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铁达尼”号扫描揭示沉船最后时刻的重大细节

京港台:2025-4-14 22:14| 来源:BBC中文网 | 我来说几句


“铁达尼”号扫描揭示沉船最后时刻的重大细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图像来源,Atlantic Productions/Magellan

  图像加注文字,数位扫描显示船首直立于海底。

  研究人员对“铁达尼”号(“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全尺寸数位扫描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这艘命运多舛邮轮在沉没前最后时刻的崭新细节。

  这个精确的3D复制模型展示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时撕成两半的惨烈场面。当时有1,500人丧生于这场灾难。

  扫描图首次清楚呈现了一间锅炉房,证实了目击者的说法——工程师们直到最后一刻仍在努力维持船上的照明。

  此外,一个电脑模拟显示,船体上如A4纸大小的破洞,就足以导致铁达尼号的最终沉没。

  

  图像来源,Atlantic Productions/Magellan,断裂后的船尾损毁严重。

  “铁达尼”号分析专家帕克斯‧史蒂芬森(Parks Stephenson)表示:“‘铁达尼’号本身,是这场灾难最后的幸存目击者,她还有许多故事尚未说完。”

  这次扫描研究是为国家地理频道与大西洋制作公司(Atlantic Productions)合作的新纪录片《铁达尼号:数位重生》(Titanic: The Digital Resurrection)所进行。

  “铁达尼”号残骸位于大西洋冰冷海域、水深约3,800公尺处,研究团队使用水下机器人对其进行了扫描。

  他们从各个角度拍摄了超过70万张影像,制作出这个“数位双生体”,BBC新闻于2023年首次独家揭露其成果。

  由于残骸庞大且位于幽暗深海中,潜水器仅能看到零星部分。而此次扫描则是首次让人得以全面观察整艘“铁达尼”号。

  巨大船首部分直立躺在海底,看起来仿佛仍在继续航行。

  但距离600公尺外的船尾则是一堆扭曲变形的金属残骸,这是因为船身断裂后,船尾猛烈撞击海床造成的。

  

  图像来源,Atlantic Productions/Magellan,舷窗玻璃疑似在擦撞冰山时破裂。

  这项新技术为研究“铁达尼”号提供了崭新视角。

  史蒂芬森说:“这就像是一个犯罪现场:你需要看到证据的位置与其所处环境的关联。”

  “要理解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拥有整体的残骸全貌是关键。”

  扫描也揭示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细节,例如一个可能在撞击时被冰山击碎的舷窗,与幸存者描述撞击时冰块冲进客舱的情景相符。

  

  图像来源,Atlantic Productions/Magellan,“铁达尼”号锅炉房位于船首后方、船体断裂处。

  专家们也正研究“铁达尼”号其中一个庞大的锅炉房——它位于船首后段、船身断裂处,扫描图上清晰可见。

  多位乘客曾表示,在“铁达尼”号沉入海中时,船上灯光依然亮着。

  数位扫描显示,部分锅炉呈凹陷状,显示它们在进水时仍在运作。

  在船尾甲板上,一个阀门呈打开状态,显示蒸汽仍在流入发电系统。

  这归功于由首席工程师约瑟夫‧贝尔(Joseph Bell)领导的一组工程师团队,他们在灾难发生时仍持续往锅炉里铲煤,以维持照明。

  他们最终全数罹难,但史蒂芬森指出,他们的英勇行动拯救了许多生命。

  他告诉BBC:“他们一直努力维持照明与电力,让船员能在有光线的情况下安全地放下救生艇,而不是在一片黑暗中行动。”

  “他们努力延缓混乱,而那个静静敞开的蒸汽阀门,就像是这份坚持的象征。”

  

  图像来源,Atlantic Productions/Magellan,画面中央的圆形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一项新的模拟研究也提供了更多沉船的线索。

  研究人员利用根据“铁达尼”号蓝图建立的详细结构模型,结合船只速度、方向与位置等资料,预测撞击冰山时造成的损害。

  领导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白点基教授(Prof Jeom-Kee Paik,音译)表示:“我们使用先进的数值算法、电脑建模与超级运算能力,重建了‘铁达尼’号沉没的过程。”

  模拟显示,当“铁达尼”号与冰山接触时只是擦撞,船体却因此出现一连串破洞,沿着一段狭长的船壳延伸。

  

  图像来源,Jeom Kee-Paik/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模拟计算显示冰山造成船体一条细长裂缝。

  “铁达尼”号原本设计为“永不沉没”,即使有四个防水舱室进水也能保持浮力。

  但模拟结果显示,冰山造成的破坏涉及了六个舱室。

  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造船学副讲师西蒙·本森(Simon Benson)说:“‘铁达尼’号沉没与否,就差在这些纸张大小的破洞。”

  “问题在于,虽然破洞小,但分布范围很长,海水会慢慢但持续地从这些洞灌入,最终舱室被水灌满、船体不堪负荷而沉没。”

  不过,由于船首下半部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这些破损在扫描中无法显现。

  

  图像来源,Atlantic Productions/Magellan,完整分析这份3D扫描将需多年时间。

  “铁达尼”号所带来的人类悲剧,至今仍清晰可见。

  许多乘客的私人遗物散落在海底。

  这次扫描提供了1912年那个寒夜的新线索,但专家要完全分析这个3D模型的所有细节,仍需数年时间。

  史蒂芬森说:“她总是一次只肯告诉我们一点点。”

  “每次,她都让人意犹未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7: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