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教堂冒白烟,刚当选就卷入性侵儿童丑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西斯廷教堂的烟囱冒了白烟,新教皇选出来了!
新一任罗马天主教教皇的产生,无疑是最近西方民众关注的头等大事。
新任教皇是来自美国的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封号为“良十四世”(Pope Leo XIV)。
(注:天主教的中文译名最初由澳门的葡萄牙传教士翻译,故按传统惯例采用葡语发音。)

(新教皇良十四世)
这位新教皇良十四世,也算是刷新了罗马天主教的历史:
他是史上第一位来自美国的教皇。
这么一看,前些年大火的剧《年轻教宗》也算是成功预测未来了.....

(《年轻教宗》剧照。剧中裘德洛的角色就是第一位美国教皇)
事实上,在前任教皇方济各去世后,新一任教皇的选举工作就已经秘密展开了。
负责选举事宜的,是前任教皇亲自选拔任命的众多枢机主教组成“枢机主教团”,他们依法享有选出教皇的权利。

(枢机主教团)
巧合的是,去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秘密会议》就在电影里把选举教皇的过程展示了个七七八八。
说来有些好笑,由于方济各任命的枢机主教们许多任职时间较短,不太清楚选举流程和运作方式,最终竟然要通过观看《秘密会议》来学习选新教皇的流程,算是把“草台班子”之风刮到了天主教最高层......

(电影《秘密会议》)
当然,吐槽归吐槽,无论枢机主教们多么不熟悉,最终还是要照着正规流程走的。
选新教皇的第一步,便是由梵蒂冈正式确认并发布前任教皇方济各的死讯。
这一步是由爱尔兰籍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来负责的。他在当众宣布“方济各教皇已回到天父的怀抱”后。

(凯文·法雷尔宣布教皇方济各逝世)
随后,象征教皇地位和责任的教皇戒指(又称“渔人权戒”)被摘下销毁。

(“渔人权戒”将被销毁)
之后,方济各教皇的遗体被移走转运到圣伯多禄大教堂供信徒瞻仰和告别,梵蒂冈教会就此进入为期9天的哀悼期,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宗座出缺期”。
这期间,枢机主教团成员开始在西斯廷教堂举行秘密会议,旨在投票选出新一任教皇。

(西斯廷教堂,选举教皇的秘密会议场所)
对于枢机主教们来说,投票的过程还是比较煎熬的,他们不仅要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投票,还要一直坚持到有候选人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胜出为止,否则就要一直投下去,直到最终选出新教皇。
有时候,这个过程漫长到令人发指,史上耗时最久的一次秘密会议是1268年的教皇选举,竟然持续了2年零9个月…
当然,短的时候也相当短,比如2013年选方济各当教皇时,只花了1天时间便完成了。

(教堂的烟囱冒出黑烟)
投票的过程中,外界无法进入西斯廷教堂打听消息,只能通过教堂烟囱的烟颜色来判断,如果冒黑烟,表明投票没有结果。
如果冒白烟,表明投票有了结果,新的教皇“出炉了”。
这一次,享有在西斯廷教堂里投票的枢机教主共有133位,他们每人手拿一张“我选举……为至高教皇”(Eligo in Summum Pontificem)的长方形选票,在下方的空白处写下被选者的名字。
这一次的教皇选举中,多名参选人都有机会创造历史。
比如67岁的菲律宾主教路易斯·塔格莱(Luis Tagle),如果他当选,就会出现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位亚裔教皇。

(路易斯·塔格莱)
再比如,如果来自加纳的主教彼得·塔克森(Peter Turkson),或者来自几内亚的主教罗伯特·萨拉赫(Robert Sarah)当选,那么天主教就会出现史上第一位黑人教皇。

(彼得·塔克森)

(罗伯特·萨拉赫)
除此之外,60岁的意大利主教皮萨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的呼声也相当高,不为别的,网友们就盼着他当选,好拥有史上第一位“披萨教皇”(名字里有Pizza)…

(皮萨巴拉)
当然,还有一些的主教,比如70岁的意大利主教帕洛林(Pietro Parolin),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也是网友和信徒眼里的热门人选。

(帕洛林)
教会从7日开始投票,前两天,西斯廷教堂的烟囱冒的都是黑烟。
直到今天早些时候,教堂的烟囱终于冒出了白烟…
秘密会议的选举结果正式出炉:
来自美国的秘鲁裔主教普雷沃斯特胜出,成为新一任教皇良十四世。

(良十四世发表讲话)

(欢呼的人群)
现年69岁的良十四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专题),他18岁便进入天主教堂学习,立志成为一名神父。
但这位准神父同时对数学兴趣浓厚,他后来又进入维拉诺瓦大学学习,拿到了数学学位才继续他的神职生涯。

(良十四世)
神职生涯的早期,良十四世一直在南美传教,拥有秘鲁公民的身份,他曾被许多人认为是“不太美国的美国人”。
1998年,良十四世回到芝加哥担任高级神职,他开始成为美国天主教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良十四世年轻时觐见教皇圣若望保禄二世)
2023年,他被教皇方济各带到了梵蒂冈,成为枢机主教团的一员。
一直以来,良十四世本人颇受方济各教皇器重,仕途上也很顺利。
这一次秘密会议,良十四世更是脱颖而出,击败好几位热门候选人当选。
但他问鼎天主教最高神职之后,任期内能否收获好名声暂时是个未知数。
因为很尴尬的是,就在他当选几个小时后,多家媒体便曝光了他的丑闻,指责他在秘鲁和美国担任神父期间,对教会发生的娈童事件息事宁人。

(娈童事件受害人洛佩兹)
具体来说,他管辖的教区内,曾有两名神父性侵儿童,但良十四世并没有对教堂里的相关事件开启正式调查,这让他留下了姑息纵容儿童性侵犯罪的骂名。
这第一个神父叫James Ray,曾被指控性虐待多达13名受害者,首次犯罪可以追溯到1990年。
根据后来的调查,此人在70和80年代也曾多次涉及性侵行为。
而1998年至2010年,良十四世曾在秘鲁当教会领导,他批准James Ray进入St. John Stone修道院——这个修道院附近就是小学,简直就是狼入羊窝。
早在1991年,Ray就已经被今日单独与儿童接触,可2000~2002年间,他仍被允许住在修道院。
2002年,Ray终于被移除职务,可直到2012年才被教会废黜。2014年,教会才迫于压力,发布了相关记录。
这第二个神父叫Ricardo Yesquen。
2022年,有三名女性受害者称她们曾在Chiclayo教区遭受性虐待。
当时她们只是9~11岁的孩子,而事情发生时,Chiclayo教区正归良十四世所管辖。
后来根据投诉,良十四世作为主教,没有深入调查三名女子的投诉,仅仅将案件归档,没有通知当局,没有限制嫌疑神父,甚至没有收集受害者证词。
第一起案子的受害人洛佩兹(Lopez de Casas)公开批评:
“沉默就是一种原罪。这不是上帝希望我们做的。耶稣希望我们阻止这类肮脏的行径,而不是创造一个任由性犯罪滋长的花园。”

(良十四世主持弥撒)
前任教皇方济各逝世,留下了“人民的教皇”的赞誉,不知道将来的良十四世,会留下什么样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