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印度开战原因 战事进展 攻击地区一次看

京港台:2025-5-10 22:38| 来源:TVBS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印度开战原因 战事进展 攻击地区一次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印度(专题)巴基斯坦再次点燃战火! 印度军方在5月7日凌晨发起代号“辛多尔行动”(Operation Sindoor),陆海空三军联合摧毁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又译克什米尔)(Kashmir)等地的恐怖份子营地。 印度称这是为打击恐怖主义而定的行动,巴基斯坦则指控印度无端袭击,但印巴冲突原因最大导火线仍旧是争执多年的“克什米尔”主权问题。

  印巴冲突是什么? 历史背景与克什米尔争议

  印巴冲突是指印度与巴基斯坦自1947年分治独立以来,因克什米尔地区主权争议爆发的多次军事与外交冲突。 双方曾发生三次战争,克什米尔至今仍一分为二,由印巴分别实际控制,局势长期紧张,时有零星交火。

  印巴分治后的恩怨情仇

  1947年英属印度分治,印度与巴基斯坦诞生,却也埋下两国长年对立的种子。 分治造成宗教冲突、百万人流离失所,尤其在克什米尔地区,原由印度教王公统治、却以穆斯林为主的人民,引发主权争夺。 此后印巴三次为克什米尔爆发战争,冲突不断。 除了军事对抗,双方在外交、情报、恐攻支持等层面也互不相让,形成延续70余年的民族与领土仇怨,至今难解。

  

  克什米尔主权争议为何难解?

  克什米尔主权争议之所以难解,根源在于历史、宗教与民族认同的纠葛。 1947年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由印度教王公统治,却多数为穆斯林人口,导致其并入印度引发巴基斯坦强烈反对。 之后多次战争与零星冲突使局势僵化,加上当地民众对于归属印度或巴基斯坦甚至独立存在分歧,国际介入也难以调解。 双方皆视克什米尔为核心利益,使其成为南亚最敏感的地缘政治热点之一。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多次发生遭武装分子袭击的事件,包括2016,19名印度士兵丧命后,印度军方越过实际控制线(印巴边界),对恐怖份子基地进行打击; 2019年则是40名印度准军事人员被炸身亡,导致印巴两军引发了报复性袭击和空中混战。 再加上如今印度发动“辛多尔行动”,双方极有可能升级事态,两个拥有核武的“南亚火药库”发展引起世界关注。

  2025印巴冲突原因? 导火线“帕哈尔加姆恐攻”与“辛多尔行动”

  2025年印巴冲突升温,导火线是4月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的恐攻事件,造成数十名印度士兵死伤。 印度指控袭击者受巴方庇护,随即展开辛多尔行动,对巴控区发动跨境空袭。 双方在实控线沿线爆发激烈交火,局势急遽恶化。

  帕哈尔加姆恐攻事件

  在今年4月22日,一群武装份子袭击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Pahalgam),造成26人死亡。 幸存者指称,武装分子专门枪杀印度教男子,这让两国紧张局势瞬间升级。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称不惜一切也会追查到底,并扬言:“那些策划和实施攻击的人,将受到超乎想像的惩罚。”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透露恐怖分子的组织或成员名字,仅有警方声称中两名攻击者为巴基斯坦国民。 随后印度政府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武装分子,巴基斯坦则坚决否认。 双方开始了一连串交锋,包括驱逐外交官、暂停签证和关闭边境口岸,印度还宣布中断《印度河水条约》(IWT),放话一滴水都不准流入巴基斯坦。

  印度“辛多尔行动”

  印度军方5月7日凌晨声称要打击恐怖主义,闪电发动辛多尔行动,陆海空三军联手袭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等地。 军方证实此次行动重点打击巴基斯坦境内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等9处恐怖份子营地,指称这些地点是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即策划和指挥的基地。 同时强调,并未对巴基斯坦任何军事设施进行攻击,表示行动是“集中、有分寸的,本质上不会升级”。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Khawaja Asif)则称,受袭击的地区为平民区,根本毫无“恐怖份子营地”,且地点分散,至少有6处的平民区或清真寺遭到袭击。

  

  更多新闻:印度切断流向巴基斯坦水源 放话“不许一滴水流入”

  2025印巴冲突最新进展

  5月10日

  据印巴边境双方公布但尚未获独立核实的伤亡统计,自7日以来,至少有 48 人死亡。

  印度军方表示,已开始大规模向边境调动增援部队,包括启动后备的领土军(TA),以确保若冲突进一步升级,陆军能维持满编作战能力。 印度国防部周五发布通知,宣布在领土军32个步兵营中启用14个,并将部署于全国各地,任期至2028年2月。 每个领土军营约编制750人。

  巴基斯坦军方10日表示,印度向三个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发射导弹,包括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努尔汗空军基地。 据称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多枚导弹。 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指出,仅有几枚导弹通过防空系统。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兼副总理伊沙克·达尔(Ishaq Dar)表示,巴基斯坦“所有选项都摆在桌上”。 “在此前印度的攻击中,我们已有35名平民丧生。 数小时前,印度又攻击了我们的空军基地。 我们一直处于防御状态,但被迫进行了反击。”

  巴基斯坦随后关闭领空,宣布他们已开始对印度进行名为“铜墙铁壁(Bunyan Ul Marsoos)”的军事行动。 巴基斯坦表示,已向印度旁遮普的帕坦科特军用机场和印控克什米尔的乌德哈姆普尔空军基地发动攻击,两地均听到巨大爆炸声。

  印度民航总局(DGCA)当地时间10日凌晨宣布,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共有32座机场,自即日起至15日停止民航班机起降,之前已有至少24座机场停飞至5月10日,今再扩大至更多地区。

  巴基斯坦机场管理局也表示,该国领空将于当地时间10日凌晨3时15分至中午12时(北京时间10日上午6时15分至下午3时)关闭,禁止所有类型航班飞行。

  5月9日

  双方出动无人机开始互轰,印控克什米尔最大城市查摩(Jammu)和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巴坦科市(Pathankot)都传出爆炸声,目前此两座城市都已开启防空系统。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对印度境内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基地发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 巴基斯坦虽否认,但表示击落29架印度无人机,造成3死4伤。 同时在双方边境控制线交火时,击毙40至50名印度士兵。

  印度国防部对此尚未回应,也未公布查摩市的伤亡报告,不过宣布关闭境内24座机场。

  5月8日

  巴基斯坦方声称境内和巴控克什米尔至少31位平民(包含儿童)死亡,、46人受伤; 印度则称,巴基斯坦的跨境反击造成12位平民死亡,43人受伤。 巴基斯坦宣布关闭4座机场,包括伊斯兰堡(Islamabad)、卡拉奇(Karachi)、拉合尔(Lahore)和锡亚尔科特(Sialkot)机场。

  5月7日

  凌晨,印度陆海空三军联合从本土炮击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和巴控克什米尔等地的“恐怖分子营地”; 巴基斯坦军方在反击中,击落了五架印度飞机和一架无人机,其中三架是法国制的先进多用途战机飙风(Rafale jets)。

  4月22日

  帕哈尔加姆恐攻事件造成25名印度教男子和1名尼泊尔男子死亡。 印度指控武装分子来自巴基斯坦,警方也指控其中两位凶手是巴基斯坦公民,并扬言印度将进行全力追查和报复; 巴基斯坦则否认全部指控。

  

  印巴冲突影响哪些区域? 航空公司绕飞与领空封闭最新状况

  桃园机场公告

  因巴基斯坦关闭领空48小时,影响往返欧洲航班,航空公司将调整航路或出现延迟。 机场公司提醒旅客与接机亲友注意航班动态,出发前请向航空公司确认信息。

  长荣航空应变

  受印巴冲突影响,长荣BR62(维也纳-曼谷)返航维也纳; BR95(桃园-米兰)转降维也纳加油后再飞米兰。 部分欧洲航班将视情况调整航路,避开冲突空域。

  华航调整情形

  5月6日CI61(桃园-法兰克福)、CI73(桃园-阿姆斯特丹)转降曼谷更换组员与加油后续飞。

  CI67(桃园-布拉格)、CI75(桃园-罗马)取消。

  CI82(伦敦-桃园)转降布拉格后返台。

  5月7日CI81(桃园-伦敦)取消。

  星宇航空:目前航班未受影响。

  国际如何看待印巴紧张局势?

  联合国的立场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对印度和巴基斯坦间的军事行动深感担忧,呼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他强调,世界无法承受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并呼吁双方避免可能导致失控的军事冲突。 古特雷斯表示,愿意进行斡旋以支持缓和局势的努力。

  美国的观点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则称对印巴间的紧张局势表示遗憾,他希望冲突能尽快结束。 川普强调,这两个国家已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他希望现在的对峙能迅速得到解决。

  中国关切

  中国对印巴紧张局势表示关切,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会晤时,重申中方支持巴基斯坦的合理安全关切,并呼吁双方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分歧以维护地区和平。

  其他各国反应

  伊朗已表示愿意调解和平谈判,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过去一天已经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举行了会谈。 包含英国、法国、德国、伊朗、土耳其、卡塔尔和阿联酋在内的世界大国已敦促这两个拥有核武的国家保持克制并重返外交。

  历次印巴战争与停火协议一览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8)

  背景: 英属印度分治后,克什米尔王公选择加入印度,引发巴基斯坦武装部族入侵。

  结果: 印度军介入,双方爆发战争。 1949年由联合国斡旋达成停火协议。

  停火线: 成立“实际控制线”(Line of Control, LoC),克什米尔分裂为印控与巴控区域。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

  背景: 巴基斯坦发动“直布罗陀行动”试图挑起克什米尔民变。

  结果: 印军反击后局势扩大至全面战争。 苏联介入调停。

  协议: 1966年“塔什干协议”(Tashkent Agreement)由苏联总理柯西金主持签署。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

  背景: 东巴(今孟加拉国)爆发独立运动,印度支持孟加拉解放军。

  结果: 印军全面介入,造成巴基斯坦在东部溃败。 孟加拉国正式独立。

  协议: 1972年签订《西姆拉协议》(Simla Agreement),双方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争端。

  卡吉尔冲突(1999)

  背景: 巴基斯坦军方与叛军渗透至印控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造成局部战争。

  结果: 印军成功收复高地,美国介入压力下巴方撤军。

  协议: 无正式新协议,双方重申遵守LoC现状。

  后续对话与协议

  2003年停火协议: 双方同意在LoC全面停火,虽偶有破裂但成为后续基础。

  2021年重申停火: 印巴再度承诺维持LoC停火,为和平对话铺路。

  

 

相关专题:印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4: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