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印巴最新战报:巴铁疑击落了8架印军战机....

京港台:2025-5-9 10:54| 来源:科大烽火 | 评论( 25 )  | 我来说几句


印巴最新战报:巴铁疑击落了8架印军战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印巴“5.7”空战结束以后,美国“驱动”网站“战争地带”专栏当即撰文,表示中国研制的PL-15E中远距空空导弹疑似首次用于实战,并称这是全世界首次四代半战机的空战,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各国网友围绕印军“阵风”到底有没有被巴基斯坦击落也是吵翻了天。但随着法国官员的主动承认,巴外长在议会的官宣,以及多枚PL-15E残骸在印度(专题)境内的现身,都表明“阵风”被击落是确定的。

  当地时间5月7日,巴外长伊沙克·达尔在议会发言时透露,“我们装备的中国造的歼-10CE战斗机,击落了3架法制阵风和其他飞机”。此话一出,顿时引发轩然大波。紧接着就在当天,一名法国情报官员更是向美媒CNN表示,印军空军装备的1架“阵风”战斗机被巴基斯坦击落,这是该机首次在实战中的损失。

  此外这名法国情报官员还强调说,目前正在调查是否有更多的“阵风”被巴基斯坦击落。“阵风”战斗机的制造商—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面对美媒CNN发出的致函询问则一直保持着沉默。如果说巴法两国官员的先后表态还不足以为证的话,那么出现在印度旁遮普邦霍希亚布尔地区的多枚疑似PL-15E中距弹的残骸,则是一记绝杀。

  

  根据流传于网络的照片及视频来看,除PL-15E部分舱段外,印度警方还在现场找到了PL-15E的主动雷达末制导组件。从中可以看到,这些残骸上面喷涂有“P15E12203039”与“P15E12203023”的字样。外界以此为据指出,“P-15E”即为“PL-15E”的缩写,至于剩余数字应为该弹的生产日期与生产批次。

  印度旁遮普邦霍希亚布尔地区与印巴边境线的距离分别为约87千米(克什米尔方向)和约116千米(巴基斯坦拉合尔方向)。倘若没有歼-10CE与PL-15E这一对黄金搭档的话,那么对于印度空军在此起降并遂行防区外打击任务的各型战机来说,理论上是相当安全。不过遗PL-15E导弹的亮相,让这里逐渐变得危险起来。

  

  美媒CNN还援引巴基斯坦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发生在5月7日凌晨时分的这场“混战”,堪称“近代航空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斗之一”。这里所谈及的“规模最大”,在于印巴双方参战兵力高达125架,“时间最长”则为两国空军在此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战斗。

  最关键之处,是印巴两军导弹交火的距离在160千米以上。当时参战巴方航空装备除歼-10CE与PL-15E之外,还应该包括JF-17“枭龙”Block 3与ZDK-03空中预警机。ZDK-03预警机的加入使得巴空军的态势感知能力得到大幅加强,也让其交战范围得以拓展到了上百千米。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双向数据链和主动相控阵雷达制导体制的PL-15E导弹,远射程、高毁伤等技战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该弹极强的抗干扰能力也在这场混战经受住了考验,堪称是双喜临门。

  

  尽管“枭龙”Block 3战机在“5.7”空战中属于配角,但在PL-15E导弹与巴方协同作战体系的加持下,“枭龙”Block 3战机也能像一把尖刀向印度空军刺去。

  在5月7日过后,南亚地区的空中力量格局正在加速向巴基斯坦一方倾斜,将法制“阵风”奉为神话的印度空军,则要好好醒一下脑子。相较“阵风”惨遭击落与印军再度吃瘪,PL-15E导弹首次在实战中斩落阵风,武器装备性能经受了实战检验。时至今日,每当外界谈及中国外贸装备时,就会为其贴上成本低廉与性能落后的刻板标签。

  

  即使巴基斯坦的歼-10CE与PL-15E取得了耀眼的战绩,质疑声也没有散去。但随着印巴“5.7空战”的细节逐渐曝光,这一切质疑都会消散。特别是PL-15E导弹,不论是中远距拦射能力,抑或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都足以令世界为之侧目。歼-10战斗机曾有着中国航空工业“争气机”的称号,那么PL-15导弹也可称为空战武器领域内的“争气弹”。

  

  一夜过去,印巴最新的战果又有了大变化,目前巴基斯坦军方宣称已击落了8架印军战机,具体型号为:3架“阵风”第四代半战斗机、1架俄制苏-30MKI重型战斗机、1架俄制米格-29中型战斗机、1架法制“美洲虎”攻击机、1架印度国产LCA“光辉”轻型战机,1架以色列(专题)制“苍鹭”TP无人机(武装型)。

  印度空军此前也信誓旦旦地宣称在实战中击落了一架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 3战机,但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这更像是印度在吹牛挽尊!

相关专题:印度,军事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23: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