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京港台:2025-5-8 22:17| 来源:纽约时报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通过同意与特朗普政府会面讨论贸易问题,中国正寻求在一场激烈的超级大国竞争中把自己塑造成负责任的一方。这场竞争扰乱了全球金融体系,引发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几周以来,中国一直公开表示不会在胁迫下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不跪,”拒绝向“霸凌”低头。该国坚称谈判的条件是华盛顿首先放弃对中国征收的令人瞠目的关税。

  本周三,北京表示它终究会坐到谈判桌前,称其最高贸易官员何立峰将于本周在瑞士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会面。即便如此,中国仍坚持强硬立场,警告华盛顿不要“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

  中国政府表示,它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做出这一决定的,并表示它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大的利益。

  史汀生中心中国问题分析师孙韵说:“中国正试图把自己塑造成负责任的一方,但它的语气仍然相当强硬:你最好在这些谈判中表现好一点。”

  但在经济数据显示贸易边缘政策正对两国经济造成损害之际,此举仍是中国立场的一种软化。

  最近几周,特朗普政府决定将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提高145%,而中国的回应是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25%,实际上等于冻结了两国之间的所有贸易。

  中国工厂的生产活动出现了一年多来最严重的放缓,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货量大幅下降,促使美国零售商纷纷发出货物短缺的警告。美国经济在今年前三个月出现萎缩,企业纷纷下调增长预期。

  美国和中国似乎都有意降低关税,但都不愿做出最初的让步。目前还不清楚两国是否会达成某种协议,或者以多快的速度达成协议,也不清楚协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贝森特周二晚间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他预计与中国官员在瑞士的会晤将侧重于缓和紧张局势,而不是达成任何重大协议。

  “我们必须首先缓和局势,然后才能向前推进,”贝森特说。

  中国方面希望表明,尽管美国没有像北京要求的那样首先取消关税,但中国将以强势的姿态参加谈判。最近几天,中国一再表示,是美国官员主动提出谈判,中国正在考虑这一要求。

  “中方努力避免给人留下中国急于谈判的印象,”孙韵说。

  中国官员可能会将这次贸易谈判视为一项探明真相的任务。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学副教授王向伟说,“中国人想知道唐纳德·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这一点只有通过直接对话才能实现。”

  例如,到目前为止,北京还不完全清楚特朗普的哪些官员将负责未来与中国的谈判,王向伟说。

  在贸易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部分挑战在于,政策方向似乎随着发言者的不同而变化。白宫高级贸易顾问、特朗普的许多贸易计划的设计师彼得·纳瓦罗为关税辩护,称其为必要的,而贝森特则表示,美国愿意与各国谈判。

  尽管特朗普政府似乎更愿意为解决贸易僵局找到出口,但关于政府在会谈中将采取何种基调,仍存在一些疑问。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上表示,会谈将于周六和周日举行。

  中国表示,何立峰将于周五至周一在日内瓦与瑞士领导人会晤,在此期间,他将会见贝森特。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也将出席会议,不过中国在有关会谈的声明中没有提到格里尔。

  弄清楚特朗普想从中国那里得到什么,以及他愿意在谈判中做出什么让步,将对北京在考虑对策时有所帮助。特朗普政府试图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它们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或与中国制造业脱钩,从而孤立中国,中国则一直在努力说服这些国家不要屈从这样的压力。

  对北京来说,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既巧妙地降温,同时又不显得软弱,可能有助于中国振兴经济的努力。中国官员在国内一直承受着压力,一方面是多年来的房地产危机导致许多家庭的积蓄蒸发,另一方面是与美国以外国家的贸易紧张局势。

  中国央行及其金融监管机构周三采取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政策措施,以保护经济免受贸易战的影响,它采取一揽子措施,使银行更容易放贷,促进消费,从而提振经济。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青在与高层官员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很大压力”。

  中方知道,面对美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大幅抛售和更广泛的金融市场动荡,特朗普总统已经退缩,这也让中方在会谈中更有底气。如果消费者价格因商品短缺而上涨,美国中期选举可能会给特朗普总统造成一定压力,要求他降低或削减关税。

  中国“仍然占上风,但他们的经济正在放缓”,华盛顿研究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说。“如果他们拒绝与特朗普政府接触,最终可能会被视为导致全球经济停滞的同谋。”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01: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