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智驾”不是自动驾驶,司机、车企都不能含糊

京港台:2025-4-3 15:15| 来源:澎湃新闻 | 我来说几句


“智驾”不是自动驾驶,司机、车企都不能含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把“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各方应该做出及时澄清和干预。

  

  视频截图

  丨 陈城

  4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爆火: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但是司机已双手离开方向盘,呼呼大睡。此视频一经传播,迅速攀升至热搜榜首,引发网友对智能驾驶相关话题的讨论。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没有达到科幻电影中无所不能的水平。依据我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自动驾驶从低到高分为L1到L5,通常将L1-L2级别的自动驾驶称为辅助驾驶,能够帮助驾驶员实现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自适应巡航等功能,通常建议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而真正具备自动驾驶性能的L3级、L4级技术则处在试点阶段,只能在限定区域内上路通行。

  当前,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所拥有的自动驾驶技术最高仅为L2级。这意味着,驾驶员仍然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辅助驾驶可以使用,但驾驶员不能放弃对方向盘的接管。

  尽管L2级车只是辅助驾驶,并不是自动驾驶,但是,惊心动魄的“无人驾驶”场面却一再上演。除了这次的“无人驾驶”,去年10月,一段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车内驾驶人员座椅放平、“盖被睡觉”的视频也曾火爆一时。

  把“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各方应该做出及时澄清和干预。

  首先,要强调驾驶者的安全责任,驾驶员仍然要牢牢抓住手中的方向盘,不能误解、盲信尚不成熟的技术。这两年,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社会方方面面,这容易让普通民众形成一种错觉,认为新能源车也已经很智能,甚至可以完全解放双手不管方向盘了,但其实,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依然没有完全迈过L3的坎。

  其次,车企在宣传时应该实事求是,别打擦边球、别玩文字游戏。目前部分车企在营销时,将辅助驾驶改称为“智能驾驶”,会让消费者产生一定误解。还有一些车企在营销时宣传“自己的产品是L2.9999999”,其实小数点后面的9再多还是达不到L3,依然不是自动驾驶,这绝对不能误导消费者。但是在大面积广告宣传中,许多消费者潜移默化接受了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的设定,就容易忽视了辅助驾驶、智能驾驶存在的诸多技术瓶颈。

  我们当然可以适度使用辅助驾驶来减缓驾驶员长途行驶的劳累,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事物被广泛运用时,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以审慎态度去对待。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进行海量机器学习才能不断迭代更新。汽车行车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突发情况多种多样且不一定具有规律性,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机器学习需要足够的样本和足够的时间,而新能源车的辅助驾驶投用时间尚短,想要让相关技术进一步成熟,必须要经过时间的历练。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自动驾驶的前景很广阔,但在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之前,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驾驶员必须牢牢抓住手中的方向盘,企业在宣传的时候也应该避免误导,司机、车企都不能含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04: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