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反击:对美报复性关税正式生效

京港台:2025-2-10 21:12| 来源:BBC中文 | 评论( 17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反击:对美报复性关税正式生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中国针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的对等进口关税措施于本周一生效,此举标志着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战升级。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专题)(Donald Trump,川普)此前已威胁将对更多国家加征关税。

  2月4日美方对全部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生效后,北京方面立即宣布了此项反制措施。

  特朗普周日(2月9日)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完整声明将于周一公布。

  在搭乘“空军一号”前往“超级碗”(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冠军赛)途中,他向记者透露正计划对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税,但未具体说明受影响国家名单。

  中国最新对美关税清单包含对美国煤炭与液化天然气产品征收15%边境税,同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与大排量汽车课徵10%关税。

  上周,中国监管机构对科技巨头谷歌(Google)启动反垄断调查,并将设计师品牌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与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的美国母公司PVH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此外,中方已对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其中多种为电子产品与军事装备关键组件。

  特朗普上周末宣布拟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此前数日他刚与加拿大(专题)、墨西哥达成协议,避免对两国全部商品实施原定25%关税。

  其首个总统任期内曾采取类似措施,对钢铁征收25%、铝材10%关税,后续给予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贸易夥伴免税配额。

  欧盟关税争端直至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后才获解决。周日声明中未提及若新关税落地,哪些国家可能获得豁免。

  实施对等关税的意图旨在兑现竞选承诺,即对施加于美国商品的关税采取同等税率反制。

  特朗普虽称车辆进口税仍在考虑之列,但此前有报道称其正研究普遍性关税的豁免方案。

  他多次抱怨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远高于美方税率。

  上周特朗普向BBC表示对欧盟加税可能“很快”实施,但暗示或与英国达成“特别安排”。

  在最新一轮美国关税生效次日,北京指控华盛顿以“毫无根据且虚假的指控”抹黑中国在芬太尼(fentanyl)贸易中的角色,以此为加征关税辩护。

  中方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指美国进口关税“带有歧视性与保护主义色彩”,违反贸易规则。

  但专家警告,由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目前无法正常运作,中方难以获得有利裁决。

  特朗普原本预计近日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通话,但美国总统表示不急于展开会谈。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和经济专家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表示:“中国(比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准备得更好。”

  “尽管他们的经济周期性放缓了很多,但他们的技术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而且他们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也实现了多元化”。

  自1月20日就职以来,特朗普推出的诸多措施屡经调整。

  上周五,他暂停对中国小包裹征收关税——该措施原本与额外10%关税一同于2月4日生效。

  这项暂停将持续至“建立充分且快速处理、征收关税收入的适当系统为止”。

  在取消对800美元(645英镑)以下货物免税待遇的命令下达后,美国邮政署(USPS)等机构匆忙应对。

  美国邮政署一度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但一天后即推翻该决定。

相关专题: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3: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