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为何连续五年都没有大年三十?100年中有37年如此

京港台:2025-1-31 23:11| 来源:BBC中文网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为何连续五年都没有大年三十?100年中有37年如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5年的农历新年到来,有别于以往熟悉的大年三十,今年的除夕是年二十九,之后便是蛇年的到来。没有年三十的情况,将会由今年起持续五年的时间,直到2030年才会重新出现。

  这个现象引起华人地区广泛讨论,而有没有年三十,主要是跟天体运行规律与中国农历的计算方法有关,亦跟月亮直接相关。

  根据香港天文台一篇名为《2025年起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的网志,里面提及年三十的消失并非罕见的现象,在过去100年里面,亦即1925年至2024年期间,当中有37年亦是没有年三十。

  农历传统节日通常是使用传统历法来作计算,当中是以月相的变化、圆缺作为基准,大约为二十九天。在计算方面,又会分为“大月”与“小月”,大月有三十日,而小月则为二十九日。

  天文台分析,在天文学上,又被称为新月的“朔”是指月球和太阳在同一黄经时的月相,接连两次朔相隔的时间称为“朔望月”,平均约29.5306日,即“朔望月周期”。

  由于农历月按照月相周期所制定,所以“朔”又是第一日的日子,由于月历上每月日数必须是整数,故农历又采用了“小月”、“大月”这样的编制方式。

  在农历历法里面的除夕是指年内最后一天的晚上,因此,最后一天是二十九日或是三十日,需要视乎当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曾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解释,为了保证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都是“朔日”,故此大月及小月的安排并非固定,而是需要透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要确定朔日需要根据太阳和月亮的真实位置,因此,朔望月本身的周期长短亦不一,没有规律可循。

  杨婧在访问中表示,尽管年三十消失,但作为传统节日的除夕是一直存在。

  有关“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这个话题曾于去年登上中国社交媒体微博热搜榜,有网民表示伤感、有也网民表示要纪念近年的最后一个年三十晚。

  然而,即使没有年三十,小月的年二十九仍会被视为是除夕的日子,除夕的活动仍会继续进行。

  

  图像来源,weibo

  天文台的网志表示,农历新年前的第12个月为小月概率大概是四成,粗略估计有连续五年的除夕没有年三十概率有约百分之一。

  而下一次有年三十晚的除夕将会是2030年。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04: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