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数量极其稀少!贵州雷公山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

京港台:2025-3-3 19:07| 来源:红星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数量极其稀少!贵州雷公山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3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国际动物系统学与进化杂志《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报道了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两栖动物新物种——魏氏纤树蛙(Gracixalus weii),该物种隶属无尾目树蛙科纤树蛙属,系贵州省境内首次发现的纤树蛙属物种。

  

  ▲魏氏纤树蛙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唐秀俊介绍,“2023年8月上旬晚上,我们冒着小雨在雷公山海拔1600米区域的竹林中调查时,发现并采集到1只形态特别的雄性纤树蛙标本,当时通过初步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这只纤树蛙标本与目前已发现的纤树蛙物种形态差异较大,感觉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随后,我们团队的研究人员通过形态学对比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认为两栖动物新种,将其命名为‘魏氏纤树蛙’,这是我们科研团队在雷公山保护区调查发现继‘雷山臭蛙’后的第二个新种。‘魏氏纤树蛙’的发现,不仅增添了雷公山保护区的纤树蛙属物种,同时也是贵州省境内首次发现的纤树蛙属物种。”

  据了解,“魏氏纤树蛙”目前仅发现分布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600米左右的狭窄范围内,数量极其稀少,其栖息生境主要为山涧溪沟旁的竹林内。形态上,“魏氏纤树蛙”背侧为棕色至米色,肩部具倒“Y”形深棕色斑纹,头部、身体和四肢的背侧和侧面皮肤粗糙,脚趾的蹼中等发育、手指的蹼初等发育,雄性具有声囊,第一指基部具有婚垫等特征。

  

  ▲魏氏纤树蛙生活环境

  对于该树蛙的命名“魏氏纤树蛙”,据贵州日报报道,是为了向贵阳学院魏刚教授致敬,以此彰显他对贵州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做出的贡献。

  唐秀俊表示,新物种的发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而且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以及下一步有针对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3 12: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