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深度解读"美乌矿产协议":乌克兰赢麻了?

京港台:2025-5-4 12:09|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深度解读"美乌矿产协议":乌克兰赢麻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5月1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尤利娅·斯维里登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她已于4月30日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共同签署了《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并公布关键条款。

  随后,美国财政部也发表声明,称美乌两国成功签署“历史性的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至此,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也就是“美乌矿产协议”),在经历了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专题)的“白宫争吵”和“梵蒂冈密谈”后,终于尘埃落定了。

  那么,这份协议到底讲了什么?是不是像很多人说的“李鸿章都不敢签”的不平等条约呢?

  

  截至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乌克兰,都没有公布协议条款的全文,所以我们只能从美国财长贝森特和乌克兰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的公开介绍,拼凑出协议的主要内容:

  1.所有权与控制权:全部所有权和控制权依旧归属于乌克兰。乌克兰领土和领海内的所有资源均为乌克兰所有,乌克兰政府有权自主决定资源开采地点,协议明确规定地下矿产归乌克兰所有。

  2.平等伙伴关系:基金设立比例为 50:50,乌克兰与美国将共同管理该基金,双方均无主导投票权,充分体现了两国间的平等伙伴关系。

  3.国家财产保护:协议未涉及私有化进程或国有企业管理的变动,国有企业将继续归乌克兰所有,例如乌克兰石油和乌克兰能源等公司仍保持国有性质。

  4.无债务负担:协议未提及乌克兰对美国的债务义务,协议实施将通过平等合作与投资提升两国经济潜力。

  5.符合宪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该文件符合国家立法,不违反乌克兰任何国际义务。尤为重要的是,此协议将向其他全球参与者释放信号,表明与乌克兰开展长期(数十年)合作具有可靠性。

  6.基金资金来源:基金将完全由新许可证收入填充,涵盖关键材料以及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新许可证资金的50%,这些资金将在基金成立后纳入预算。已在进行的项目收入或预算收入不包含在该基金内。

  7.立法变动适度:基金运作仅需对预算法进行修改,协议本身需得到乌克兰最高拉达的批准。

  8.美国助力吸引投资与技术:基金由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提供支持,将助力吸引来自美国、欧盟以及其他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国家的基金和公司的投资与技术。技术转让和开发是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乌克兰不仅需要投资,更需要创新。

  9.税收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捐款在美国和乌克兰均不征税,以确保投资获得最大收益。美国向该基金提供了捐款,除直接资金外,还可能提供新的援助,如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乌克兰则通过新地块的新许可证新租金贡献50%的国家预算收入,若有必要,还可在此基础数额之外额外捐款。

  咱们都记得,今年2月份的时候,美国和乌克兰其实谈判过一份美乌矿产协议(《关于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的规则和条件的协议》),本来谈得都差不多了,就差两国总统签字了。但泽连斯基在白宫和特朗普吵了起来,然后被特朗普撵出了白宫,协议自然也就没法签了。

  那么现在两个月过去了,现在签的协议,还是上次的协议吗?

  还真有变化。

  其实上一次美乌矿产协议谈判,是卢比奥主要参与的,据说卢比奥曾经连续三次核对协议的具体细节,然后才安排了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会谈。

  结果呢?会谈上的争吵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卢比奥灰头土脸。

  特朗普这么好面儿的人,对这个搞砸了自己“签约秀”的下属,自然是很不满,于是后续的事,就不再让卢比奥掺和了,而是交给了财政部长贝森特。

  贝森特和卢比奥的思路不一样,所以协议细节肯定会有调整。而乌克兰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与贝森特团队进行了大量技术性磋商,围绕具体条款、利益分配等细节进行了反复拉锯,最终才在4月17日,美乌线上签订了备忘录,就“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的设立达成初步共识。

  但是斯维里登科准备去美国签署协议的时候,据说美国又提出了新的附加条件,协议一度面临搁浅的风险。4月26日,借着参加教皇方济各葬礼的机会,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梵蒂冈进行了简短会面,才就协议内容最终达成了一致。

  可能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协议并没有安排双方总统见面签字,而是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尤利娅·斯维里登科和贝森特俩人出面,一签就完事了。

  那么这一版协议,相比上一版,到底有啥变化呢?

  第一,就是美国的立场发生巨大变化。

  先看看上次协议中前言的表述:“鉴于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美利坚合众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财政和物资支持......因此,美国和乌克兰特此签订本双边协议,为重建投资基金制定条款和条件,深化美利坚合众国和乌克兰之间的伙伴关系。”

  而这次的前言呢?加了一条“为感谢美国人民在俄罗斯大规模入侵后为乌克兰国防提供的大量财政和物质支持......”

  看到没?上次美国质疑的“你对美国说过一声谢谢吗?”的质问,有了回应了。

  更关键的是,上次是模糊的“俄乌冲突”表述,这次变成了“俄罗斯大规模入侵”。

  咱们知道,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对普京有一种蜜汁好感,无论是特朗普,还是特朗普的官员,都在竭力避免对俄罗斯使用“入侵”的定义。

  而现在呢?在一份官方文件中,直接把俄罗斯定义为“入侵”,那么显然说明美国对俄立场开始巨变。

  这一变化,可能是4月24日俄军对基辅实施的大规模空袭导致的。毕竟这种明显升级局势的行为,对一个劲为俄罗斯说好话的特朗普来说,真有点打脸,简直视特朗普的“和平努力”于无物啊!

  所以在4月26日与泽连斯基会面后,特朗普在回美国的飞机上,就要求自己的幕僚出台一份对俄罗斯制裁方案,其中可能包括对购买俄罗斯石油、铀、天然气或石油产品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

  可能还觉得不解恨,特朗普还在网上发了个帖子,说自己对俄罗斯的袭击“非常不高兴”,袭击“没有必要,糟糕的时机。”还要求普京“住手!”“让我们敲定和平协议!”

  这种态度,是特朗普上任100天来,从来没有过的。显然,特朗普对普京这几个月来的“给脸不要脸”很不满意:我台阶给的够多了,你咋就是不下呢?这不是把我晾在这了吗?让我怎么向国内交代?

  所以,这可能就是特朗普态度转变的原因,标志着美国政策从“利诱和平”向“强压和平”转变。

  第二,美国做出了巨大让步。

  上一版的协议中,掠夺之残酷、条款之苛刻,堪称新版马关条约,也难怪泽连斯基在白宫发飙。

  比如,协议明确,美国政府持有的基金股权和金融权益的最高比例,以及美国政府代表拥有基金决策权。

  但这次呢?协议明确了乌克兰资源由乌克兰所有,双方各占基金的50%,谁都没有主导权,乌克兰的国企也还是乌克兰的,不会被美国拿走。

  更关键的是,原来的协议明确利润分配权由美国掌控,盈利“应该优先用于偿还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这就相当于坐实了“美国援助是债务”的性质。

  而此次协议中呢?压根没提乌克兰对美国的债务义务的事!

  而且乌克兰总理丹尼斯·什米哈尔则透露,“基金的利润将完全投资于乌克兰”,考虑到协议有效期十年,那么起码十年内,利润要全部拿给乌克兰搞重建。

  不仅十年拿不到利润,而且美国还需要承担“寻找合作伙伴”的责任,相当于美国不仅要自己给乌克兰投资,还要拉拢自己的小弟们给乌克兰投资重建。

  还有,这次的协议,加了一条“不违反乌克兰任何国际义务”。

  这是啥意思?

  咱们都知道,乌克兰一直想加入欧盟薅羊毛,但欧盟就是卡着不让乌克兰加入。在上一次的协议中,其实乌克兰内部一直在担忧,矿产都给美国了,那欧洲人无利可图,还会让乌克兰加入欧盟吗?

  而这次的协议,美国算是给了乌克兰一颗定心丸吃,承诺协议条款不与乌克兰之前的国际义务(其实主要是2021年签订的欧乌签订的原材料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相冲突,更不会影响乌克兰加入欧盟。

  这么来看,相比上一版协议中咄咄逼人的美国,这次协议中的美国,突然变得“和蔼可亲”了起来。

  第三,安全条款。

  上一版的协议中,乌克兰之所以同意美国从乌克兰资源开采中获取利益,条件就是在协议中写明对乌克兰的安全保护条款。

  但是最后令乌克兰失望的是,鸡贼的美国人只写了一条“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支持乌克兰为获得建立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所做的努力。”

  这种表述太模糊了,基本等于啥都没说。

  可是在这一版协议中,写明了“美国向该基金提供捐款,除直接资金外,还可能提供新的援助,如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

  这一条,总算是把泽连斯基的心病给去了。

  要知道,现在美国给的军事援助都是拜登时期的,乌克兰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拜登军援用完了该咋办,而特朗普也动不动以断绝军援的由头,威胁泽连斯基妥协。

  而现在呢?美国军援开始了一个新模式。

  拜登时期的军援,算是援助了,也不算负债,美国人要是觉得吃亏,去骂拜登去。

  而特朗普时期的军援呢?则算是“军火贸易”,美国提供军火,钱则从基金收益中出,这样一来,军火也不断,美国也不算白白给军火,军工复合体还有钱赚,简直完美。

  总的来看,这一版协议修改了这么多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矿产协议”的范畴了,而是相当于一份《美乌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了!

  显然,这就是“特朗普时代”,美乌关系发展的基石。

  

  也正因为这一版协议相比上一版内容有了巨大变化,所以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评价。

  有的人说乌克兰彻底要卖国了,卖得非常彻底(比如佩斯科夫就大骂这份协议“实质是掠夺资源”)。

  也有人说是特朗普搞不定普京,现在竟然连泽连斯基都搞不定了,做了这么多让步,简直废柴!

  那么,谁说的有道理?

  其实吧,咱们客观评价一下,这份协议其实算是一份双方都能对内交代的协议。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对乌克兰来说,把一半矿产给美国,是不是卖国?

  其实咱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矿产,和钱,是两码事。

  乌克兰的矿产的确很多,有20000余处矿藏,包含了钛、锂、铍、锰、镓、铀、锆、石墨、磷灰石、萤石和镍等主要资源。其中金属钛储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锰和锂总储量占全球10%。还有稀土,乌克兰拥有大量已探明稀土储量,这在中国对稀土进行出口管制后,对美国的诱惑非常大。据估算,乌克兰拥有的地下矿藏储量价值超过15万亿美元。

  但问题在于,矿产,挖出来,那才是钱,挖不出来,那就是石头。

  更何况,乌克兰的矿产特别是值钱的矿产都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俄占区,俄罗斯控制大约20%的乌克兰土地,却占乌克兰矿产资源的约40%,美国总不能跑到俄占区去挖矿吧?

  第二,不是所有的矿产,都有开采价值。

  开矿有两个前提,一是开采出来的矿藏价格不能高于国际售价,否则砸手里没人买。二是卖出去的钱,要高于开采成本和前期投资,也就是能赚到钱。

  很多人一听乌克兰的矿产很多就琢磨着能卖多少钱(比如特朗普),但也不想想,你猜为啥这些矿产资源以前不开采?拜登在的时候也不开采?因为开采难度大啊!

  你光说乌克兰矿多,怎么不说阿富汗矿多呢?(阿富汗光铜矿就有7亿吨),怎么没见人去阿富汗开矿呢?

  而且,开矿是需要投入的!你要开矿,要先搞基建打通运输吧?要买设备吧?要建冶炼工厂吧?这些项目需要占用多少资金?用多长时间?有没有从金融市场上赚钱多?

  现在很多资本连投资制造业都嫌回款慢,更何况开矿这种苦差事?

  所以,乌克兰扔出来一块自己眼前吃不上也不那么好吃的肥肉,换来了美国真真切切的投入,自己无论是重建资金还是军火援助都有了,对现在的乌克兰来说,简直赚麻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抗战初期蒋介石和美国签个合同,用东北地区的矿产开发权换取100个美械师的军事援助,对中国有利还是有害?

  所以,泽连斯基在“手里没牌”的情况下能谈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

  其次,对特朗普来说,也能比较好地给MAGA提供情绪价值。

  我们要明确一点,特朗普一直想停止俄乌战争的动机是什么?

  不是什么扯淡的热爱和平,也不是什么真的“通俄”,而是美国人不愿意背乌克兰这个包袱了,每年几百亿美元扔出去却不见效果,任何一个美国人都感到心疼。

  所以特朗普才抓住这一点,立了“上任后24小时结束战争”的flag。

  但是怎么结束战争呢?

  彻底撒手不管,不给钱了,任俄罗斯吞并乌克兰?这是不现实的,毕竟美国暂时还是西方领袖,如果这么干了,战略上的损失,绝对要超过省钱的收益。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双方基于现状停火,这样特朗普省了钱,俄罗斯拿了地,乌克兰虽然丢了领土但那是拜登时期丢的,关特朗普啥事?

  至于谁赢谁输?谁对谁错?以后还会不会打起来?对不起,特朗普不关心,也不想关心,特朗普只想停火,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这个方案想的很好,但问题在于,普京他不配合啊!

  和俄罗斯人打过交道的都知道,俄罗斯人其实和美国人没太大区别,在自己占优势的时候,总是想把利益占到极致。特朗普想停战,普京很清楚,那么普京就会想,反正特朗普要停战,那我还不如趁机多要点东西嘛!多要一点是一点!

  比如3月份的时候,普京就开出了停火条件,除了乌克兰永久中立化(不得加入北约)、禁止外国驻军、“去纳粹化”的政府、承认克里米亚及顿涅茨克等四地州归属俄罗斯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之外,还提出要解决“北约东扩根源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限制北约东扩、限制美国在欧洲部署战略核武器等等。

  用普京的话来说就是:“俄罗斯需要的是有保证的长期和平,而非暂时停火。”显然,普京想把现在暂时性的政治、军事优势,转化为制度性的长期安全保障。

  如果特朗普不能满足普京的要求,普京不介意再在战场上施加一些压力。最近俄罗斯收复库尔斯克、发动“春季攻势”,乃至最近公开的朝鲜(专题)参战,其实都是在向特朗普喊话:我还能打!I can do this all day!

  这种狮子大开口,让一直给普京留面子的特朗普很恼火,所以才有了对俄罗斯新的制裁、对普京的抱怨,以及条约上“入侵”的表述。

  但问题在于,对俄强硬也许能打消一部分普京的幻想,可也必然会导致停战无法快速到来。

  那怎么对国内交代?特朗普换了个思路。

  原来是通过停战,让美国人觉得抛掉了乌克兰的包袱。

  现在呢?是通过《矿产协议》,让美国人觉得援乌并不是被乌克兰白嫖,而是个“盈利”的生意。

  看看特朗普的原话:“与泽连斯基达成的协议将使美国成为乌克兰矿产、稀土、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方面的合作伙伴。美国纳税人将被有效地补偿在乌克兰花费的资金,矿产协议将成为美国和乌克兰未来关系的基础。”

  显然,这份协议给美国带来的“赢学”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不过以MAGA群体的智商,大概率是理解不了这一点的,反正在他们看来,特朗普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乌克兰敲来了全国一半的矿产,这还不是赢麻了?

  又是特朗普带领美国走向“赢”的一天啊!

  

  毫无疑问,这份协议对乌克兰来说,可以说是在当前困境之下,一次非常成功的外交逆袭。

  我们还记得,2月底在白宫的时候,特朗普一遍遍地说着“你手里没有牌!”,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番小国的悲哀。

  但是呢?过了俩月,这个小国靠着自己的辗转腾挪,巧妙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竟然搞出了一个相对第一版好很多的协议!

  仔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乌克兰从这份协议里得到了不少东西,包括不限于:乌克兰保留对所有资源、土地和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乌克兰无需拿出一分钱,只要提供矿产许可证,就能享有利益,且能享受10年;美国新的军援提供渠道;去掉了加入欧盟的障碍;零关税,等等。

  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为了给乌克兰捞取利益,还打了一张“中国牌”。

  新版的协议里,有一条就是彻头彻尾的“中国条款”:任何资助或供应俄罗斯战争机器的国家或个人都将被严禁从乌克兰的重建中受益。

  这话啥意思?

  我们讲个冷知识,伊拉克战争,美国花了7630亿美元,但除了推翻了萨达姆,并没有得到太多真金白银的利益。

  相反,中国却在随后的伊拉克重建中,靠着自身强大的基建能力,获取了大量合同以及油田开采权。

  比如萨达姆死后仅一年,中石油就拿到了艾哈代布油田服务合同,拥有23年合作开发权。2011年,中石油又中标伊拉克鲁迈拉油田项目,此外,伊拉克哈法亚油田项目、西古尔纳-1项目也都有中国石油公司的参与。

  而在伊拉克的基建设施,也有接近一半都是中国公司中标,比如上海电气中标的占首都巴格达的70%发电量的伊拉克华事德电厂,中国机械中标的伊拉克迈赫穆尔水泥厂以及中建三局承建的伊拉克南部多地的医疗、住房和教育项目等等。

  在特朗普看来,这不是美国人花钱打仗,中国人拿合同了吗?

  所以,特朗普不愿意中国在乌克兰重建中获得好处。而泽连斯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把这一条加入协议,来换取美国在其他条款上的让步。

  想想为什么前一阵泽连斯基制裁了北京空天翔辉、温州瑞进机械和中复神鹰碳纤维三家中国企业?为什么乌克兰在俄乌战场抓获中国籍雇佣兵后如获至宝,大肆炒作甚至召见中国大使抗议?就是为这一条做铺垫呢。

  对泽连斯基来说,中国是美国对手,而且和俄罗斯友好,与中国搞好关系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中国卖了,从美国手里换点筹码呢。

  借力打力的手法运用到如此地步,我们过去还真的小看泽连斯基了。

  总的来说,泽连斯基这次表现非常不错,在和特朗普撕破脸的情况下,利用两个月时间,硬是通过种种手段,不仅没付出更大利益,而且让美国人都不得不让步,最大限度保证了乌克兰的利益,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跳出协议来看,泽连斯基的胜利也充分说明,对付特朗普这种人,跪舔是没用的,大棒子敲就完了!

相关专题:乌克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4: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