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惊曝:中国悄悄给部分美国产品关税豁免

京港台:2025-4-28 22:40| 来源:华尔街日报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惊曝:中国悄悄给部分美国产品关税豁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中国政府一直在向企业征询意见,并给予无法立即从其他地方采购的部分美国商品关税豁免。这些产品包括某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医疗产品和航空零部件。

  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已豁免部分美国输华商品的报复性关税,这些商品是中国难以立即从其他地方采购的。

  这些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有关部门已告知部分美国商品的进口商,将对某些美国输华商品免除最近加征的125%关税。这些产品包括某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医疗产品和航空零部件。

  对这些进口商品豁免关税凸显出中国经济存在的薄弱环节。中国许多产业,特别是在先进技术、航空航天和制药领域,仍然依赖美国制造的商品。

  同样地,川普政府本月早些时候也宣布,对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予以豁免,这表明美国在这些商品上仍然依赖中国。

  川普在其第二任期初期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累计加征20%的额外关税时,作为回应,中国政府也对部分美国输华商品实施了针对性关税,包括能源产品和某些车辆。而在川普于4月2日宣布“解放日”对等关税、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34%的关税之后,中国才开始对美国输华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在那之后,北京方面对川普随后的每一次关税上调都进行了对等跟进,目前对所有美国输华商品的关税水平已经上调到了125%。

  两名半导体行业的贸易商表示,中国海关已从4月24日起取消了对八类美国制造芯片新加征的关税,其中包括中央处理器。他们说,中国有关部门尚未取消对美国产存储芯片的关税。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他们表示,英特尔(Intel)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开发的许多芯片产品都在此次被豁免的范围内,而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部分美国制造产品将继续被加征关税。

  其中一些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准备了一份计划取消反制关税的美国输华商品清单。他们表示,政府正在考虑的商品还包括一些工业化学品,如石英和乙烷,以及光刻机、直升机和疫苗等。不过他们提醒说,随着讨论的进行,该清单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些知情人士说,随着华盛顿和北京方面之间的关税战不断升温,中国官员一直在对各公司和行业组织进行调研,以了解哪些美国商品应被豁免关税,从而保护中国自身的利益。不过,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公开宣布其关税豁免措施,以免暴露其结构性弱点,同时也为未来的调整和谈判留出空间。

  中方的这项工作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由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负责协调。

  “他们想确保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的关税不会损害本国经济,”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会长何迈可(Michael Hart)表示。该商会的成员包括波音公司(Boeing)、霍尼韦尔(Honeywell)和高通(Qualcomm)。何迈可说,中国政府一直在询问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他们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中哪些是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的。

  何迈可说,据制药公司私下透露,他们运往中国的部分货物也获得了对所有美国商品征收125%关税的豁免。

  何迈可表示,中国仍然维持着125%的关税,但似乎正在对那些对本国及其经济至关重要的产品给予有针对性的豁免。他说:“如果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话,这就说明中国显然正在规划和管理其供应链,将那些有其他替代品的美国产品拒之门外,但允许进口那些他们需要且目前无法替代的产品。”

  中国的航空业监管机构已指示部分航空公司暂停接收来自美国的飞机和零部件。对发动机等飞机零部件的豁免将使中国能够继续进行飞机维护和制造。中国拥有一家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Comac),但该公司仍然依赖外国供应链。

  最近几周,至少有三架原定交付给中国厦门航空(Xiamen Airlines)和中国国航(Air China)的波音飞机已被运回美国。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官员还在权衡是否对那些从美国租赁飞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给予关税豁免。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供应商赛峰集团(Safran)的首席执行官奥利维尔·安德烈斯(Olivier Andries)在上周五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中国给予发动机、起落架和其他零部件关税豁免。

 

相关专题:美国,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06: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