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冲突3年,俄乌精英阶层应该反思什么?

京港台:2025-2-24 19:10| 来源:经济观察报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冲突3年,俄乌精英阶层应该反思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王义伟/文 今天是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已经整整3年了。

  笔者认为,时至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精英阶层应该对这场冲突何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进行深度的反思,从而为未来的和平与发展探寻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当然,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是一条客观规律。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发出过这样的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古人为什么总是“哀之而不鉴之”,导致朝代不停地更迭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是当事者,看不清自己,没有自知之明。

  有鉴于此,相信俄罗斯、乌克兰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以及政治精英,他们就俄乌冲突辨析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指点未来演进方向,应该更客观。

  笔者简要归纳如下:

  俄罗斯的精英阶层需要反思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敬畏和遵从。

  这一点笔者不展开论述。

  第二,战争的智慧。

  发动战争不是智慧,怒而兴兵更不是智慧而是鲁莽。如果战争已经发动,在战略上知取舍,在战术上知进退,才是智慧。

  俄乌冲突3年,俄军在战术上基本做到了知进退。俄军先后有4次大撤退,包括基辅周边兵力的撤退、蛇岛撤退、哈尔科夫撤退以及在赫尔松地区从第聂伯河右岸到左岸的撤退。俄军能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

  在战略上知取舍,属于俄罗斯高层的决策范畴。目前俄乌和平进程已经启动,在实质性谈判阶段,对于已经占据的乌克兰东部地区的4个州的领土,俄方是否有所取舍,备受瞩目,也考验着俄罗斯高层的政治智慧。

  乌克兰精英阶层需要反思的有三点:

  第一,立国支柱之一的硬实力,是如何放弃的。

  前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继承了一个规模全球第三的核武库,包括战略导弹、战略轰炸机以及1900 枚战略核弹头、2500 多枚战术核武器。

  1994年12月5日,乌克兰与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乌克兰同意放弃核武器,以换取美国、英国与俄罗斯对其国家安全及独立的保证‌。

  在执行备忘录的过程中,乌克兰国内出现了激烈的反对声音,一些政治派别强烈呼吁乌克兰保留一部分战略核武器,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筹码,但在美、俄联合施压以及利诱之下,乌克兰最终缴出了全部核武器,销毁所有核设施。

  现在看来,这是乌克兰精英阶层的重大的、战略性的失误。

  第二,立国支柱之二的软实力,是如何消散的。

  在没有核武器保障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俄罗斯和富足繁荣的欧盟,架起桥梁、左右逢源应该是乌克兰的国策,也是立国之本。这个软实力如果发挥得当,乌克兰的国运一定是蒸蒸日上的。

  但很不幸,在缴出核武器、销毁核设施之后,俄乌关系开始渐生嫌隙并最终反目成仇,乌克兰领导层纷纷举起反俄大旗,本来应该左右逢源的国策演变成了一边倒。

  这是乌克兰精英阶层的重大失败。

  这个教训不但要哀之更要鉴之,因为俄罗斯是乌克兰搬不走的邻居,与强邻为敌则国无宁日,未来的乌克兰依然要寻求与俄罗斯的和平相处之道。

  第三,民族政策不周全。

  不能善待国内的俄罗斯族群,是乌克兰政治精英又一个失败的地方,这也是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最关键的原因。

  这里面,乌克兰需要汲取的教训也很多。

  综上,俄乌冲突3年,结局是双输。造成这种双输的局面,俄、乌双方的精英阶层尤其是高级领导层,均难辞其咎。

相关专题:俄罗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9 05: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