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棉花扮雪”的奇葩“创意”是怎么出炉的?

京港台:2025-2-12 19:55|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棉花扮雪”的奇葩“创意”是怎么出炉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游客吐槽雪村“雪是用人造棉花做的”。 图源:网友

  森林、大雪、小木屋……宛如童话般的雪村让人心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游客被成都邛崃一处“雪村”景区的宣传照吸引,再加上“不是东北去不起,而是成都雪村更有性价比”的广告宣传,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然而,现实与期待却不是一回事。“雪是用人造棉花做的,树上的雪也是假花,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图片,现场都没有看到。”游客的吐槽在网络引发热议,“成都雪村”也被架上了舆论的“烤架”。

  2月12日凌晨,“文旅成都”通报称:情况属实,立即责令业主方对雪村项目假雪场景予以拆除,并做好游客退票等善后工作。目前,南宝山旅游区已闭园整改,邛崃市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对该旅游区涉嫌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调查。

  号称“雪村”,却没有真雪,而是用棉花制造假雪景试图蒙混过关,消费者当然是不答应的。虽然景区负责人辩称,采用棉花和肥皂水制造雪景是出于创意营销的目的,但所谓的“创意”不能一厢情愿,不能用无法和实景对应的“美图”搞虚假宣传,不能对游客造成误导。

  除了接受必要的整顿和处罚,“成都雪村”及其运营方无疑应该反思,这样的奇葩“创意”当初是怎么出炉的?

  要知道,是真雪还是假雪,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来,第一波被忽悠的游客,会立即将吐槽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在网络社交时代,有种草帖也有避雷帖,无论是景区打造还是宣传营销更应该实事求是,绝不能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否则,吹得再美丽的肥皂泡也会很快被戳破。

  文旅产业讲求慢工出细活,急功近利要不得。很多景点之所以走红,“创意”只是一方面,厚积薄发才是更重要的。暂时还没有下雪,不妨就再耐心等一等,也如实告知游客。就像有游客说的,哪怕是用造雪机造出来的雪,也可以接受,但是直接用棉花布置假雪景,未免太不尊重游客了。

  其实类似的教训此前也有过不少:自称美到窒息的薰衣草庄园,却用塑料花“吸引”游客;美出天际的“天空之镜”,不过是几块拼凑的镜子……近年来,各地“网红景点”层出不穷,但一些景点通过虚假宣传或人造景观“照骗”消费者,最后无一例外都翻了车,教训无疑是深刻的。

  当下,文旅产业、冰雪经济越来越热,打造“网红景点”还得实实在在、因地制宜、合理设计,中看还得“中游”。如“成都雪村”这样,造雪不成还赔了棉花,不仅被监管部门查处,也崩了口碑丢了形象,算一算总账,心疼不心疼,后悔不后悔?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8 10: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