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最强顶配夫妻,智性恋天花板,从月薪500到身家千亿

京港台:2025-2-24 22:26|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最强顶配夫妻,智性恋天花板,从月薪500到身家千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阿里巴巴内部,蔡崇信的外号是“财神爷”;在媒体报道和互联网创业故事里,蔡崇信又被称为“马云背后的男人”。他是阿里18罗汉之一。顶着一张“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脸”,被网友称为“中老年版周受资”,而他的另一半吴明华,则堪称与他势均力敌的顶级名媛千金。作为蔡崇信身边多年的伴侣,吴明华的智慧和贤淑为蔡崇信的事业和家庭提供了强大支持。

  二人每每合体亮相以来,富而不奢的华裔(专题)老钱风扑面而来,既是兴趣相投的亲密爱人,又是并肩作战的事业伙伴,被网友戏称为华裔“顶配夫妻”,智性恋天花板。

  势均力敌的“顶配夫妻”

  蔡崇信和吴明华都出身宝岛名门,俩人不仅是世家联姻,更是深受各大媒体关注的“华裔顶配夫妻”,一路拿的都是人生赢家剧本。

  蔡崇信来自显赫的律师世家,祖父蔡六乘1949年迁居台北,曾经为杜月笙做过法律咨询。父亲蔡中曾青出于蓝,是台湾(专题)省首位获得耶鲁法学院博士学位的法学精英,父子俩创办了“常在法律事务所”,“常在”从创立之初到现在,都是岛内最top的三大律所之一。

  

  吴明华的家庭背景则更为突出,吴明华的爷爷吴三连早年曾留学日本(专题),是“台南帮”大佬,他创办的台南纺织发展成为了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同时涉足政界,曾担任过台北市长,还创办了《自立早报》以及多所学校。吴明华的父亲吴得民也很厉害。他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赴美深造,拿到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曾在堪萨斯大学经济学系担任系主任,在计量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检验外生性的“Wu Test”就是他发明的。

  出身名门的吴明华,自身也很能打,她从小就在美国超级名校劳伦斯高中就读,本科硕士都在斯坦福大学,还拿了哈佛大学MBA,毕业后加入到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现在又是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

  

  与妻子一样,蔡崇信走得也是精英路线,10多岁的时候,蔡崇信就从台湾去了美国留学,之后在耶鲁大学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一毕业就在华尔街知名的商务律所Sullivan& Cromwell,担任税务律师工作。三年后,他扎进了私募股权赛道,成为纽约(专题)小型并购公司Rosecliff,Inc.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1995年,31岁的蔡崇信从华尔街转战香港(专题),就职于瑞典控股公司银瑞达(Investor AB),主要负责亚洲股权投资业务。

  蔡崇信和吴明华双双从校园一路开挂到职场。1996年,蔡崇信和吴明华在纽约公园大道的基督教堂完婚,婚讯还登上了纽约时报。

  很多人都说,没有妻子吴明华,蔡崇信就没有今天。以至于后来很多人分析蔡崇信的成功经验时,都表示“首先要娶到一位好老婆,没有这个1,有再多0也没用”。虽然有调侃成分,但吴明华的学识能力和眼界魄力,的确担得起“最强贤内助”的美誉。

  

  笃定阿里,眼光超前

  向来低调的蔡崇信,一直被称作“马云背后的男人”。作为同年出生、祖籍浙江的阿里唯二永久合伙人,“大当家”马老板喜欢指点江山,他这位“二当家”却习惯躲在幕后。最出圈的事迹莫过于在1999年放弃580万元年薪,毅然加入阿里“草根”初创团队,成为月薪500块的创始CFO。

  后来的故事人尽皆知,阿里在随后的数年里一路高歌猛进,成长为中国甚至全球互联网电商的巨头企业。这场豪赌,让蔡崇信赢的盆满钵满。

  

  后人很难设想马云和蔡崇信这样来自两个世界的人会跨越阶层成为创业搭档。草根出身的马云,早期创业的历程也像个“草台班子”,粗糙、简陋、原始。而蔡崇信的履历充满光环——出身投资世家,耶鲁法学博士、跨国投资高管,年薪70万美元。

  但马云对于B2B的构想打动了蔡崇信。1999年,35岁的蔡崇信辞掉香港的高薪工作入职阿里,成为月薪500元的CFO。这一决定得到了当时怀头胎的吴明华的鼎力支持。

  

  蔡崇信加入时,阿里巴巴连公司都没注册,创始团队凑出来的50万元启动资金也马上见底,而且“十八罗汉”连股权都搞不懂是什么。蔡崇信从头梳理,一步步建立起阿里巴巴的公司治理结构,又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在蔡崇信的撮合下,高盛牵头向阿里投资500万美元,又说服软银孙正义多次向阿里注资。

  而吴明华也夫唱妇随,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顾问期间,把自己在运通的资源和经验带到阿里,支付宝的成功她功不可没。

  2007年,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登陆纽交所创下美股史上最大IPO。两次都是蔡崇信在背后推动。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说过,“最感谢的人就是他(蔡崇信)”,也曾这样评价蔡崇信:“有多少人的勇气可以像他一样?”当年那场外人眼中的豪赌,在蔡崇信看来却是权衡利弊后的最优选择,“放弃的年薪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但阿里的潜力是不可预估、无法衡量的,两者之间我自然选择后者”。

  随着阿里成功登陆纽交所,作为第二大自然人股东的蔡崇信也在押宝成功后赚得百亿美元身家,这些年夫妻俩一直是福布斯富豪榜常客。

  将爱好变成商业

  由于拥有共同的爱好,“顶配夫妻”在爱好上也能互相助益,将爱好最大化变现。

  2019年,马云退休以后,蔡崇信也卸下了战投部的重担,逐渐淡出阿里一线,开始转向个人爱好——篮球。

  蔡崇信是一个超级篮球迷,在耶鲁读书时就曾为校篮效力。但蔡崇信的商业天分,最终让他把爱好运营成了一门收益翻倍的生意。

  他分批次全资购得篮网队。2018年4月,蔡崇信以10亿美元收购了篮网队49%的股份;2019年8月,他又以13.5亿美元收购了篮网剩余51%的股权;随后,他花费11.5亿美元收购了篮网队主场巴克莱中心。三笔交易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蔡崇信也一跃成为NBA球队的第一位华人(专题)大老板。妻子吴明华不仅经常进场跟着蔡崇信一起观看比赛,还同他一起管理篮球队,并曾代表球队出面接受媒体采访,谈吐优雅、知性,是NBA老板娘中的一股清流。

  

  买下篮网后,蔡崇信做了几个大胆决策:重金引入带伤的杜兰特,欧文也随之加入,又从火箭队换来哈登,组成三巨头,篮网队价值大涨。这支集结了巨星的球队,成为当年夺冠最大热门。虽然“三巨头”未能如愿夺冠,但蔡崇信执掌篮网期间,球队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却水涨船高。

  随着新的转播合同和NBA全球化推进,24年6月,夫妇二人将篮网队15%部分股权转让,获得约50亿人民币(专题)。转让完成后,布鲁克林篮网队和纽约自由人队的总估值打破NBA历史纪录,成为北美职业体育历史上最高的估值之一。

  在短短5年内,蔡崇信和吴明华便将一支NBA球队炒到身价翻倍,就如同其在20多年前投资尚且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再一次验证了“顶配夫妻”投资狠辣独到的眼光。

  

  2024年10月21日,纽约自由人夺得WNBA总冠军

  除了商业上长袖善舞,夫妻俩还对公益、艺术、科学抱有极大的热情。

  “湖州统战”官号在2022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透露,截至当时,蔡崇信已累计为家乡捐赠6700多万元,包括:捐建蔡崇信体育馆、双林镇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设立蔡崇信奖学金等项目等。

  2018年,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Stanford Neurosciences Institute)宣布更名“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以感谢斯坦福88级校友吴明华及其丈夫蔡崇信给予数亿美元的赠款。

  

  蔡崇信与吴明华还向纽约林肯中心的新大卫·格芬厅捐款5000万美金,新大卫·格芬厅的新剧院也被命名为“Wu Tsai Theate吴蔡剧院”,分别取了夫妇俩的姓氏,并且还把妻子吴明华排在了前面。

  临危受命,备受关注

  2019年蔡崇信“隐退”后,一路顺风顺水的阿里巴巴却开始迎来空前危机:电商江湖的激烈竞争,商业环境的错综复杂。2023年,阿里陷入竞争水火,蔡崇信临危受命,重出江湖接任了张勇董事会主席一职。

  

  这是阿里危机四伏的时刻,错过下沉市场的黄金几年,拼多多的野蛮增长让行业格局进一步改变,阿里股价一度被拼多多超越,后面还有京东、抖音、快手等虎视眈眈吞噬市场。

  回归阿里掌权后,蔡崇信又开始回到台前。蔡崇信下赌注快、狠、准,又有着不惜沉没成本的“断舍离”决心。这种果断决策的风格再次发挥作用,阿里正在走的路线是重组架构,聚焦电商主业,计划将非核心的资产出售。

  2023年底,蔡崇信推翻了阿里曾于2022年定下的分拆上市计划,将云计算、物流等业务,重新装回了电商基本盘中。还宣布不再推进对阿里云的分拆,反而是加大了战略投入。同时也颇为“激进”地对大模型出手,先后投资了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

  

  为了聚焦主业,蔡崇信在2024年初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将考虑退出旗下的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以重新凝聚电商团队的战斗力。2024开年后,阿里先后减持了快狗打车、小鹏汽车、B站等资产,2024年下半年,出售了银泰和高鑫零售。

  2025年2月20日,阿里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阿里巴巴单季净利润同比暴增333%,阿里巴巴股价应声飙升11.5%,创下年度新高。阿里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创逾一年以来最快,资本开支大增,核心业务加速增长,淘天收入增长加快,阿里云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增幅创约两年以来最大,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如今阿里重回增长,而蔡崇信能否带领阿里重回巅峰,还需要更多时间证明。

相关专题:恋爱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4: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