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关税谈判:日本有什么新筹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对美关税谈判:日本有什么新筹码? https://t.co/zSGbfcHxOy via @RFI_Cn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May 5, 2025
目前,围绕日美关税谈判,日美之间呈现了对立局面,有消息于2日透露,在第二轮日美部长级谈判中,美方表示谈判的主要对象是对等关税,不包括汽车以及钢铁和铝制品,表示对于撤销汽车和钢铝制品的追加关税免谈,对此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绝对不能接受。
在这次谈判中,日方则要求美方降低两种关税:一是针对汽车、钢铁和铝制品的25%的个别领域关税;二是24%(在90天的暂缓期间为10%)的对等关税,凸显了美方与日方希望将个别领域关税也纳入谈判范围的分歧,而美国方面对日本方面提出的要求大致有:1、扩大美国农产品如大米、玉米、马铃薯等对日本的出口;2、重新审视非关税壁垒措施,简化审查程序,扩大美国汽车等工业制品的出口;3、谋求日本在造船业等方面对美国的投资与合作。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谈判态势,石破茂首相在5月2日下午接受了富士新闻网络(FNN)的独家采访时表示:“以汽车为代表的那种关税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减少贸易赤字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为了减少赤字,我们会尽力而为,但绝不能因此导致日本在就业等方面受到损失。”石破首相还表示:“不会因为急于得出结论而做出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表明他将以慎重的态度进行谈判。
这里可以看到日本方面“软和硬”两方面的态度,一个就是不接受美国的一系列追加关税,但是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那么,现在日本有哪些谈判新筹码呢?
首先是日本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在5月2日的东京电视台节目中,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被问及在围绕日美关税谈判中,日本政府是否会明确表示不会轻易抛售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加藤表示:“在谈判中,将可能成为筹码的事物全都摆上桌面讨论是理所当然的。”这番话强调了日本作为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对美国而言是很重要的。
加藤的发言背景之一,是由于特朗普总统宣布“互惠关税”后,美国出现了股票、债券和货币同时下跌的“三重下跌”现象。加藤还表示,对于“谈判筹码”的使用,“如何使用、是否使用又是另外的判断”。
在日美关税谈判处于对立局面的现在,加藤没有像先前自民党政策调查会会长小野寺五典那样,明确表示日本不会抛售美国国债报复特朗普关税(在4月13日日本广播协会(NHK)播放的节目中的发言),加藤明确指出美国国债也是日美关税谈判中的一个筹码,是一张很强硬的牌。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月,日本持有1.1259万亿美元(约163万亿日元)的美国国债,占总量的13%,是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国。
1997年6月23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中曾半开玩笑地表示“有时候会有想卖掉美国国债的冲动”。此言一出,纽约道琼斯指数大跌192美元,创下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跌幅。这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美元贬值(从1美元兑260日元跌至85日元)的背景下桥本发表的评论,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日本真卖掉美国国债,会被视为向美国宣战”。当时美国对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感到不满,试图把逼迫日本使日元升值作为谈判筹码。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日本始终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国。轻率的发言可能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甚至会被美国认为是向美国发出“宣战布告”,因此在政界提及此类问题一向是禁忌话题。如果美国国债遭到抛售,将导致美国国债贬值、长期利率上升、财政赤字增加、美元贬值,作为世界基础货币的地位丧失等多重危机,日本财务大臣重提此事,可谓意味深长。
也正像前面石破首相所说的那样,在日美关税谈判中,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如何削减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首先是考虑扩大从美国进口大米。政府内有方案提议,在日本的“最低市场准入(MA)”免关税进口额度中,为美国设置约6万吨的大米特别配额。这是对特朗普总统指责日本在大米等农产品上设置高额进口关税的回应。根据国际协定,日本的大米最低市场准入量约为77万吨,其中2024年度来自美国的占比为45%,即约34.6万吨,为最大来源国,然而为了保护本国农户,这些大米大多未用作主食用米,美方因此批评日本“阻碍了美国农产品进入日本消费者市场”,并要求改进。据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拟增加的6万吨仅占2024年日本国内总产量(679万吨)的1%左右。在2015年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曾规定将77万吨最低进口量中的6万吨实质上分配给美国,但因特朗普政府退出TPP,该内容被删除。本次日美谈判中提出的6万吨方案,似乎是参考了TPP的安排。因为农民是自民党的“大票仓”,自民党不敢得罪农民,如果全面开放美国农产品进口日本,美国大农场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大米将冲垮日本的农业,因此也有人提出方案,就是在“最低市场准入(MA)”免关税进口额度中,减少澳大利亚和泰国大米的进口,再为美国增约6万多吨的免关税进口额度。
在对美关税谈判中,日本政府内部也出现了扩大进口美国产玉米等的讨论。除了作为饲料使用,还提议将大豆等加工为燃料型“生物乙醇”进口。考虑到美中对立导致美对华出口减少,日本希望通过增加进口来替代中国市场,从而促使美国在谈判中做出让步。
作为自民党中日本农民的代言人、“农林族”的代表人物、担任自民党“粮食安全保障强化本部”本部长的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于25日向农相江藤拓提出了“粮食安全保障强化本部”有关关税谈判的决议。决议明确表示:“绝不接受以降低汽车关税为由,牺牲农林水产品的谈判方针”,但他对于日美关税谈判中浮现的以扩大美国产玉米、大豆进口为筹码,换取美国在汽车关税等方面的让步这一点表示了理解的态度。他在农林水产省对媒体表示,“很遗憾,日本国内玉米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增加进口美国玉米不成问题”。关于大豆,他表示“是否可以少量增加进口,作为清洁能源用途使用,这一点上可以予以配合”。 另外,美国认为:日本有自己一套较为复杂的汽车安全、环保等标准体系,尤其在电动车电池、充电规格、驾驶辅助等方面与美国不完全一致,导致美国车就是在零关税的情况下也难以进入日本,其电动车在日本市场也难以被认定为补贴对象。美方还认为日本用于确认车辆安全性的认证制度 “手续繁琐”。日本汽车业界对此也一直在呼吁通过引入IT等手段简化流程,日本方面也正在研究在这些方面的改进措施。
第三就是美国在与日本的关税谈判中,提出希望日本在美国的造船方面给予合作。
特朗普总统在3月的施政方针演讲中表示,将为加强国防产业基础而恢复造船业。他还签署了以对抗中国为目的、重建美国造船能力的总统令。中国在造船能力方面遥遥领先,美国对此越来越感到危机。
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John Phelan)于4月28日在日本防卫省与防卫大臣中谷元会面,寻求日本在造船业上的合作。由于与中国在造船能力上的差距已成为美国安全保障上的弱点,加之特朗普提出“复兴美国制造业”的口号,美国正在向日本、韩国等盟友提出合作要求。据传,美国政府计划在造船领域寻求日本在安全和经济两方面的协助。除了与美国联合建造可用于军事转换的商船外,也要求日本企业对美国西海岸造船业进行投资,因此,日本方面正在讨论在破冰船等造船技术上对美国提供协助的构想,预计日本政府将以整体方案形式向特朗普政权提出建议。
总是,日本现在的谈判基本方针已定,那就是决不接受美国的汽车、汽车零件、钢铁和铝的个别种类产品的附加关税,也不能接受美国的所谓一揽子“对等关税”,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综合性地一揽子解决特朗普关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