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降关税 美媒:短期货运激增秋季物价恐上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图为上海一处港口。(路透社)
(中央社记者张欣瑜旧金山(专题)12日专电)美中会谈后互降关税,美国财经媒体CNBC分析,预期接下来4至6週,从中国到美国的货运量将激增,进口商抢着大量备货之下,将面临更高运费成本,消费者未来仍将面临更高物价,有企业预期秋季出货商品将调涨。
美中结束贸易谈判,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45%调降至30%,除10%基准关税外,先前因中国未积极处理芬太尼(Fentanyl)问题加徵的20%关税并未取消。双方同意90天内不再调高或新增关税并展开谈判,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美中谈判关税变化一图看懂 小额包裹限制、稀土问题悬而未决
美对中关税降至30% 中对美降至10% 将建经贸磋商机制
CNBC今天指出,零售商和物流业高层预期,美中初步贸易协议将促使进口商于90天时间内加速出货,物流业者ITS Logistics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布莱希尔(Paul Brashier)就表示,「有客户在中国预先装载了数千个货柜,随时准备运进来(美国)。」
布莱希尔预期,接下来4至6週,货柜数量将大幅增加,并指出这90天极为关键。
纽约(专题)天使投资机构NY Angels成员卡明斯坦(Bruce Kaminstein)则指出,这段时间小型企业物流将重启但忧虑不减,「他们被反覆无常的政策绑架了,企业处境艰难。」
货运需求增加意味着进口商的成本也将跟着提高。鞋类零售商Deer Stags总裁马斯开特(Rick Muskat)告诉CNBC,关税降至30%让他们得以继续从中国出货,但由于货运需求大幅增加,运费可能也将飙涨,「我们的成本将上涨接近40%。」
进口商成本增加将进一步冲击消费者。马斯开特说,秋季交货的商品势必调涨售价。
马斯开特认为,在无法确定美中是否将进一步达成永久性协议、及多数节日商品必须在8、9月从中国出货情况下,进口商将扩大备货规模,且政策摇摆已造成企业损失。
他表示,Deer Stags先前有一批货被课了145%的关税,只能送到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也就是受美国海关监管的储存设施,在未缴税的情况下可先暂存。光额外仓储费用就多支付了逾1万美元(约新台币30万元),一切加起来损失不小。
另外,全球供应链成本仍预期上升。物流解决方桉公司OL USA执行长贝尔(Alan Baer)说,30%的关税对进口商整体获利能力来说仍是挑战,「考量到航运公司宣布的停航数量,如今运量的增加、还有舱位与价格可能是另一道需要跨越的障碍。」
美国衣履协会(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AAFA)执行长拉马尔(Steve Lamar )示警,美中暂缓部分关税是正向发展,但价格上涨是无法避免的事。
拉马尔说,美国人在假日购物季仍将承受更高物价,「如果关税所引发的货运溷乱导致运费飙升,这些影响将需要数月才能缓解,商品成本与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货运市场分析平台Xeneta首席航运分析师桑德(Peter Sand)也警告,出货激增将导致海运价格大幅上涨,从中国到美国西岸的海运价格短期内可能上涨20%。
这将是先前货运价格大幅下跌后的反弹。根据Xeneta数据,自今年1月1日起,从中国至美国西岸与东岸的平均即期运价,已分别下跌了56%和48%。
维吉尼亚港务局(Port of Virginia)执行长爱德华兹( Stephen Edwards)告诉 CNBC,该港口已开始重新检视与规划,以应对中国货柜激增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