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又有惊人发现!科学家揭乌贼如何“水下对话”

京港台:2025-5-14 22:26| 来源:煎蛋网 | 我来说几句


又有惊人发现!科学家揭乌贼如何“水下对话”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乌贼,这种海洋中的隐形大师,不仅擅长伪装,还会用手臂“说话”!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意大利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乌贼通过特定的手臂动作进行交流,为这些神奇生物的智慧增添了新的篇章。他们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bioRxiv平台上,揭示了乌贼如何通过手臂挥动和水波振动,展开一场多感官的“水下对话”。

  研究团队在数月的观察中,记录了两种乌贼的独特手臂动作,称之为“手臂挥动信号”。这些动作并非随意摆动,而是有规律的、富有表现力的手臂起伏,有时持续数秒,还能组合成不同的序列。团队负责人Sophie Cohen-Bodénès和Peter Neri将这些动作分为四种:“向上”“侧向”“翻滚”和“王冠”信号。每种动作涉及不同的手臂姿势和波动方式,常常伴随着乌贼皮肤上的色彩变化,宛如一场视觉与触觉的交响乐。

  更令人着迷的是,乌贼对这些信号的反应因视角不同而异。研究人员播放了其他乌贼挥动手臂的视频,发现当视频正放时,乌贼更倾向于“挥手回应”,而倒放时反应明显减少。这让人联想到人类识别面孔或社交信号的方式,仿佛乌贼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读懂”对方。

  最出乎意料的发现是,这些手臂动作不仅靠视觉传递,还通过水中的振动传播。研究人员设计了特别的回放实验,录下手臂动作产生的水波振动,再播放给受试乌贼。结果显示,乌贼对原始录制的信号反应更强烈,而对倒放或打乱的版本兴趣寥寥。这表明它们能从水波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可能依赖于侧线和平衡囊等感官器官,感知水流和低频振动。

  这样的双通道沟通方式,让人不禁联想到脊椎动物的视听交流。尽管乌贼和脊椎动物在进化上分道扬镳,但它们似乎独立演化出了相似的沟通策略。研究团队指出,乌贼的相机式眼睛与脊椎动物的眼睛有惊人相似之处,同样地,它们感知水波的感官系统可能也演化出了类似听觉的沟通功能。

  这些手臂信号的含义尚不明朗。研究人员观察到,乌贼在求偶、捕猎、防御甚至无明显触发的情况下都会使用这些动作。例如,一只乌贼可能在面对猎物时挥动“侧向”信号,或在求偶时展示“王冠”动作。这暗示这些信号可能因情境不同而承载多重目的,灵活多变。

  这项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海洋无脊椎动物沟通方式的理解,也让人对头足类动物的智慧刮目相看。乌贼在海底用手臂和水波“交谈”的画面,展现了动物王国沟通的复杂与美妙。研究团队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探索这些发现如何为跨物种沟通提供启示,甚至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生物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波光粼粼的海底,乌贼挥舞手臂,传递着我们尚未完全破译的信息。这些水下的“对话”提醒我们,海洋深处藏着多少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发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4 22: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