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职员懵圈,马斯克服软,美联邦政府人事乱作一团

京港台:2025-3-8 19:30| 来源:央视新闻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职员懵圈,马斯克服软,美联邦政府人事乱作一团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近日,美国联邦政府的人事变动再次成为焦点。大规模的裁员风暴席卷多个部门,数万名职员被解雇,随后部分关键岗位员工又陆续复职。当地时间6日,特朗普(专题)明确了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权力边界,称其有权提建议,但不能单方面决定人事政策。这一表态为本已混乱的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

  裁员持续推进 超10万联邦雇员已离岗

  自特朗普政府新一届任期开启,联邦政府的裁员计划迅速推进。总台记者3月7日获悉,本周约有4000名美国国防部人员开始收到解雇通知。与此同时,另有31000名文职员工根据人事部门发出的电子邮件提交了辞职申请,其中11000人的辞职申请已被接受。

  据美媒报道,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自1月底成立以来,已推动超过3万名联邦员工被解雇,另有约7.5万名联邦雇员接受了“买断离职计划”。这意味着已有超10万名联邦雇员离开岗位,占联邦雇员总数的4.5%,而白宫设定的裁员目标为5%至10%。

  先裁员再召回 这一幕又上演了

  然而,裁员计划在执行中遭遇了法律和程序上的挑战。当地时间3月5日,美国绩效制度保护委员会裁定,农业部解雇5000多名试用期员工可能违法,要求这些员工在45天内复职。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劳工部,约120名试用期员工被恢复职位。

  过去一个月,“裁后召回”现象频频上演。据美联社3月7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宣布,两周前被裁的约180名员工可重新返岗,成为又一个裁员后召回员工的联邦机构。此前,国家科学基金会、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核安全管理局以及国家公园等机构都在解雇员工后试图召回。

  特朗普罕见表态 揭开团队内部裂痕

  面对裁员引发的混乱,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当地时间3月6日,他在白宫会议上首次明确限制了马斯克的权力边界,强调“政府效率部”只能向各部门提供建议,而不能单方面决定人事安排和政策制定。

  会后,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裁员应像使用“手术刀”一样精准,而非采取“大斧头”式的粗放方式。

  特朗普说,“把(雇员人数)降到应有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留住最优秀、最有效率的人同样重要。”

  他还表示希望内阁成员保住“你们想要的所有人,你们需要的每一个人”“我不想看到很多好人被裁掉的那种大规模裁员。”

  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马斯克权力的限制,同时也反映了共和党内部对“链锯式”裁员方式的不满。一些内阁成员向白宫表达了担忧,认为马斯克的激进做法可能损害政府的正常运作。

  马斯克服软了?我有错 但大家都有份

  据悉,马斯克也参加了3月6日白宫的会议。他还在会后转发了特朗普的帖子,并称这是“一场富有成效的会议”。外媒报道称,马斯克在会上承认“政府效率部”犯了一些错误。

  马斯克的大规模裁员计划惹众怒,美国多地爆发抗议

  事实上,此前一天,马斯克就已经开启了撇清责任的行动。3月5日,他在与众议院共和党人会面时,马斯克表示,最近宣布的裁员计划“不是政府效率部的决定”,“各个部门”都参与了这一计划。他还承认“政府效率部”犯了一些错误,并同意向共和党参议员提供个人联系方式,以便他们指出有问题的裁员。

  马斯克的辩解并未完全平息争议。他的“先开枪、后瞄准”策略在政府体系中显得格格不入,进一步加剧了联邦雇员和工会的不满。尽管他试图将责任分摊给各部门,但其在裁员中的主导角色已难以否认。

  特朗普力推政府“瘦身” 却陷人事乱局

  特朗普3月7日表示,正致力于缩小政府规模,发展私营部门。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称,特朗普希望减少效率低下的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将这些人员转移到私营企业可提高效率。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人事震荡,表面上是裁员与复职的交织,实则反映出其政策意图与执行之间的巨大鸿沟。特朗普一直主张缩小政府规模,将资源转向私营部门,以提高效率和创造就业,但这一目标在实施中面临法律挑战、工会干预及内部协调难题。

  从大规模裁员到限制马斯克权力,这一系列动作揭示了政府在效率改革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未来,如何在缩小政府规模的同时保持高效运作,将是特朗普政府能否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关键。而这场人事震荡的余波,也将持续影响美国政府的稳定性和公信力。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相关专题:SpaceX,美股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1: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