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来美国一年近三个月,终于过上了领救济的生活

京港台:2025-2-22 04:30| 来源:小玩而已 | 评论( 21 )  | 我来说几句


来美国一年近三个月,终于过上了领救济的生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来美国一年近三个月,终于过上了领救济的生活。

  原来刚到洛杉矶(专题)的时候就想跟朋友去领,后来在纽约(专题)又想跟朋友去领,都因为临时有事错过。这次联系一个朋友,他碰巧在领救济,我马上就驱车赶过去。

  现场志愿者导引前来领救济的车辆有序排队,整齐两列车队,志愿者和来领救济的都开开心心的,相互打招呼。

  诶,这不是崭新的宝马车呢。别奇怪,开着宝马奔驰去领都没有问题的,只要你有需要,都是可以前往领取的,完全不需要不好意思。

  而且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不需要任何证明个人困难,也没人会问及私人信息,不作任何登记。也没有宣传横幅,也不需要手持食物拍个照。对,白拿,就是白拿。

  想着领取效率会比较慢,估计要等很长时间,其实并没有,十几分钟就排到了,原来每次四五台车一排,打开后备箱,或者后座也行,十几个志愿者一块,各自负责不同的食物或饮料,往车上放。速度不比F1赛车换轮胎吧,也是相当高效,相互打招呼道谢,然后有序离开。

  顺便我也查阅了相关信息,为什么美国各个城市有数量客观的Food Bank(食物银行/食物救济库),以及相应的领取群体:

  Food banks主要是为了应对贫困和食物不安全的问题。尽管美国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仍有大量人口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风险。食品银行通过收集和分发捐赠的食物,帮助那些因收入低、失业、突发事件或其他原因而无法保证充足食物供应的人群。

  具体原因有:

  1. 贫困和收入不均:尽管美国经济强大,但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着食物不安全的情况。

  2. 食物不安全:食物不安全是指家庭无法稳定获得足够的营养食物来维持健康和活力。美国农业部(USDA)定期发布报告,显示有大量家庭面临食物不安全问题。

  3. 社区支持和志愿精神:美国有强大的社区互助文化,许多人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食品银行为志愿者和捐赠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让社会各界能够参与解决食物不安全的问题。

  4. 减少浪费:美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物浪费。食品银行能够有效地收集并重新分发这些食物,减少浪费的同时,解决贫困家庭的食物需求。

  5. 政府政策和私人合作:除了政府补贴和援助计划(如SNAP),许多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也积极参与食品银行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扩展了食品银行的覆盖范围。

  因此,食品银行在美国不仅是应对贫困和食物不安全的工具,也是一种社区协作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美国,领救济的人群涵盖了多种情况的人,包括贫困、失业、健康问题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个体和家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1. 低收入家庭: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的家庭是最主要的援助对象。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贫困率高的群体通常包括单亲家庭、少数族裔群体(如非裔美国人、拉丁裔等)以及儿童。

  2. 失业和半失业者:失业或在兼职工作中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常常依赖政府的失业救济(如失业保险)或食品援助(如SNAP)。

  3. 残疾人士:身体或心理残疾使得部分美国人无法从事全职工作,他们通常依赖政府提供的社会安全救济(如社会保障残疾保险,SSDI)和医疗援助(如Medicaid)。

  4. 老年人:许多老年人依赖社会保障福利(Social Security)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部分低收入的老年人还可能需要额外的食品或医疗救助。

  5. 无家可归者:无家可归者是另一类常常依赖政府和慈善组织援助的人群。无家可归者不仅面临住房困境,还常常需要获得食物、衣物和医疗救助。

  6. 单亲家庭:尤其是单身母亲,通常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她们可能会依赖食品券、现金救济等援助来维持家庭生计。

  7. 移民(专题)和难民:新移民或难民,特别是那些没有工作许可或语言障碍的人群,可能暂时依赖政府援助以帮助他们安置并适应美国的生活。

  8. 贫困学生和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经常依赖学校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午餐计划,此外,部分家庭也通过食品银行获得食物援助。

  政府救济计划的主要形式:

  SNAP(补充营养援助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补助,通常通过电子福利卡(EBT)发放。

  TANF(临时援助贫困家庭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现金援助,帮助他们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Medicaid: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保障,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士和老年人。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短期现金补助,帮助他们在找工作期间维持基本生活。

  这些救济计划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渡过难关,但由于受限于预算、申请条件等因素,仍有部分人群无法完全依赖这些计划,因此,食品银行和其他社区援助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重要支持来源。

  以上是我过上救济生活所获,也希望有一天,以同样的方式,回馈这样的社会。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3 09: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