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拉拢民企 分析:缺乏人身保障,怎么安心运营?

京港台:2025-2-27 00:09|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拉拢民企 分析:缺乏人身保障,怎么安心运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月中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四川、苏州、浙江等地方政府纷纷仿效学习,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分析认为,中国官场经常出现上行下效的跟风,与其拉拢不如做好人身与财产的保护。

  综合媒体报道,2月24日,苏州市、四川与民营企业恳谈的相关会议,同时都强调全面贯彻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浙江占了地利之便,邀请的民营企业家还包括刚登上中共中央民企座谈的杭州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

  

  杭州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17日参加民营经济座谈会后接受了采访。 (视频截图:CCTV/AP)

  地方配合高层要求与自身需要 拉拢民企更迫切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接受本台采访表示,这就是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是表面的现象,跟着上面走准没错,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经济出了大问题,地方财政主要收入来源有一半是靠卖地的“土地财政”,房地产下跌,民营企业、开发商、国有企业,甚至国有开发商都不拿地,地方政府没收入。

  “在此情况下,地方要振兴经济,就必须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因为国有企业、央企对大部分地方没有这方面投入。要寻求新的税源,就必须要发展民营经济,这是地方政府自身的需要。”贺江兵说。

  科创城市成为政治正确

  《第一财经》指出,中国新一轮科创城市竞争白热化,随着宇树科技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DeepSeek大模型火遍全球,“杭州六小龙”迅速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多地政府和民间纷纷反思:为什么这些科创明星企业没有出现在自己的城市?

  新加坡《联合早报》一篇评论表示,预计3月上旬召开的两会,“六小龙”现象也将成为热议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杭州打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将成为接下来中国各地的“政治正确”。

  不怕一窝蜂 就怕一波整治

  贺江兵分析,如果地方政府能真心做到实处,才能让民企安心。怕的不是“一窝蜂”,就怕又来一波整治民营企业,这比“一窝蜂”还可怕。地方调研民企时,民企曾经反映过:“需要我们是无奈的选择,消灭我们是崇高理想。”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民营企业家代表。 (Li Xueren/美联社)

  他说:“民企实际上也不需要刻意照顾。要对民营企业家的收入和财产提供保护,不搞远洋捕捞,也不要搞近距离捕捞。如果连人身保障都缺乏,让企业家怎么能安心好好经营企业?这是常识!”

  芯片产业也曾掀起跟风 万余家盛况不再

  本台特约评论人、旅美财经学者程晓农对本台表示,中国政治有明显的“一窝蜂”特性,即上层发话,大家跟着走,赶风头至少没坏处。“一窝蜂”的问题在于,由于中国没有真正的私营银行,中国经济运行高度依赖国有银行贷款,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就等同于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当企业顺应政府风向获得贷款,即便项目失败,银行也难以追责,因为资金本质上来自政府,因此企业不会因决策失败受到金融惩戒。

  “中国最近一次跟风垮台的典型例子,才三年不到,就是芯片产业。全中国各地巅峰时期曾有一万多家企业在做芯片。凭常识都知道,台湾光是一家台积电要花多大的力气与成本,中国一夜之间突然就冒出一万家,真的有那么大的实力吗?”程晓农说:“谁都知道这是骗钱,但谁敢说跟上面走错了?结果是银行倒霉。但在共产党体制下,只要是政府项目,那就是全民倒霉。因为这笔钱还不上时,银行还不敢去起诉这些企业,因为这等于起诉政府。”

  中国民企需为政治服务

  程晓农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提名人史蒂夫·范伯格(Steve Feinberg)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接受任命前的质询为例指出,美国明确认为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共,而且中国在造船、高超音速等领域实力强大,美国必须全力以赴赶上并堵住漏洞,否则国家安全将面临风险。范伯格还表示,中国的民营企业全身心投入(All committed),它们仍然构成威胁。

  程晓农举例,中国正火的“AI四小龙”中,有三家企业专注于警用形体动作识别,中国公安局办案时,哪怕跟踪对象戴帽子、戴口罩、甚至变装,都逃不过AI的识别。中国发展高科技是为政府服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别指望它们会对中共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它们全都在走歪路、讨好中共,听从中共的指示,就算亏钱也干,为的是被习近平摸摸头。”他提醒道。

  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关系学院国际安全博士研究员李旻臻在台湾新社会智库发文指出,中国政府的“科技主权”目标,要求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这不仅模糊了国有与私营企业的界限,也使得企业在创新方向上受到限制。随着全球AI和科技创新格局受到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在追求市场力量与国家安全一致的过程中,可能进一步压缩私营部门的独立性,从而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03: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