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我们怎么负担得起” 对华关税让美国小企业慌乱

京港台:2025-3-6 01:19| 来源:纽约时报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我们怎么负担得起” 对华关税让美国小企业慌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艾丽卡·坎贝尔正在菲尼克斯的家中等待着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船,船上装着数以千计的摇铃耶稣娃娃、锡制复活节彩蛋、宗教主题的婴儿襁褓毯和1.5万包“耶稣治愈”创可贴。

  36岁的坎贝尔是一家天主教商品公司Be a Heart的老板,她在几个月前向制造这些物品的中国工厂付了款。在特朗普总统于2月1日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新关税之前,这些箱子已被装进了一个集装箱。她说,她可能因此避免了支付额外关税,但她担心美国还会征收更多关税。

  “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坎贝尔说。“我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政策让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陷入混乱。几十年来,美国公司在美国设计产品,然后转向中国工厂,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生产产品。苹果就是这样生产iPhone的,三个孩子的母亲坎贝尔这样的企业家也是这样经营企业的。她说,她在自家的厨房里每年能创造200万美元的销售额。

  《纽约时报》从近100家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公司那里了解了总统的关税产生的影响。这些公司生产贺卡、棋盘游戏、户外鞋履、衣架、数码相框、咖啡设备、玩具、彩色玻璃窗和定制电子产品,它们是众多嵌入了全球经济、努力经营的企业的缩影。

  采访中出现了几个主题。承担关税成本的是美国企业,而不是中国供应商。许多公司表示,如果过去还没有提价,它们未来将不得不提价以抵消成本。一些人谈到了一种商业瘫痪的感觉:在不可预测的新关税浪潮中,他们不敢制定计划,担心将生产转移出中国的风险,因为似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

  转向国内替代品通常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更昂贵,质量较差,而且选择较少。最后,对这些公司来说,完全重塑供应链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们难以承受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

  无论是在美国组装的零件还是在中国工厂生产的成品,企业主们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至少要增加10%。他们可能会在货物到达港口时收到账单,或者额外的费用可能会被捆绑在运输成本中。企业家们说,不管怎样,在很多情况下,这都是需要他们自己来掏钱。

  而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特朗普上周承诺,从周二开始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再征收10%的关税,同一天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也将开始征收。两国作为中国商品重要中转站的地位,以及发起报复的前景,让小企业主们又多了一份担忧。从3月12日开始,美国将对进口钢铝征收25%的关税,而中国在这两种金属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贸易官员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征收费用,这可能会增加中国出发的航运成本。

  特朗普曾表示,10%的关税只是“开场攻势”。在去年的竞选活动中,他承诺征收高达60%的关税。

  即使是10%的关税,对销售高端丝绸睡衣的Julianna Rae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它所有的产品都在中国制造。该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伯灵顿,其设计的丝绸长袍、睡衣和睡袍都在中国生产。公司将这些商品进口到美国,并在其网站和亚马逊上销售。

  该公司的经营者比尔·基夫和朱莉·李表示,他们正忙于应对特朗普的进口税带来的成本上升。他们在关税生效前进口了大量库存,应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季节性需求。李还在考虑是否推迟部分发货,希望特朗普可能会改变关税政策。

  推迟订单是有风险的。56岁的李担心没有产品提供给客户。她的中国供应商已经感受到了国内经济低迷带来的压力,如果延长库存时间,他们将不堪重负。

  “你能让他们去承担多大的风险呢?”李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她的供应商,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后,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不确定性对双方都很不利。”

  最终,额外的费用可能要转嫁给消费者。71岁的基夫说,一套零售价为300美元的热卖丝绸睡衣可能会涨15美元。

  然而,这家拥有20年历史的公司别无选择,只能留在中国。斯里兰卡、印度、韩国和泰国等国家也有丝绸生产设施,但基夫说,“最好的机器、最好的专业知识,以及生产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都在中国。”

  对于愿意将制造业迁往美国的公司来说,挑战在于找到工厂。

  宗教用品销售商坎贝尔表示,她正在考虑将关税带来的一些额外成本转嫁给客户。然而,她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她的产品不是必需品,她的客户是像她一样的家庭,他们已经在应对日用品和汽油价格的上升。

  中国进口关税还要进一步升高的阴影令她恐慌。

  “我认为人们不明白那会是什么样子,”她说。“这不只是我的生意,这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既然一切都来自中国,那我们怎么负担得起呢?”

 

相关专题:美国,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14: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