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年龄15岁,玩手机13年?这事代表委员也操心了

京港台:2025-3-7 19:47| 来源:大象新闻 | 我来说几句


年龄15岁,玩手机13年?这事代表委员也操心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建议“15岁以下孩子禁用智能手机”一事引发关注。

  没收手机减少零花钱,但时不时又会有一个新手机的惊喜出现;随机藏到某件(非应季)衣服口袋里,总是能被精准找到;设置复杂的手机密码,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偷家”了……以前听声辨人关电视,现在还原现场藏手机,有娃的家庭似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你跑我追插翅难飞”的大型侦察戏码。

  不可否认,过度沉迷电子设备确实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依然严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建议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国家立法层面的约束,从根本上解决防沉迷问题,但正常使用不等于过度沉迷。通过手机完成运动打卡、跟读训练、背诵视频作业;旅游时拍摄好看的照片;偶尔点一顿外卖;浏览优质短视频内容了解世界文化……智能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全面禁止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无疑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拒绝信息,彻底“断网”并不现实。

  

  智能手机本身并非教育问题的根源,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陪伴,任何有吸引力的事情都可以叫沉迷。不论是家长用手机安抚孩子情绪,还是把 “多玩一小时手机”作为考试奖励,在青少年自控力有限的年纪,过早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难免会产生“手机综合征”。

  

  制定使用规则,更要解决好青少年息屏之后干什么的问题。姚明在建议中提到,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贴近大自然,走进真正的社交场景,成长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

  禁用手机不是终点,教育升级才是关键。“电子鸦片”对青少年健康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各方群策群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相关专题:手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4: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