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问题 长江豚保护区建设彻底失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生物多样性出问题, 长江豚保护区建设彻底失败。保护区内的长江小头鼠江豚数量比非保护区“下降的速度快了6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中心鲸类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的最新报告得出的这一结论。除了中国媒体关注,法国国际信函周刊杂志同样也关注这个令人堪忧的现象。
这项研究范围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湖北省宜昌市到江苏省江阴市,全长1500公里,其中包括6个保护区,总长524公里。法国国际信函周刊杂志(Courrier International)引述财新杂志指出,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将这 1,500 公里划分为 150 个 10 公里的路段。这现象也让该杂志感到惊讶。长江的小头鼠江豚如今似乎仍处于“极度濒危”。
研究人员称,这些独特的小型鲸类动物(它们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鼠海豚)种群数量的下降,与洪泛区表面面积的减少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家观察指出,从2006年到2017年,这些江豚数量的下降伴随着洪泛区面积的缩小以及人类干扰的增加关系密切。
该杂志解释说,洪泛区,即洪水期间被淹没的地区,对于江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为江豚提供了繁殖的微生境和丰富的猎物。正是因为,洪泛淹没地区面积严重缩减以及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江豚种群的数量正以惊人速度缩减。
这项研究特别揭示了农业活动的后果。研究人员表示,人类农业活动的扩张,特别是在江豚种群规模较大的地区,可能导致水生哺乳动物数量的减少。相比之下,在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栖息地,研究人员发现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甚至有增加趋势。
相关保护法执行不力
尽管这些归入保护区的面积很大,但其只覆盖了江豚活动范围的 35% ,而且其并不真正适合这一物种的生存。事实上,这6个保护区中,有4个原本就是为中华河豚(也就是白鱀豚)设立的。直到2007年白鱀豚绝种后,这些区域才被分配给了江豚栖息。然而,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两个物种对于栖息地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
人们还强调相关法律的实施执行缺乏严谨性。 “如果没有有效的执法,这些野生动物保护区就会沦为‘纸上公园’,保护效果不彰。” 国际信函杂志还引述《财新》谴责当地的建筑物不断鲸吞蚕食地侵占那些已被纳入规划的保留区。
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江江豚数量仍有3600尾左右,而到2012年,这一数量已只剩下1045尾。的确,两年后,研究人员发现江豚数量略有回升,达到1249尾。尽管如此,根据,中媒财新提出的警讯,长江的小头鼠江豚如今仍然处于“极度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