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被杀三年后“现身”法庭陈述 AI技术引争议

京港台:2025-5-8 23:30| 来源:红星新闻 | 我来说几句


被杀三年后“现身”法庭陈述 AI技术引争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1年11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男子克里斯·佩尔基在一场街头枪击案中丧生,年仅37岁。3年多后,凶手加布里埃尔·霍卡西塔斯于本月1日因“过失杀人罪”被判处十年半监禁。

  令人惊讶的是,在1日量刑听证会上,已经去世数年的佩尔基竟然“亲自”宣读了被害人影响陈述。据介绍,被害人影响陈述是指被害人就犯罪行为对其身体、经济和精神上的影响向法院所作的书面或口头陈述,是非常重要的量刑证据。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8日报道,佩尔基的家人利用AI技术,通过结合被害人生前的视频形象以及其家人的陈述内容,形成了一段AI视频并在法庭上播放,这起案件可能是AI首次被用于被害人影响陈述环节。

  对此,法律界有人认为,AI是未来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不过也有不少专业人士担心,这起案件会开启先例,带来一些道德挑战。

  

  ▲左为佩尔基的真实视频,右为合成视频

  去世近四年

  家人用AI让被害人“重生”

  “那天枪杀了我的霍卡西塔斯,我很遗憾我们在那种情况下碰上了。”AI视频中的佩尔基说,如果是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指他和霍卡西塔斯)可能成为朋友,“我相信宽恕的力量。”

  据报道,利用AI“复活”佩尔基的想法并非来自官方,而是来自佩尔基的家人。据悉,佩尔基的姐姐斯泰西·威尔西和姐夫都在AI领域工作。“佩尔基去世后,我一直在想怎么准备被害人影响陈述。”威尔西说,为此她一直在记录自己的感受,“沮丧、哭泣、幸福、愤怒,我都会记下来。”她说,自己就这样记录了两年,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弟弟的声音。

  威尔西的律师提醒她,要全方位地在视频里展现出佩尔基的性格和特点。为此,威尔西收集了除自己以外,曾与佩尔基有交集的48个人的陈述。这些人中,有佩尔基的小学老师、高中同学、与他一起服役过的士兵等。

  从技术角度看,“复活”佩尔基的过程并不容易。“没有哪个工具能直接合成我想要的视频。”威尔西回忆说,自己搜寻了很多种应用工具,将弟弟生前的图片、音视频等与自己写的脚本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这条视频。

  负责此案的亚利桑那州法官托德·朗在法庭上对这条视频表示肯定:“我喜欢这个AI(视频)。虽然按常理,被害人家属应该非常愤怒,但我感受到了宽容之意。”事实上,威尔西也曾深陷“愤怒”与“宽容”的矛盾中。“我个人并不想表达宽容之意,但我的脑海里响起了他(佩尔基)表示原谅的声音。”威尔西说,佩尔基一直是个“爱他人”的人,自己知道他的立场是什么。

  对于AI视频在本案中产生影响的合法性,退休联邦法官、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保罗·格林解释称,这一AI技术是在陪审团不在场的情况下使用的,只用于法官量刑,并不是作为证据被提交,理论上说是可行的。

  霍卡西塔斯的辩护律师杰森·拉姆则认为,这则视频具有煽动性。“诚然,法官有权选择听取任何意见,但这则视频是否存在煽动性?法官又在多大程度上受此影响,继而决定对我当事人的量刑?”拉姆说,必须要让上诉法院决定这样做是不是错误的。据悉,霍卡西塔斯本面临七年到十年半的监禁,拉姆要求法官按最低标准判,但托德·朗最终判处霍卡西塔斯十年半监禁。

  模糊的界限

  法律界提出质疑

  格林介绍称,事实上亚利桑那州的法院已经开始尝试使用AI系统,“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对AI的使用,但总体而言,AI技术是大势所趋。”不过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学教授加里·马钱特在内的人则对此表示担忧。

  马钱特担心此举可能开创先例。他说,佩尔基的家人的确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也的确是最清楚佩尔基会怎么表态的人,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佩尔基亲口说的,“这毕竟不是真的”。

  马钱特补充说,其中的界限也非常模糊,“你能看到这个人在法庭上‘说话’,但事实上他已经死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商业伦理学教授德里克·莱本也对此案可能开创的先例感到担忧。“我并不是质疑威尔西的意图,但在其他案件中,我们是否也能保证其他人尊重被害者的意愿?”莱本质疑道。

  近年来,AI在法律界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也将引发越来越多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23: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