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分析中美关税谈判"进展"假象 休战为何不等于停战

京港台:2025-5-14 22:38| 来源:ABC中文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分析中美关税谈判"进展"假象 休战为何不等于停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过去,中国愿意做出妥协以适应美国的要求。 (Reuters: Natalie Behring)

  许多中国人可能并不了解他们每周五天、每周工作40小时制度的由来。

  1995年之前,中国工人每周只有一天休息。如今所理解的双休日,对当时12亿中国人而言并不存在。

  直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行政令,要求中国劳动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推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进程,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变。

  政策的转变带来了生活情况的巨大变化——早在那时的制度变化就已体现出中国政府为了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而能够一夜之间重塑社会节奏的能力。

  它象征着北京愿意动用国家权力,改变全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中国与美国长达15年谈判的一个成果。

  中国工时制度的突破,不仅增强了北京向全球市场开放的决心。

  它是中国适应国际秩序的一种象征,北京向以规则为本的全球经济体系做出了姿态。

  但这也为今日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分歧埋下了伏笔——这些分歧根植于两国在贸易、监管以及国家权力运作方式上的结构性差异。

  尽管中美关税战休战90天被视为一种缓和——向世界传递出乐观的信号,但这场对峙的核心,是两种根本不同制度之间的碰撞。

  美国越来越将贸易政策置于国家安全的视角下审视,力图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

  而中国依然坚定地推行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模式,强调其在全球制造业发挥的主导地位。

  眼下展开的不是一场对等的谈判,而是一场关于谁制定规则、谁的制度更能承受压力的较量。

  这正是习近平的“中国梦”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之间的正面碰撞。

  战略物资与战略思维

  对美国来说,贸易早已不再只是经济问题——它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部分。

  新冠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供应链危机,揭示了依赖单一国家——尤其是中国——获取关键物资(如药品和医疗设备)的脆弱性。

  作为回应,华盛顿正加速“去风险化”,并将被视为战略性的产业回流美国本土,包括半导体、稀土元素和清洁能源组件。

  拜登政府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同时投资于本土生产能力。

  逻辑非常明确——如果一个地缘政治对手控制了你获取关键物资的通道,你的国家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如今,这一逻辑已成为华盛顿两党共识的基石。美国国防部、商务部甚至财政部,都在这一立场上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中国仍然依赖美国以维持其全球贸易主导地位。美国依然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

  进入美国市场,不仅带来收益,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商业体系中的正当性。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依靠其制造业优势,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成为“世界工厂”。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格的外部审视。

  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如何通过国家机器对整个产业进行引导。

  政府可以一夜之间“造出”一个产业——从光伏到电动车——依靠的是大量补贴、廉价土地、税收减免与政府采购。

  光伏产业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2000年代初,北京将其列为战略优先发展领域。几年之内,在数十亿美元补贴的支持下,中国企业以极低价格向全球市场倾销产品,压垮了多家西方制造商,甚至令一些企业破产。

  现在,这一套操作逻辑正被复制到电动车和电池制造业。

  但是,举国体制不仅能打造一个产业,也能摧毁一个产业。一旦国家补贴被撤销或转向,整个行业可能迅速萎缩。

  对国内外企业而言,由上而下的政策驱动造成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风险。

  这种“靠国家力量起家、再用补贴挤压竞争”的模式,不仅让美国感到不满,也招致了欧盟、加拿大等其他经济体的强烈反应。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美国此举旨在阻止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国绕道出口产品。 (Reuters: China Daily)

  WTO承诺与政治现实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未能履行其加入时作出的承诺。

  这些承诺包括减少补贴、扩大市场准入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但多年来,北京反而加大了对国有企业和战略性企业的支持力度。

  尽管中国加入WTO的身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今它已经主导了许多当初承诺要开放的行业。

  在数字贸易和云计算等领域,外国企业仍面临较高的准入门槛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公司却能在全球市场上畅行无阻,同时在国内市场享有政策庇护。

  对华盛顿来说,这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规则、互惠与信任契约的问题。

  贸易逆差是可以接受的,但制度性操控是不能容忍的。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当前暂时降低关税的背景下,华盛顿的基调依旧是谨慎乃至带有疑虑。

  中美第二场贸易战加征关税的范围比2018年那一次更广。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关税的目的是阻止中国企业通过其他国家转运商品。 (Reuters: Florence Lo)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史鹤凌表示:“这一次不像第一次纯粹针对中国,而是对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征收关税。”

  “第一,这是为了防止中国转移出口——从第三国出口到美国;第二,这并不是一个纯经济上的竞争,而是经济和国家安全,归根结底是谁掌握供应链。”

  而在中国方面,转变路径的意愿则非常有限。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如今,民营企业也被期望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华为和比亚迪等“国有重点企业”的角色不仅是企业,更是北京全球野心的延伸。

  “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基础设施、贸易和金融项目,引导全球经济流向有利于北京的方向,从而扩大其经济影响力和地缘政治主导权。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目标和雄心的延伸。 (Reuters: Chalinee Thirasupa)

  尽管中国希望继续进入美国市场,以维持增长、合法性和全球地位,但它不再愿意在制度控制上做出让步。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根本性的。

  在西方,竞争通常是由规则和独立监管机制主导的过程。

  而在中国,结果才是最重要的目标——构建强国,而过程是否公平并不被优先考虑。

  “两个国家都需要进行改革。中国应该停止给企业更多的补贴……中国的经济政策不是建立在公平机制上,而是想尽办法把竞争对手打倒,”史鹤凌说。

  “美国方面,政府应该把精力放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90天结束之后,还有很大的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澳大利亚与地区的平衡举措

  即使在亚太地区,这种紧张关系也在持续显现。

  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曾一度效仿中国的国家主导发展模式,但如今正在逐渐与其拉开距离。

  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它们越来越意识到需要减少市场扭曲,避免对单一大国的过度依赖。

  对中国模式的怀疑在整个地区逐渐加深,反映出一种更广泛的地缘经济不安情绪。

  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之间的90天休战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真正的突破。

  它为双方都争取了时间——这为特朗普和习近平在各自的地盘上都具备政治价值。但休战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对澳大利亚而言,这种局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澳中之间的贸易关系较为牢固,这主要得益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而非直接竞争。

  但堪培拉面临着战略上的两难选择。

  从经济上看,澳大利亚可以受益于全球供应链重组和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需求。

  而从政治和安全上看,它与美国关系紧密,必须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区域安全环境做出回应。

  刚刚连任的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最终将不得不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做出抉择。

  在中美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澳大利亚有望在经济上获得红利。

  “中澳两国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很强,直接竞争成分很低,相比他国,中澳之间的贸易困难会减少,”史鹤凌说。

  “但由于上升到地缘政治问题,澳大利亚在国家安全方面会站队。从经济学方面看,澳大利亚会从中得到好处,但在地区安全方面,澳大利亚也会有自己的做法。”

相关专题: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5 07: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