害物质可能会在此残留。

  所以,不应频繁大量食用鸡杂。另外,鸡皮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肥胖人士和“三高”人群也不建议多吃;食用鸡脖时,要注意清洁周围的淋巴及气管,最好去皮吃。

 

相关专题:癌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0 12: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