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中国在北京附近建造秘密军事中心吗?

京港台:2025-2-15 01:19|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中国在北京附近建造秘密军事中心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关注中国议题的网络媒体China.Table报道,德国政府对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一份询问的答复显示,德国的中国战略发布一年半后,其实施结果令人失望。《新苏黎世报》报道称,据美国情报机构透露,中国正在北京附近建设一个地下指挥中心,其规模至少是五角大楼的十倍。

  《新苏黎世报》在题为“中国在北京附近建造秘密军事中心吗?”的报道中写道,1月底,英国《金融时报》首次公开该建设项目,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报道。该疑似指挥中心位于中国首都郊区房山区西石府村。文章说:“美国公司 Planet Labs 2023年7 月和 2025 年 1 月拍摄的照片显示了显著的变化:一年半前未开发的区域现在变成了一个街道、建筑群和基础设施项目密布的大型建筑工地。

  “据专家介绍,这些深坑表明,这里正在修建大规模的加固掩体系统。超过一百台橙色起重机正在占地面积数平方公里的地下基础设施上作业。该设施的目的应该是在发生战争,甚至是可能的核攻击时,保护中国的军事领导层。”

  文章说,该建设工程并不是该地区唯一的大型项目。尽管网上的言论大多受到审查,但中国一些论坛上还是出现了有关个别村庄被拆迁的猜测。

  文章写道:“尤其是台湾和美国将密切关注该建设项目。如果怀疑被证实,即这里不是在发展经济,而是中国军事力量有针对性地大势扩张,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中国战略的实施令人失望

  China.Tabl的文章写道:“根据联邦政府的回应,实施对华战略虽然是整个联邦政府的责任,但绿党籍部长贝尔博克领导的外交部负有协调任务。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已终结的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红绿灯联盟似乎常常陷入分裂。尽管贝尔博克和其他绿党成员一再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出尖锐批评,但社民党籍总理肖尔茨似乎总是担心中国会被激怒。”

  文章称,当被问及“去风险”(De-Riskings)的实施情况时,政府的回答是:“风险降低措施的具体成果和速度取决于每个案例和不同行业中大量不同的因素。”政府还称,与公司和协会代表的讨论以及与中国相关的商业环境调查显示,针对中国降低风险这一话题对德国经济很重要,并且“经常以具体的方式得到解决”。但政府并未对此提供任何进一步的证据。

  China.Table的文章援引德国工商会外贸主管沃尔克·特雷尔(Volker Treier)表示,德国对华去风险的的努力还不够。 他说,“经济依赖性,特别是对原材料和涉及数字化、能源供应及流动性转型前期产品的依赖性,短期内无法被其他供应国家或路径所取代。联邦政府已采取原材料基金的初步措施,但供应链的全面多样化需要更积极的贸易政策,而这种政策依赖于新贸易协定的批准。”

  文章还称,当被问及采用何种方法来衡量去风险化是否成功实施时,联邦政府在答复中引用了来自中国的特定产品的进口份额,并称这些是衡量关键中间产品和技术对中国依赖程度的关键指标。科隆国际经济研究所(IW Cologne)建议联邦政府成立一个工作组进行审查,查明德国是否真的必须依赖来自中国的某些产品。但该研究所的尤尔根·马特斯 (Jürgen Matthes) 指出,这并没有发生。“其他国家清楚地知道他们在哪些地方存在关键性依赖,但联邦政府在这方面仍然基本上是盲目的。”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相关专题:北京,军事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5: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