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百万美国人依靠中国进口药物续命,关税阴影让...

京港台:2025-4-13 09:59| 来源:有槽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百万美国人依靠中国进口药物续命,关税阴影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在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病房里,66岁的万达·克罗威尔(Wanda Crowell)靠在一堆枕头上,眼神里透着疲惫却又坚强。她胸口插着一根塑料管,那是她获取营养的唯一通道。作为一名两次与癌症抗争的幸存者,她从2021年起就无法吃固体食物。每天,护士都会为她注射一种名叫肝素的抗凝血药物,防止血栓堵塞她的生命线。克罗威尔对《华盛顿邮报》说:“肝素对我来说就是命根子。没有它,我可能早就没在这儿了。”

  肝素便宜得让人几乎忽略它的存在——一支1毫升的注射液只要70美分。但对全美1200万住院患者来说,它却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广泛用于手术、透析和维持静脉导管。问题在于,这种药的原料几乎全靠中国供应。而现在,特朗普(专题)的关税政策像一团乌云,笼罩在这条脆弱的供应链上。克罗威尔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我听说药可能会出问题。如果真没了,我该怎么办?”

  肝素:不起眼的救命药,巨大的隐忧

  肝素的故事简单却直刺人心。它从猪肠道黏膜中提取,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药剂师戴维·斯蒂姆勒(David Stimler)告诉《华盛顿邮报》:“医院里一半以上的患者都得靠肝素预防血栓。它就像氧气,平时没人注意,但缺了就活不了。”

  中国是肝素原料的“大本营”。凭借庞大的养猪产业和高效的加工体系,中国供应了全球大部分肝素原料。印度(专题)和西班牙也能生产一些,但远不及中国的规模和价格优势。全球健康专家普拉尚特·亚达夫(Prashant Yadav)坦言:“中国对肝素原料的控制几乎是铁板一块。如果他们一捏,我们就得喘不上气。”

  2008年,中国生猪因疾病减产,肝素原料一度短缺。一些不法供应商掺杂有害物质,害得美国80人丧命,数百人健康受损。那次危机让美国人第一次正视对中国的依赖。可十多年过去,情况不仅没变好,反而更糟。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危机再度逼近。2025年4月,他宣布将对包括制药在内的多个行业加征关税,具体细节虽未明朗,但医院和患者已经开始担忧。

  约翰霍普金斯的外科医生埃利奥特·豪特(Elliott Haut)说:“肝素是医院的支柱。如果它涨价或者断货,我们的患者会第一个遭殃。”克罗威尔这样的患者尤其脆弱——她无法服用口服药,肝素是她唯一的抗凝选择。她的药剂师佩吉·克劳斯(Peggy Kraus)语气沉重:“如果万达的导管堵了,我们又拿不到肝素,她就没法活下去。”

  从中国工厂到美国病床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本想刺激美国制造业,逼迫药企把工厂搬回本土。他4月8日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豪言:“关税会让制药公司回美国建厂,创造就业,降低成本!”但现实远没这么简单。布鲁金斯学会的健康经济学家玛塔·沃辛斯卡(Marta Wosinska)称:“造一个肝素工厂不是盖房子,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养猪产业链,十年都未必完成。”

  更麻烦的是,中国可能不会坐以待毙。2025年4月11日,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125%的报复性关税。如果他们限制肝素原料出口,美国的医院可能连几个月的缓冲期都没有。沃辛斯卡警告:“肝素是低利润仿制药,厂家没法随便涨价来抵关税。他们要么偷工减料,要么直接退出市场。患者怎么办?”

  肝素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对中国的制药依赖远不止这一种药。过去几十年,成本压力让美国药企把生产链转移到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美国药典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有219家活性药物成分(API)工厂,数量比两年前翻了近一倍。这些API是药物的“灵魂”,从感冒药到化疗药,样样离不开。

  其他依赖中国的救命药

  肝素的危机让人揪心,但还有一大堆药物同样仰仗中国,一旦断供,后果可能更恐怖。以下是几种关键药物,以及它们如果因为关税消失会带来的乱局。这些不是冷冰冰的学术分析,而是无数患者可能面临的生死考验。

  抗生素

  细菌来了,药没了你感冒发烧去医院,医生开一瓶青霉素或头孢,几天就好了。可你知道吗?美国40%-45%的青霉素原料和70%的头孢原料都来自中国。哈佛医学院的阿伦·凯塞尔海姆(Aaron Kesselheim)教授说:“抗生素是利润最低的药,美国早就不生产原料了。如果中国不供货,医院的药柜会空得吓人。”

  想象一下:没有抗生素,普通的肺炎可能变成死神。每年美国有100多万人因肺炎住院,死亡率本来就高,要是没药,医院会变成“等死区”。更别提手术后的感染或耐药菌的爆发——这些都得靠特定抗生素救命。2020年新冠疫情时,抗生素需求暴涨,供应链差点崩盘。现在要是关税把中国原料掐了,急诊室可能人满为患,医生却束手无策。

  止痛药

  疼痛没人管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的主角)是家家户户的常备药。头痛、发烧、牙疼,哪样离得了它们?但美国95%的布洛芬和70%的对乙酰氨基酚原料靠中国供应。凯塞尔海姆说:“这些药便宜得像糖豆,但没了它们,生活会变成噩梦。”

  如果关税让止痛药断供,医院和药店会乱成一团。术后患者疼得喊娘,医生却只能干瞪眼。普通人头痛发烧没药吃,可能得硬扛,体弱的老人和小孩尤其危险。更糟的是,有人可能转向阿片类药物止痛——这可是美国毒品危机的一大源头。2023年,美国因阿片过量死了7万人,止痛药短缺可能让这数字再创新高。

  降压药和心脏病药

  慢性病患者的命根高血压和心脏病是美国人的“老朋友”,1.2亿人吃着降压药,70万人死于心脏病。洛沙坦、美托洛尔这些降压药,还有阿托伐他汀(降胆固醇)、地高辛(治心衰),它们的原料有大半来自中国。健康政策专家杰弗里·乔伊斯(Geoffrey Joyce)称:“这些药是慢性病患者的命根,断一天都可能要命。”

  没了这类药,高血压患者可能血压飙升,随时中风或心梗。心衰患者少了地高辛,心脏可能直接“罢工”。乔伊斯讲了个真实案例:2022年,一种降压药因供应链问题短缺,一个月内加州(专题)某医院的中风病例涨了15%。如果关税让中国原料停供,全国的医院可能都得拉响警报。更别提患者得花更多钱买替代药——如果还有替代药的话。乔伊斯苦笑:“这账单最后还是患者自己付。”

  抗癌药

  癌症患者的希望被掐断癌症是美国第二大死因,每年60万人因此去世。化疗药顺铂和卡铂是治疗肺癌、卵巢癌等的关键,50%的原料来自中国。这些药的生产复杂,利润低,美国本土几乎没厂家愿意碰。

  如果顺铂断供,癌症患者可能得推迟化疗,甚至完全停治疗。2023年,顺铂在美国短缺了几个月,数百名患者被迫改用效果差的药,有的直接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关税如果让抗癌药全面短缺,癌症死亡率可能飙升,医院的肿瘤科会变成绝望的代名词。

  精神类药

  心理健康的最后防线美国有5000万人挣扎于抑郁症或焦虑症,舍曲林(抗抑郁)和劳拉西泮(抗焦虑)的原料不少来自中国。如果抑郁症患者断了舍曲林,情绪可能崩溃,甚至走上绝路。焦虑症患者没了劳拉西泮,恐慌发作可能让他们无法工作或生活。

  2021年,一种抗抑郁药短缺导致美国自杀率短暂上升2%。如果关税让精神类药全面断供,心理健康热线可能被打爆,精神病院会人满为患。

  这些药的短缺不光是医院药房空了那么简单,它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一切。首先,医疗费用会暴涨。医院得花大价钱从别国抢原料,或者买更贵的替代药,账单最后还是转嫁到患者头上。其次,缺药会导致病情恶化,住院和急诊人数激增,医疗系统可能被压垮。2020年疫情时,医院就因物资短缺乱过一阵,关税如果再来一波,情况只会更糟。

  更可怕的是社会影响。止痛药短缺可能加剧毒品危机,精神类药断供可能推高犯罪率,慢性病药没了会让劳动力萎缩。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也会崩塌——毕竟,谁能接受救命药因为政治博弈没了?亚达夫对《华盛顿邮报》说:“这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全球药链都连在一起,中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得感冒。”

  命悬一线的平衡

  克罗威尔对关税的来龙去脉不太懂,但她知道药对她有多重要。她握着护士的手,对《华盛顿邮报》说:“我只想活着,看到我的孙子长大。”

  克劳斯护士安慰她:“我们会想尽办法保证药不断。”但她私下承认,医院的储备顶多撑几个月。如果关税真把供应链掐断,他们只能试着用其他抗凝药,可那些药要么效果差,要么得频繁验血,麻烦又危险。斯蒂姆勒补充:“我们还能自己配点肝素,但那就像在家做披萨,总不如买现成的省心。”

  短期内,美国可以试着从印度或欧洲多买点原料,但这些地方的产能远不够填中国留下的窟窿。长期看,美国得自己建工厂,打造供应链,可那得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病人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克罗威尔还在病床上等着下一次注射。她不知道华盛顿的政客们在争什么,也不知道中国的工厂会怎样决定她的命运。她只知道,下一针肝素,可能是她活下去的全部希望。

相关专题:美国,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8 18: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