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骂某东了,说了他几句的人已经进去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著名评论员古原被警方带走,疑与批评京东和刘强东有关,截止发稿时古原已失联六小时。
4月28日,微信公众号“古老板”、“古老板的老巢”号主古原疑似因连续批评京东和刘强东被警方人士带走。
(图文无关)
最近,京东高调强势杀入外卖市场,京(东)(美)团大战如火如荼。
消费者在盘算着,新进的鲶鱼有没有让我的外卖价格下降,速度上升,质量更有保证;
骑手们在权衡着,刘强东的高调社保宣言是否确实提升了自己的真实总体福利。
另一竞争对手饿了么,则除了策划送小龙虾活动(寓意虾[瞎]搞)之外,没有任何动作。
据笔者了解,饿了么经营状况稳定,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其管理团队正在密切观察事态发展,紧张制定应对策略。
历史经验显示,每次有激烈的市场龙头之争,倒霉的都是池鱼。
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战,和其正几乎退出了市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中国竞争,非常可乐消失了。苹果PK三星,诺基亚倒下了。
凡事皆有例外。
这一次最先倒下的,并不是饿了么,而是一个跟美团、饿了么,乃至整个外卖行业毫无关系的路人。
据路边社消息,4月28日上午11时许,最近频频发文批评刘强东和京东外卖策略和传播策略的自媒体人“古老板”在他的公司迎来了六位警方人士。截止发稿时间,古老板仍然处于失联状态。
经济学不只是知识,更是人生的解释

据笔者了解,老古,江湖常用名古原,是近年来风头颇劲的经济学和商业分析自媒体人。但他并非职业写手,其主营业务是商业咨询,为企业诊断经营、销售和传播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自媒体写作,纯粹出于其个人兴趣。
据古原过往自述,古原出身内地省份基层普通家庭,幼年时,自己家庭和亲人的生活艰辛困苦,是他毕生难忘的体验。
近三十年前,他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开始在市场上打拼,从最底层的销售做起,涉足过诸多行业与领域,经历过无数商海浮沉,用自己的前半生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从贫穷到繁荣的伟大变迁。
人到中年后,古原事业颇有所成,身心稍有余力,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尤其是市场经济原理,并广泛涉猎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著作,尝试利用这些知识,更加逻辑一致地分析和解释他所经历的时代。
恰逢自媒体时代兴起,古原开始从输入转向输出,踏上了微信公众号写作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仅数年时间,便写下数百万字的文章,其中部分精选作品即将付梓出版。
古原的学术-思想主线非常清晰,早年间欣赏芝加哥(专题)学派经济学,仅就纯中文作者而言,他就精研过薛兆丰与张五常的著作,对该学派数十年来致力于呼吁市场经济改革甚为欣赏。
最近数年,古原开始转向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更激烈和坚决地批评各种反市场经济的观念,剖析各种对市场原理的误解。
勤写评论背后的爱与忧
古原不是体制中人,也不是学院派人士,就其写作主题而言,绝大部分也与其个人利益没有直接联系。
之所以写作,完全是出于一个普通平民的兴趣和担忧。
古原认为,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改善了他这样的普通平民的物质生活,甚至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
而且在他看来,他个人的这种改变,不像普通平民中那些有幸在政府部门任职、在大学中任教以及各种端上了铁碗饭的幸远儿那样,依赖制度福利——也就是牺牲其他人的利益——改善自己的处境,而完全是靠用自己的才智、勤劳,为他人提供服务实现的。
也就是说,是靠在市场竞争中自愿双赢合作实现的。
他认为,这样的机制范围越广、下沉越深,像他这样的普通平民,就越容易得到长久的真正改善。
他希望,甚至恨不得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支持这样的机制。
同时,另一方面,以古原对经济学原理和逻辑的洞彻程度为标准,即使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极为普及,给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但是,市场上、舆论场域中,甚至一些经济和社会政策背后,都有很多很严重的反市场、反经济学原理的观念。
纠正这些广为流传的错误,也是他写作的重要动力之一。
就像他自己在文章中说过的那样,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自由一些、繁荣一些和安全一些的社会里,就得对这些错误迎面直上。
所以,他的文风晓畅通透,从无学者的繁琐佶屈之弊,能让仅中学水平的朋友通达无碍地理解。并且,他的文章总是观点明确,立场坚定,资料详实,推理细致,而且极为高产。
很多朋友和读者都戏称他为古AI。
古原没有写作团队,所有文章和观点都出自他一人为手,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由于饱含理性的批判激情,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和观念从不骑墙,古原也在坊间激起很多争论。
他从来都是正面应战,从不退缩,面对谩骂也能坚持理性和逻辑。对自己文章的读者留言,无论骂得多么难听,批得多么激烈,他都全程开放。
上一次古原火力十足连续撰文批评的人是司马南。
但这一次,他踢到了铁板上。
京东的公关部门和法务部门,没有写文章批评和反驳古原的观点,而是直接诉诸警察权力。这可以说是中国舆论空间的一个恶习。
古原所服膺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在其著作《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曾犀利地说道:
“要想将奴仆意识转变成公民意识,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一个自由的人应当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为其之不为。应该克服那种只要是他觉得不妥当事情就打电话报警的习惯。”
但我们不是生活在书本的世界里,而是真实的现实中。
AI告诉你,古老板到底写了什么
按照现行实在法的规定,古原的文章有没有侮辱、诽谤京东呢?查明这个问题,是专业律师和法院的工作。
不过古原的涉嫌“作案工具”非常公开透明。
最近半个月来,他写了多篇评论刘强东及京东商业模式的文章,截止截稿时为止,所有读者都可公开查阅,我用腾讯元宝AI概括了各文主要观点,亦可点击文章名,打开原始网页自阅。相信各位读者自有公断。
这些文章是:
《扒一扒刘强东和京东的“造神”套路》:
此文揭露了京东及刘强东通过系统性公关策略将商业行为包装为“道德标杆”的运作逻辑。文章指出,其核心在于抢占道德高地,如以“全额缴纳骑手社保”“外卖净利不超5%”等口号塑造“行业良心”形象,实则通过模糊执行范围、利用信息差收割舆论红利。刘强东的“草根逆袭”“兄弟情”等人设被精准设计为营销工具,通过亲自送外卖、春节发红包等戏剧化场景强化亲民标签,同时以争议性言论(如“共产主义可实现”)煽动情绪、转移商业竞争焦点。文章批判这种“造神”本质是舆论操控与商业利益的双向捆绑,既服务于市值管理,也暴露了企业战略空心化与道德叙事不可持续的深层矛盾。
《京东必败!》:
此文批判京东外卖业务因战略误判与执行混乱注定失败,其核心症结在于盲目全国扩张、忽视即时电商的城市级规模效应——未集中资源攻占单一市场,导致订单密度不足、骑手收益低而流失,同时补贴依赖商家与消费者分摊(配送费占比高达50%),引发运力崩塌与用户体验恶化。文章指出,京东既缺乏美团十年积累的算法调度与密集运力网络,又未构建稳定商家生态,系统崩溃、规则随意变更等管理混乱加速信任崩塌。作者认为,京东仅靠资本烧钱与民粹化攻击对手(如炒作美团社保问题),却回避核心竞争力建设(商家生态、履约效率),终将因成本失控与模式不可持续。
《京东外卖超过1000万单,但还是必败!》:
此文指出,京东外卖虽日单量破千万覆盖166城,但依赖单均5-10元补贴的烧钱模式不可持续,日均烧钱超7亿,单城日均订单仅6万单,远未达到外卖市场40%份额的规模门槛。文章称其既无美团十年积累的算法调度与运力网络,又陷管理混乱(系统崩溃、骑手单价跌至3元、商家被迫分担补贴),用户体验恶化。作者认为京东混淆资本消耗与核心竞争力,忽视即时电商的供需效率本质,终将因成本失控、运力流失被市场淘汰,重蹈资本泡沫覆辙。
《万万没想到啊,东哥这么快就变东子啦》:
此文讽刺刘强东从“东哥”到“东子”的舆论形象崩塌,揭露其商业逻辑的崩坏:通过煽动民粹(攻击对手垄断、炒作“正义人设”)收割流量,但京东外卖业务因补贴崩盘(商家成本从30%飙至100%)、规则混乱(锁价政策、系统崩溃)及骑手收入暴跌(单价跌至3元)、商家亏损加剧,迅速丧失市场信任。作者批判刘强东将商业竞争异化为“舆论战争”,以民粹手段收割情绪红利,却忽视供需效率与履约能力,最终商户怒、骑手逃、消费者弃,从“东哥”沦为全网嘲讽的“东子”,预言其将被市场反噬。
《刘强东,不是在打正常商战!》:
此文批判刘强东将商业竞争异化为民粹舆论战,背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原则。文章指出,京东通过煽动对立情绪(如指控竞对“二选一”却无实证)、制造道德审判(借社会痛点炒作平台压榨、垄断等议题)、实施双重标准(自身与竞对社保问题选择性批判)等手段,将商业问题政治化,试图以舆论施压替代价值创造。这种策略虽短期收割流量,却扭曲市场机制、侵蚀商业文明根基,最终导致消费者信任流失、商家生存空间压缩,企业自身亦因丧失核心竞争力而陷入不可持续困境。
《刘强东煽动舆论的背后,另有其人》:
此文揭露刘强东通过舆论战转移京东外卖业务自身问题的本质:其公开指控美团“二选一”“压榨骑手”等行为实为拼凑零散民间批评,刻意塑造道德高地以掩盖京东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文章指出,商家对美团佣金与广告费的不满源于自身运营低效与恶性竞争(如低价内卷),而非平台剥削,但刘强东将行业结构性矛盾包装为“资本压迫”,煽动骑手与公众情绪争夺市场。这种策略本质是商业利益驱动的舆论操控,通过制造对立转移公众对京东管理缺陷(如骑手权益保障不足)的关注,最终服务于资本扩张而非解决行业问题。
《刘强东,正在发动贸易战!》:
此文批判刘强东以“保护劳动者”“扶持中小商家”为名,行重商主义干预市场之实,其本质是借舆论施压要求政府扭曲市场竞争规则,以牺牲消费者权益和整体经济效率为代价维护特定利益集团特权。文章指出,刘强东攻击美团“压榨骑手”“二选一”等行为实为拼凑零散矛盾,掩盖京东外卖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其逻辑与美国贸易战策略同源——通过制造对立转移市场矛盾,将商业竞争异化为权力干预的“保护主义战争”。作者强调,此类言论本质是以道德绑架替代市场选择,若纵容此类干预,将导致资源错配、创新停滞,最终损害全社会福祉。
《刘强东,反智!》
此文批判刘强东在机器人普及愿景中展现的反智经济观,指出其设想的“政府按需分配”社会忽视经济学核心规律——物质产品与人类欲望的永恒稀缺性,以及人性永不满足的动态需求。文章认为,即使技术实现物质极大丰富,资源分配仍需依赖价格信号与市场选择,而刘强东推崇的“计划分配”本质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幻想,既无法解决需求多样性(如不同颜色毛衣、地区医疗资源差异),更因缺乏价格机制导致经济计算失灵,最终陷入资源错配与创新停滞。作者强调,刘强东将复杂经济问题简化为道德叙事,本质是用反智言论掩盖商业逻辑缺陷,其言论不仅违背奥派经济学原理,更可能误导公众对市场机制的认知。
还有两篇被平台删除的文章(强大的腾讯元宝还是神奇地概括了它们的主旨):
《刘强东,活成了司马南!》
此文批判刘强东在商业竞争中采用与司马南相似的民粹化舆论策略,通过道德绑架、情绪煽动和选择性叙事转移市场矛盾。文章指出,刘强东以“兄弟”人设包装自身,将平台经济争议简化为“压榨”与“反压榨”的二元对立,指控美团“二选一”“幽灵外卖”等行为实为虚构或夸大矛盾,既掩盖京东外卖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又回避自身在骑手权益保障上的双重标准(如达达骑手社保缺失)。这种策略本质是以道德审判替代商业竞争,通过制造对立收割流量、巩固权力同盟,最终导致市场理性让位于民粹化舆论场,损害行业创新与消费者福祉。
《京东投诉我了,双标的京东!》
此文揭露京东在商业竞争中展现的双重标准与舆论操控本质:其以“侵权”为由投诉分析其商业策略的自媒体,却长期通过公开信、创始人演讲等渠道主动发起道德批判(如指责美团“剥削骑手”),将商业竞争异化为“资本VS劳动者”的煽动性叙事。文章指出,京东利用法律工具压制批评(如指控自媒体“恶意解读”),实则掩盖其低利润抢占市场、舆论战矩阵化操作(如捆绑销售、捆绑营销)等争议策略,本质是以道德审判替代商业逻辑,既违背其宣称的“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又通过操控公众情绪巩固市场优势,最终损害行业透明度与消费者知情权。
老古什么时候能出来?
截止发稿时间,老古尚无音讯。
按过往经验,老古人身安全之后,定会发文介绍前因后果,笔者暂不妄揣,以免断章取义。
值得一提的是,老古虽然勤奋高产,且有理想情结,但他始终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清醒,他多次表示,我能毫发无损地写这么多字,是因为无论如何,中国还是有言说空间的,这得益于社会氛围和市场机制。
但很可能哪一天,如果舆论环境太过恶劣,我就彻底搁笔,我不是勇士,不愿当英雄。
对此,广大微信群资深群聊专家,公众号文章深度中毒患者纷纷表示:
不管古原的文章有多少值得商榷之处,都希望这一天不要那么早到来。希望老古安全。并希望这个社会能更宽容一些,涌现更多的老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