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川普暴怒是乌欧转折点? 专家:一个时代即将结束

京港台:2025-3-2 10:50| 来源:RFI 华语 | 评论( 30 )  | 我来说几句


川普暴怒是乌欧转折点? 专家:一个时代即将结束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法国各大报均聚焦周五(2月28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副总统万斯之间发生震惊全世界的激烈争吵。这场完全曝光在摄影机下的紧张交流震动了白宫,特朗普威胁泽连斯基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退出”,乌克兰总统提前离开白宫。《费加罗报》报道标题为:特朗普与泽伦斯基在白宫发生历史性冲突;《解放报》的报道称:椭圆形办公室内的争吵:面对特朗普的侮辱,泽伦斯基令人钦佩的勇气。《十字架报》指出,2月28号是乌克兰战争的110天。并在文中列出了这一天发生的多个大事件。

  对于周五美乌会谈,《回声报》是这样描述的:在特朗普的挑衅下,乌克兰总统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来到华盛顿。特朗普对莫斯科做出了许多让步,并将乌克兰视为俄罗斯入侵的责任方。在泽连斯基谈到围绕白宫的 “虚假信息 ”之后,这位美国领导人甚至称乌克兰总统为 “独裁者”。然后在周四,他又假装不记得了。乌克兰与美国的的“伙伴关系”将是在胁迫下达成的协议,即使条件不再像谈判开始时那样苛刻,特朗普曾要求乌克兰支付5000亿美元,并承认欠下美国无偿援助的债务。因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来说是危险的,乌克兰需要美国的武器和威慑。但在周五的冲突之后,一切似乎都不再确定。

  《解放报》标题为“爆炸性的冲突”一文中指出,美国总统在全世界关注下试图羞辱乌克兰总统,这种表现证明西方价值观与他的关切相去甚远。欧洲已经受到警告,必须准备独自保卫乌克兰,对抗普京的俄罗斯。

  赤裸裸的真相正从井底浮出水面

  《费加罗报》也就此专访了法国著名的军事战略专家之一奥利维耶-扎耶克(Olivier Zajec) 。扎耶克认为特朗普想以乌克兰和平缔造者的姿态出现,他想推翻棋盘,而不是移动棋子。基辅的盟友没有意识到乌克兰战争对莫斯科的 “生存威胁”,从而做出了 “战略误判”。 这位战略学教授分析说,唐纳德-特朗普史无前例的暴怒不仅是乌克兰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的转折点。

  他指出:回顾北约1949年以来的历史,就会发现该组织从未遇到过如此严重的生存危机。1991年都没有。我们正处于一个惊愕的时刻。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在我们面前,赤裸裸的真相正从井底浮出水面,而有些人却尴尬地移开了视线。这个真相就是:安全是有代价的。要么以国防政策的自主性为代价,要么以尊严为代价。你必须强大才能受到保护,或者你必须受到强大的人的保护。而除了法国人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之外,欧洲人一直不愿意质疑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一事实。”

  这位战略专家在采访的最后指出,他很想听听2023 年去世的基辛格对当前危机的看法。因为早在 1957年,基辛格就在《核武器与外交政策》这本他认为也许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智慧的战略分析著作中预言,美国延伸威慑力量的可信度将受到美国人自己的质疑。而现在这个时刻来到了。但欧洲又在做些什么呢?欧洲的精英们是否能应对这一历史性时刻? 他说:“我不确定我们能否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复兴终将到来,靠我们自己,最重要的是为我们自己。我们别无选择。与此同时,我想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被那些失去的机会所困扰。”

  扎耶克认为,为了摆脱目前的漩涡,欧洲必须冒暂时不被美国保护伞保护的风险,以赢得日后保护自己的权利。因此,会有一个风险窗口:当你戒掉毒品时,你已经非常虚弱了。谁愿意冒这个险呢?

  欧洲是否准备好接过接力棒?

  欧洲人如何团结提来面对新的局面,也是《回声报》关注的焦点。文章指出,在泽连斯基匆忙离开白宫后,欧洲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在美国援助能否继续尚不确定之际,欧洲领导人将于周日在伦敦与他再次会面。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冲突和偶,欧洲在乌克兰寻找自己的位置。

  欧盟外交事物负责人卡亚-卡拉斯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了严厉的评论说:“今天,自由世界显然需要一位新领导人。欧洲人有责任迎接这一挑战。” 文章评论指出,这反映了许多观察家的惊讶之情。

  报道最后指出,欧洲现在必须决定是否准备好接过接力棒,即使它无论如何都难以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或者,欧洲是否更倾向于充当基辅和华盛顿之间的调停人,并试图让特朗普回到谈判桌前,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提出了与美国和乌克兰盟国举行多边峰会的想法。

  因此,周日的伦敦会议将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表示,在未来的德国总理提出要求后,他已准备好就欧洲的核威慑力量 “展开讨论”。“他重申:"法国在这一领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相关专题:川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4: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