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把美股吓崩盘的中国AI,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京港台:2025-1-31 03:55| 来源:老鱼随便说 | 评论( 27 )  | 我来说几句


把美股吓崩盘的中国AI,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就在蛇年到来之前的几天,美国资本市场出大事了。

  根据华尔街日报、CNN等多家媒体消息:一个成立一年、只有四个人上社保、位于中国杭州的企业打造的叫做Deep Seek(深度求索)的中国AI横空出世,迅速超过了ChatGPT成为苹果商店下载最多的AI工具。

  但这还不算是很严重,更严重的是,据研发这个AI的中国公司,Deep Seek的母公司,幻方量化的老板梁文锋表示,他们训练这个AI只用了580万美元。

  这说明什么呢?

  首先,这个AI的下载数量,说明他已经和硅谷的众多产品水平差不多,甚至后来居上了,纯纯的弯道超车。

  另外,这个AI是一个纯中国公司搞出来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资企业现在无法获得最先进的芯片,但他们用相对落后的芯片和只相当于硅谷那些AI投资的零头就搞出了与之水平相近的东西来。

  这说明硅谷现在花费巨大的资金、使用非常先进的芯片这种研发路径,可能是错误的。

  

  

  这也就导致了英伟达为首的一系列硅谷的AI概念企业的股票暴跌,其中英伟达的跌幅甚至打破了个股单日跌幅的纪录。

  于是,在暴跌出现之后,惊魂未定的美国投资者们开始研究两个问题。

  第一,Deep Seek的水平是不是真的非常高?他是不是就是像以前的中国高科技产品那样,只是对美国同类产品的仿制,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套壳和蒸馏。

  由于这个问题专业性比较强,咱们就不说细节了,直接说结果。

  经过美国多个专业机构的分析,Deep Seek还真不是完全靠套壳和蒸馏出来的,虽然他的核心架构还是基于硅谷现有的东西,但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和工艺提升, 实现了运行效率的优化。

  也就是说,Deep Seek在科技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创新,但在工程学概念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如果用汽车产业来打比方的话,这就是好像是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 但在具体的生产中,美国人喜欢大排量车,搞出了V8发动机,而日本(专题)人却擅长在汽车工程上做优化, 可以把排量很小的车的性能,做到和美国、德国的车的性能差不多。

  所以你不能简单说日本汽车就是套壳和蒸馏,Deep Seek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但包括马斯克在内的美国分析人士普遍认为, DeepSeek 的训练成本是 580 万美元这件事肯定是吹牛B了。

  从公开数据看,DeepSeek声称的成本只是 Meta 的十分之一, 是OpenAI 的二十分之一。

  虽然说杭州的研发成本可能会比硅谷要低一下,但580 万美元在杭州也就是买一套好房子的钱,想训练出一个世界一流的AI出来,这显然是有点扯犊子的。

  另外,虽然美国训练AI的造价都是以数十亿美元计算的,但那是行业刚开始阶段的数据,毕竟那时候是前沿探索阶段,需要花很多冤枉钱。而现在美国训练一个AI模型的成本大概是 2000 万美元。

  如果这样计算的话,DeepSeek 的成本大概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就还不算离谱。

  

  今天,媒体的最新消息出来了,幻方量化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并不只是580万美元,而是肯定超过5亿美元。报道显示,DeepSeek仅在采购GPU上的花费了就超过5亿美元。

  马斯克也认为:deepseek 600 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并不包括之前的架构设计、算法实验和数据准备。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数亿美元的前期投入以及强大的硬件集群(如数万张 A100 GPU 集群)是做不成的。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其他团队是无法简单复制的。

  第二个问题:如果Deep Seek的水平真的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是不是就意味着硅谷现在的AI研发路径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英伟达这些企业,是不是真的被高估了。

  想说明白这件事,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AI的现状。

  总体来说,AI行业现在有两大流派,一个是以扎克伯格的Meta为代表的开源派,大概意思是他们会公布自己的代码和模型,提倡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普及。

  还有一个就是OpenAl 为代表的闭源派,他们不公开代码和模型,强调安全性和商业化,这种模式吸引投资的能力强,Open AI现在每年亏损高达百亿美元,而且亏损还在快速上升中。

  这使得他们虽然只是依靠自身的资源,但发展很快,OpenAl是现在AI界公认的龙头企业,他们的代表作就是ChatGPT。

  

  因此,现阶段,闭源派的发展比开源派好,但是他们花钱多,还没有解决如何挣钱的问题。

  而DeepSeek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开源相对闭源的一次阶段性胜利, 可能会引发开源AI的繁荣,赶超闭源的OpenAl。

  不过,OpenAl 这种大力出奇迹的操作虽然现在有点简单粗暴, 但也不排除他们积累到一定量后又出现了新的质变, 那样的话,闭源和开源又会再次拉开差距。

  不过,在DeepSeek出现之后,美国的AI实验室未来可能会停止发布最前沿模型,以防止它们被蒸馏。最新消息显示:微软和OpenAl已经开始调查,DeepSeek是否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获得了GPT模型的输出数据。

  

  但正如分析人士说的那样:对于 DeepSeek-R1 这样的技术,“猫可能已经完全从袋子里跑出来了”。

  总体来说,DeepSeek以比较低的配置实现了比较高的性能,但从AI过去 70 年发展历史的经验来看,算力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可能还是。

  因此,英伟达这样的企业的芯片研发产能已经过剩了?是不是他们已经被高估了,这个可能还要作进一步的详细研究和分析。

  不过,只从技术角度分析,或许还无法彻底搞清楚资本市场的逻辑。尤其是对于已经连续上涨多年的美国股市。包括巴菲特在内的众多投资人士认为,美国股市已经有比较严重的泡沫了。

  

  AI行业肯定是人类科技的一个风口,但这个风口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看,AI行业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包括AI的龙头Open AI依然在每年亏损上百亿美元,而且还看不到尽头。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

  从1990年代开始,投资界就认定互联网是未来的大风口,于是各路资本纷纷杀进互联网领域,当时的各种互联网公司的股价都纷纷上了天。

  结果在热炒了几年之后,互联网行业却始终没有找到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资本无法承受长期烧钱,于是泡沫破裂,之后引发的美股暴跌,思科的股价下跌了80%。

  回过头看,当年资本认定互联网行业是风口并没有错,但互联网行业真正的大发展,却是出现在美国股市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

  2024 年,美国资本市场中的七大科技巨头:控股谷歌的字母、亚马逊、苹果、脸书、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的总市值飙升了 46%,而标普 500 指数的整体涨幅也达到了 24%。

  相比之下,该指数中其余 496 只股票的总涨幅仅为 15%。

  今天,美国资本市场中的AI泡沫与美股泡沫正在叠加,这双重泡沫是不是已经到了该破裂的时候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今的AI或许也只是在重复历史,关于DeepSeek的新闻可能很快就被人淡忘了,因为它充其量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相关专题:股市,美股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6 01: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