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有人月入4万!马拉松热催生“私兔陪跑”,究竟...

京港台:2025-4-8 10:03| 来源:潮新闻 | 我来说几句


有人月入4万!马拉松热催生“私兔陪跑”,究竟...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全力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衣衫湿透,体力接近透支,这时候有个人如果能陪伴左右,帮助跑友破风、控速、递补给……一边加油打气,一边跟拍记录拼搏瞬间,整个赛程是否会变得轻松一些?

  近日,马拉松热催生“陪跑”生意,职业“私兔”最高月入4万的话题,引发关注。

  

  “私兔”提供的服务

  这种“私兔”陪跑服务,逐渐从朋友间的互助变为有偿付费。

  从社交媒体上“私兔”发布的服务信息来看,比起提醒参赛者配速的“官兔”,他们服务内容更加广泛,包括赛前训练、赛时递送补给和拍照、赛后拉伸恢复种种。

  “私兔”的收费,通常是根据赛事大小来定,从百元到千元都有,其中差旅和补给费用另算。

  

  “私兔”服务 社交媒体截图

  “私兔”谁在做,又是谁在请

  一场千元的陪跑服务,到底是哪些人在提供?又有哪些人会为此付费?

  上海职业“私兔”张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做这一行最高月入4万。

  “找了‘私兔’,相当于同时拥有了一个教练、配速员、安全员、康复师和摄影师。”张杨告诉潮新闻记者,并非人人都可成为职业“私兔”,成为“私兔”的前提是能力要远大于服务者:“一般是经验丰富的资深跑者才能去做这件事,他们需要靠突出的成绩拿到赛事直通资格,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跑步专业知识。”

  张杨说他全马最好成绩是2小时34分左右。

  “客户认可你的能力后,才会来请你服务,帮助他们享受更好的赛事体验。”

  张杨的“私兔”定价每场6000元左右。他服务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

  

  赛前帮助跑者放松肌肉 受访者供图

  据张杨介绍,选择找“私兔”的群体,通常是在重要赛事中为了突破更好成绩的人。

  他分享了自己做“私兔”的过程:至少提前一周评估跑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训练指导,并给出专业的调整意见;比赛前一到两天,抵达对方所在城市,做肌肉拉伸放松,协商制定比赛方案;比赛时,不仅要关注跑者的配速,还得化身摄影师,记录精彩一刻,“那段时间基本是就是服务他一个人了。

  对于月收入,张杨也进行了解释,“私兔”服务仅是收入来源之一,“我还在做陪跑教练、体能教练、跟拍摄像,有时会带着瑜伽垫去田径场‘摆摊’,帮场上的跑者拉伸恢复,这些加起来月入最高差不多是4万元。”

  

  赛时拍照记录 受访者供图

  是马拉松发展必然

  还是对赛事公平的冲击

  大家对“私兔”褒贬不一。

  支持方认为,马拉松赛程中,疲惫与孤独常伴,专业的“私兔”就像是鼓励打气、传授技巧的伙伴。

  “‘私兔’的优势在于不用进补给站,这样巡航速度不容易被打乱,而且还能被鼓励,帮着拍赛道影像。”去年参加上海马拉松时,小铝在30公里处,跟随队友跑了一段距离,体验了一把“私兔”。

  

  马拉松赛事中朋友互助“私兔” 受访者供图

  “拥有‘私兔”并不等同于走捷径。”

  小铝说,日复一日的训练是基础,马拉松42.195公里的每一步,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如果跑者已经经历完整的备赛周期,就差一场比赛冲击自己的目标,体验“私兔”服务,是为这场自我战役配备的最后一件武器。“其实就是在一些不那么舒服的时刻,多个人陪。”

  杭州跑者老范则提到,他身边花钱请“私兔”的跑友并不多,主要还是朋友互助的方式。“一场马拉松比赛就有上万人参与,对我们大众跑者来说,‘私兔’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管自己跑就行。”

  也有人提出,职业“私兔”越来越多,会不会影响比赛公平性、规范性?

  去年11月,合肥马拉松组委会曾发布公告指责“私兔”扰乱赛事秩序。

  公告中写道,在比赛现场中出现未经授权、未参加组委会正式兔子选拔,但背着完赛时间旗帜、身穿配速员字样的“私兔”,扰乱了正常的赛事秩序。

  北京马拉松协会会长赵福明接受受访时曾指出,若“私兔”未经授权冒充配速员,演变为“流氓兔”,极有可能扰乱赛事秩序,甚至引发安全风险。

  “非官方配速员往往是指赞助商、跑团或者个人名义参与,从规模或者配速来看,跟官方不太一样的,在赛事中可能会出现干扰或者混淆等情况。”

  上海体育学院陈国强副教授告诉记者,针对“私兔”的管理较难。首先,“私兔”服务多为口头约定,赛事成绩、配速服务如何都没有统一标准,定价和服务质量难以鉴定;其次,各大赛事组委会、运营商等机构,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私兔”管理模式,赛场上很难区分哪些人群为“私兔”。

  “是否可以制定相关规则,比如建立‘私兔’认证机制,定期接受培训考核,明确资质标准和服务边界?”陈国强建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0: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