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小米汽车杀入欧洲 雷军把公司开到保时捷总部(图)

京港台:2025-3-14 22:40| 来源:电商之家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小米汽车杀入欧洲 雷军把公司开到保时捷总部(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费迪南德保时捷做梦都想不到,雷军这个做手机的中国男人,将要成为保时捷的最大对手。

  小米汽车研发中心落地海外

  

  小米SU7 Ultra上线不久,已经卖爆。西班牙MWC车展上,老外将小米展台围得水泄不通,就为了看一眼小米SU7 Ultra。这一切,都给了雷军破釜沉舟的底气,让他决心带领小米再冲一次。 这一次冲锋,小米的目的地是海外市场。近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在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豪华车企的大本营德国慕尼黑建立了研发中心。

  

  图源:车东西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还在当地招募包括高级经理、运营、整车/底盘工程师在内的一些与汽车相关的岗位,大力招揽当地汽车人才,推进本土化。

  

  图源:车东西 为了确保出海业务的顺利进行。小米还专门挖来了几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比如前宝马汽车工程师、前法拉利F1车队的空气动力学专家,等等。 这些老将,都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漂亮的履历,在传统欧洲豪车企业和F1车队中做出过不少成绩。他们的加入,有望推动小米汽车把性能做到极致。 上述这些举措无不表明,小米汽车正在加快推进全球化。 尽管目前小米汽车还没有正式在海外销售,但早在去年7月,雷军就透露过出海的意思。当时,小米在巴黎博物馆街区举办了“人车家全生态”的特展,展示了两台小米SU7。雷军说,小米汽车要在2030年之前进军欧洲市场。

  

  图源:雷军微博 去年年底,据36氪的消息,小米汽车新增了出海销售业务筹备组,针对海外市场,开启了多个岗位的招聘活动。 而在今年3月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正式宣布了小米汽车的出海计划。他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在2027年进军全球市场。 或许是小米SU7的成功和小米SU7 Ultra的爆火,让小米汽车增强了对自己产品竞争力的信心,并坚定了出海开拓的决心。 2024年3月,小米SU7正式上线。作为小米首款汽车产品,小米SU7一经上市,仅24小时便斩获近9万辆预定量。 此后随着热度的不断发酵,以及口碑的稳定上升,小米SU7越卖越好。去年10-11月,小米SU7连续两个月达成超2万台的交付量。截止到年底,小米SU7累计销量更是超过13万台。小米汽车此前的销售目标,就此超额达成。 今年2月底,小米SU7 Ultra的问世,更是惊艳了一众消费者。 作为小米首款对标保时捷、特斯拉的豪华汽车,小米SU7 Ultra在拥有顶级性能的同时,还拥有52.99万元的“亲民价格”。其售价一经发布,网友不禁纷纷感慨,雷总在大甩卖豪车。

  

  图源:发布会截图 截止到今年3月2日,小米SU7 Ultra上市短短三天,就大定超过19000台,锁单超过10000台。仅仅用了三天,小米汽车就达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

  

  图源:雷军微博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汽车,已经真正走上了牌桌。

  小米汽车出海,胜算有多大?

  回顾过去,小米汽车的成功,对于几年前的雷军而言,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2021年,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雷军和小米董事会开始思考:假如手机不能做了,我们三四万人怎么办?

  经过几场讨论,造车这个想法,逐渐在雷军和小米高层心中生根发芽。 当时,雷军和小米正处于多事之秋。公司正处在从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型之中,小米手机的高端化刚刚开始,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小米高管周受资突然离职,随后出任抖音集团CFO。与此同时,小米董事会也提出要求,如果小米要造车,那么必须雷军亲自带队。 这些事搅和在一起,让雷军心乱如麻。他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随后,他正式回复了董事会,接下了造车这个重任。 他表示:“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70多天以来深思熟虑的结果。当时我的心中只有7个字:虽千万人,吾往矣。纵使面对千万人的质疑和阻拦,我也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小米汽车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雷军当年的选择,没有做错。

  复盘这段小米造车的往事,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段“有志者,事竟成”的佳话。不过,当面向的市场转到海外,小米汽车还能否延续国内市场的辉煌,还是需要好好分析分析。 目前,小米手机已经在出海业务上取得了亮眼的成就。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的数据,小米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了,其2024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14%,仅次于三星(19%)和苹果(18%)。

  

  图源:aastocks 截止到2024年,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6.86亿。 毫无疑问,小米的全球影响力,为小米汽车出海打下了品牌认知基础,从而推动销售。 此外,小米汽车出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经过多年发展,小米已经具备了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且在产能方面也有充分保证。论硬件实力,小米确实已经可以和欧美传统车企掰一掰手腕了。

  再一个,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对于海外消费者,也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虽然优势很多,但不可避免地,小米汽车出海也势必会迎来一些挑战。比方说,在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配套设施可能会比较落后,从而影响着小米汽车的推广。 再比如,不同国家地区的自动驾驶、数据隐私等法规存在很大差异,影响着小米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进程。 未来,小米汽车将驶向何方,还有待观察。

  存量竞争时代,巨头纷纷出海寻突破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们简直就跟商量好了一样,齐齐按下了出海加速键。 今年开年,抖音集团推进了出海进程。该巨头将部分TikTok员工转岗海外,并给他们提供了双倍薪资包、租金福利等更高的薪资待遇。与此同时,抖音集团还在加拿大(专题)和澳大利亚等地加紧筹备研发中心,用以支持TikTok、CapCut、Lemon8等海外业务。 抖音集团旗下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TikTok,也在扩张更多业务。

  今年3月,有消息称TikTok计划在美国推出本地生活服务,目前已经开始招聘相关岗位,并且与当地服务商进行联系、寻求合作。 忙着搞外卖业务的京东,也没停下出海的脚步。就在这段时间,京东集团与欧洲足球协会联盟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了欧冠联赛的官方合作伙伴。 根据合作内容,京东集团会通过旗下的京东零售、欧洲电商品牌ochama等,为世界范围内的广大球迷和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

  

  图源:京东黑板报

  理想、蔚来,这些冉冉升起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同样在冲刺海外市场,其研发中心纷纷落地海外,誓要拿下更多欧美市场。 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的当下,踏上出海之路,去寻找更多蓝海宝地和新增长点,确实是各大巨头们心照不宣的共同选择。

  而已经具备技术优势和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有望在海外大放异彩。正如雷军所言,“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放眼全球,提高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影响力。”

  

 

相关专题:军事动态,雷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16: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