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近2000名院士联名发声: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打击

京港台:2025-4-7 10:26| 来源:知识分子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美近2000名院士联名发声: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打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当地时间 3 月 31 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近2000名成员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特朗普(专题)政府停止打击科学界。

  这些干预包括削减经费、限制数据公开、阻碍国际合作,以及针对大学和学科的政治性问责,已对美国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转造成实质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封信并非出自某一党派立场,而是由各学科背景、政治立场不一的资深学者共同发起。它所反映的,是科研共同体对制度性稳定、研究自由和职业安全的广泛焦虑。

  此信既是美国科研共同体的警告,也是对全球学术界的提醒。全球范围内,科学研究的独立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政治力量挑战。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科研自由和学术自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一个政治日益介入科学的时代,科学共同体应该如何自处?

  《知识分子》编译并发布此信全文,旨在让读者关注当前政治力量对学术的深刻影响,并思考如何在这个充满政治压力的时代,守护科学的独立性与自由。

  编译 | 知识分子

  以下是联名公开信全文:

  我们每个人都依赖于科学。科学带来了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汽车中的导航系统和挽救生命的医疗技术。我们在驾驶汽车穿越桥梁、乘坐飞机时,依靠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企业和农民依靠科学与工程进行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天气预报。科学帮助人类保护地球,避免污染物和有毒物质进入我们的空气、水源和食物。

  在过去八十余年中,美国政府的明智投资建立起了国家的科研体系,使之成为全球羡慕的典范。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政府正在通过削减科研经费、解雇数千名科学家、撤除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渠道,并迫使研究人员因意识形态原因修改或放弃研究工作,从而严重破坏这一体系。

  签署本声明者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的当选院士,代表着美国一些最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与医学研究人员。我们以个人身份发声。在此关键时刻,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危险。虽然我们政治立场各异,但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团结一致,旨在捍卫独立的科学研究。我们发出这封“求救信”,以明确警告:美国的科研体系正遭遇摧毁。

  政府正在大幅削减科学机构的资金,终止科学家的项目资助,关闭实验室,并阻碍国际科研合作。经费削减迫使机构暂停研究(包括新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解聘教职人员,停止招收研究生——这将断裂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的管道。

  政府目前正在对50多所大学展开调查,释放出令人不寒而栗的信息。哥伦比亚大学最近接到通知,若不采纳某些惩戒政策并解散一个被政府点名的学术部门,其联邦资金将被中止。动摇数十所大学的稳定,将危及高等教育本身——以及这些机构所进行的研究。

  追求真理是科学的使命,而这要求科学家必须能自由地探索新问题,诚实地报告研究结果,免受任何特殊利益的干扰。政府目前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审查制度,正在摧毁这种独立性。通过行政命令和财政威胁,政府操控哪些研究可以获得资助或公开发表,干预研究结果的报告方式,以及公众可获取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政府还在阻止对其认为“不合适”的议题开展研究,例如气候变化,或其不喜欢的研究结果,涵盖从疫苗安全到经济趋势等诸多主题。

  科研界如今笼罩在一片恐惧之中。许多研究人员因为害怕失去资金或工作保障,正在从发表的论文中撤下自己的名字,放弃研究项目,甚至在申请资助和撰写论文时删去科学上准确但被政府机构视为“敏感”的词语(如“气候变化”)。尽管科学界中已有一些人公开发声抗议,但大多数研究人员、大学、科研机构和专业组织依然保持沉默,以免得罪政府,从而危及自身的经费来源。

  一旦我国的科研体系被拆解,我们将失去科学的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将引领新疾病治疗方法、清洁能源和未来技术的开发。他们的民众将更为健康,他们的经济将超越我们,在商业、国防、情报收集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取得领先。对美国科研体系造成的损害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修复。

  我们呼吁政府立即停止对美国科学的全面攻击,并呼吁公众加入我们的呼声。请与他人分享这份声明,联系你所在地区的国会代表,帮助你的社区了解当前的风险。科学的声音不应被噤声。我们每个人都从科学中受益,而一旦国家的科研体系被摧毁,我们所有人都将为之付出代价。

  此处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我们个人,不代表国家科学院或我们所在机构的立场。

相关专题:院士,川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17: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