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

京港台:2025-2-15 10:11| 来源:小柏聊历史 | 评论( 55 )  | 我来说几句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古代封建王朝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我们说到最多的王朝无疑都是汉人占据主要地位,与其他民族相比,汉人的数量可谓非常的庞大,但是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其他情况发生。

  

  就如元朝和清朝,蒙古族和满族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朝代更迭,元朝之后汉人将其推翻,并继而建立明朝。

  可是到了清朝,满族八旗子弟不过三百万人,而汉人足足达到了三亿,为何他们甘愿接受满族统治两百余年呢?

  

  一、得民心,真打不过

  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清朝雍正帝的措施足以让众多民间百姓归心。

  众所周知,古代的农业发展是一大难题。

  一来百姓们种不下粮食,他们也就生活过不下去。他们的生活难过,收入欠佳,朝廷自然也就好不到哪去。

  

  这样一来,朝廷很大程度上对于百姓来说是一大压力,毕竟沉重的赋税处处都在。

  久而久之,百姓和朝廷的关系紧张,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就随处可见。

  

  雍正帝则将这一紧张的关系缓解,把压力给到了各地官员的身上,并将百姓们重视的赋税进行降低。

  这样贵族的利益虽然遭受了一定的伤害,但是保全了更多农民的利益。

  

  总归是颇有成效,收获民心的一项策略。

  虽然“摊丁入亩”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对朝廷来说却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即使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和朝廷之间的矛盾,但在雍正帝时期却笼络了不少民心。

  而这份民心显然汉人占据的位置众多,毕竟清朝汉人团体庞大,而满人本就与朝廷是一体的。如此皇帝作到“明”,未尝不可笼络更多的汉人。

  

  再者汉人和满族,也可以往大了说和游牧民族此前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

  汉人占据的是中原地区,可游牧民族多生活在马背上,而且塞外的环境怎么能和中原比。

  

  美丽富饶不说,至少他们有稳定的家,而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古代农业种植本就难,塞外更是不合适,为了填饱肚子肯定是哪里有肉就去哪里。

  由此中原稀疏常见的水果、蔬菜等是他们向往的,如此为了这一点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必不可少。

  

  可能有人会说双方做到和平相处就好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性格差异也非常明显,而且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野蛮和暴躁,又怎会轻易改变,至少在当时时期这一矛盾难解。

  我们有说游牧民族多生活在马背上,每天做的最多的无疑是拉弓射箭骑马,而且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们还非常的魁梧高大,至少在体型上,游牧民族都要胜出许多。

  

  而且古代历史上汉人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争斗不少,其中众所周知的肯定是匈奴,这一点在很多朝代都是一大难题,并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平定,如此就像元朝和清朝之间只间隔了一个明朝就足以证明游牧民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简单来说,既来之则安之,汉人想要反抗,实力不允许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重视汉官,发展汉文化

  除了这两点原因外,不得不说皇太极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前满汉之间的矛盾不小,并且一些恶劣的影响严重。汉民被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也有,甚至辽东地区最为严重,为了解决这场长期的动乱,皇太极则采取了怀柔政策。

  

  皇太极首先洞察民心,将一些被关押起来的汉民进行释放,以做到一视同仁。

  然后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甚至朝廷中汉官的数量不断增多。

  

  在任用汉官的时候,不管是降官还是降将,朝廷都会进行优待,最直观的就是在俸禄上了。

  据记载,皇太极在天聪五年的时候,就收降了明大凌河的官吏,而且不论什么级别足足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人,不仅如此,他们的待遇才是最吸引人的。

  

  一百五十多名官吏得到的不仅有仆人和牛,还有大量的土地,这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总之,与“满洲”官员的生活相比,没有什么区别。

  如此一定程度上清军入关后清朝也做到了一视同仁,在大清王朝汉官更也被重视了起来。

  

  然后还有在汉文化的学习上,皇太极从小就深受影响。即位后更是没有舍弃,反而将汉族的先进文化带到了统治的基础上,随之带动的是整个清朝的学习。

  其中在1629年的时候,有设立文馆,开始的时候原本的负责人肯定是满人,不过随着发展,汉人也在其中越来越多,以至于在后来政治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后皇太极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就是在汉官的建议下实行的。不管是满洲还是蒙古、汉人,他们都可以参加,这样人才得以被朝廷重用,汉人也便有了发挥空间。

  皇太极为了进一步拉近与汉官的关系,甚至还用到了联姻的方法,这样达成一定的信任,汉官也便会竭诚为其效忠,随之也就做到了安抚汉民的作用。

  

  由此可见,汉人在清军入关前就被重用起来,皇帝也便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这样双方的利益都没有损失,甚至双方在一定的调节下,达成了一定的稳定统一,如此这也便打消了一些汉人的顾虑。

  

  三、采取手段的意义

  其实清朝能够持续两百多年的原因很多,从努尔哈赤开始也是从试错的过程中走来的,原本他也是恩养汉民,但是最后却发展成了排汉,随之引发的是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皇太极即位后开始再次做出调整,也就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这一系列关于汉民、汉官的政策,无疑是在巩固自己的地位,更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简单来说,他们在清军入关前就开始针对汉人采取措施,奠定基础了,清军入关后汉人对于满洲也便有了概念,不管是满人融入汉人,还是汉人融入满人,总归是比较简单的了。

  

  虽然在一些文化上,汉文化被流传开来,最显而易见的是在汉语的使用上,毕竟后期不会满语的满人众多。

  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此前针对强化满族文化还是下了不小的力气的,比如学习满语、剃发等都强制执行过。

  

  一定程度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手段确有成效,更缓和了两族的矛盾,随之反抗者大大减少,清朝也便得以延续。

  

  结语

  纵观清朝能让三亿汉人听从是有原因的,他们采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汉人,自然也就会有相应的回报,而康乾盛世的出现也便证明了他们双方的选择是正确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6 20: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