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又要开始了吗?美企转嫁关税成本蠢蠢欲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美国消费者物价在3月写下九个月以来最小增幅,不过4月的数据可能加速回升,因为许多企业试图将更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据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预定周二(13日)与周四分别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零售销售数据。根据彭博资讯对经济分析师的调查,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4月核心CPI预期上升0.3%,高于3月时写下九个月来最小增幅的0.1%。
虽然周二的数据可能显示,目前进口品关税升高引发的转嫁效应有限,但许多经济分析师预期这种影响会随时间变得更加明显。这有助解释为何消费者愈来愈担心通膨、经济和就业市场。预定周四公布的4月零售销售数据可能持平或变动不大,不如3月时成长了1.3%,反映出民众的一些焦虑。
另一方面,企业进退两难,一方面试图透过涨价来减轻关税成本,另一方面又担心涨价会导致消费者缩手,引发销售下滑。不过,由于川普政府暂缓实施特定关税以便寻求与各国达成贸易协议,一些企业可能暂缓调涨价格。
彭博分析师表示,“尽管关税成本多数会由美国承担,为何消费者物价通膨仍然如此温和?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需求正在放缓,零售业者发现难以在不导致需求急剧下滑的情况下转嫁更高的成本,尽管他们仍将尝试这么做。如果这种效应持续,那么关税的净通膨影响可能会比一般认为的还要小。”
同时间,近期针对制造商与服务业者的调查显示,投入成本正在上升,这可能迫使他们调整价格。美国政府预定周四公布4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这将揭露趸售成本的压力。
联准会(Fed)在5月7日维持利率不变后表示,贸易政策可能导致通膨与失业率双双上升的风险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