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最爱"克里姆林宫陷火海图" 俄呛:精神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床头上方悬挂着三幅极具争议的画作:一幅描绘俄军舰沉没的场景,一幅展示乌军跨境作战的画面,以及泽连斯基亲口承认「最爱」的「克里姆林宫陷入火海图」。 图:翻摄自腾讯网
2025 年 3 月 24 日,《时代》周刊曝光的画面引发关注,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床头上方悬挂着 3 幅极具争议的画作:一幅描绘俄军舰沉没的场景,一幅展示乌军跨境作战的画面,以及泽连斯基亲口承认「最爱」的「克里姆林宫陷入火海图」。这些画作被泽连斯基称为「胜利象征」,不仅反映出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精神图腾,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然而,对于这些画作的象征意义,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毫不留情地评论道:「精神病院。」 在战争持续 3 年后,基辅当局的精神与执着显示出其对冲突结束的强烈信念,而这一信念的背后,却依然是未能打破的战场僵局。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毫不留情地评论道:「精神病院。」 图:翻摄自腾讯网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年,双方战场态势特征为「高强度低突破」。在赫尔松、札波罗热和顿内茨克等关键区域,双方围绕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展开反覆争夺。俄军在札波罗热持续推进,试图切断乌军的补给线,而乌军则运用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对俄方后勤设施进行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战争格局。乌军借助美国提供的 MAVEN 数据分析系统和自主作战模组,实现了秒级情报处理与战术决策,并成功对俄黑海舰队发动攻击,造成重大损失。这些技术优势使传统重装部队的集结变得风险重重,战场逐渐转向分散化和无人化的「演算法战争」。
然而,儘管乌军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仍未能突破俄军的防线。俄军藉着体量优势,通过蚕食战术逐步收复了乌克兰占领的库斯克州 64% 的土地,并在库尔斯克等地的反攻中巩固了防线。
双方的交火频率有所下降,但针对民用设施的攻击却在增加,凸显出冲突的残酷性与风险。例如,乌军无人机多次袭击俄国境内的石油设施,而俄军的炮击则导致苏梅市中心近百人伤亡。这样的「以战逼和」策略反而加剧了双方的敌意,并为外交解决蒙上阴影。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年,双方战场态势特征为「高强度低突破」。 图:翻摄自腾讯网
在战场僵局中,外交努力成为另一条关键的主线。美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其政策走向尤为重要。2025 年 3 月,川普政府以「缺乏和平诚意」为由,暂停对乌军的援助,并要求欧洲盟友填补空缺,暴露出美欧在援乌问题上的分歧。
俄罗斯则透过能源与地缘政治的杠杆分化西方阵营,并且在外交上展开了「双重博弈」。俄外长拉夫罗夫指出,部分欧洲国家试图延长冲突以削弱俄罗斯,而美国则试图通过放宽制裁来换取俄方的妥协。在最近的利雅德会谈中,儘管美俄双方讨论了恢复黑海粮食协议与局部停火的可能性,但乌克兰坚持领土完整是谈判前提,最终会议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
乌军火箭弹攻击俄国别尔哥罗德州。 图 : 翻摄自墨甲战刃
面对持久的消耗,双方开始进行战略调整。乌克兰加速本土军工生产,并寻求欧洲的安全承诺,以减少对美国援助的依赖;而俄罗斯则通过能源出口多元化与「向东转」政策来缓解国际制裁的压力。
无人机、AI 决策系统和微型化武器的应用正推动着全球军事变革,传统重装部队逐渐式微,「演算法制胜」的思维正逐步崛起。然而,科技创新无法取代政治解决。虽然泽连斯基提出了「2025年结束冲突」的愿景,但其要求仍然缺乏交集,双方在顿巴斯与克里米亚问题上的根本矛盾,使得任何临时停火都难以持久。
2025 年 3 月,川普政府以「缺乏和平诚意」为由,暂停对乌军的援助,并要求欧洲盟友填补空缺,暴露出美欧在援乌问题上的分歧。 图:翻摄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