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诺亚方舟”遗迹现惊人发现 数据暗合圣经

京港台:2025-5-15 05:05| 来源:译言网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诺亚方舟”遗迹现惊人发现 数据暗合圣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土耳其东部亚拉腊山附近的一处特殊地质构造,近期因疑似与《圣经》中诺亚方舟的关联引发关注。由美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在杜鲁皮纳尔岩层下发现了人工结构的痕迹。尽管科学界对此存在争议,但探测结果与《创世纪》中对方舟形态的描述高度契合,为这场持续数十年的考古谜题增添了新线索。

  

  位于土耳其最高峰亚拉腊山以南29千米处的杜鲁皮纳尔岩层,因其独特的船形轮廓,自1948年被当地牧羊人发现以来,便被视为诺亚方舟的潜在遗址。根据《圣经》记载,这场灭世洪水发生于4300多年前,方舟最终停靠在“亚拉腊山脉”。研究人员指出,该岩层长约157米、宽26米,与经文所述的“300肘长、50肘宽”比例接近,且周边地形符合洪水消退后的地理特征。

  

  “诺亚方舟扫描”团队负责人安德鲁·琼斯透露,通过地质雷达扫描,岩层下方6米处存在明显的棱角结构,疑似为分层甲板。更关键的是,探测显示岩层中心有一条4米高的隧道状空间,两侧分布着走廊结构,与《创世纪》第六章中“方舟需设三层舱室,内外涂松香”的记载形成呼应。土壤检测进一步显示,岩层内部有机质含量是外围的两倍,钾元素浓度高出40%,土壤科学家威廉·克拉布特里认为,这可能是木质结构腐烂后的化学残留。

  

  研究团队采用非侵入性手段开展工作,目前已采集22份土壤样本。琼斯特别提到,岩层范围内的植被颜色与周边存在显著差异,暗示此处可能存在人为改造痕迹。下一步计划通过钻芯取样和扩大雷达扫描范围,对比岩层内外的地质差异。土耳其当局尚未批准挖掘许可,使得这些间接证据成为当前研究的核心依据。

  

  科学界对此发现态度两极。怀疑者认为杜鲁皮纳尔岩层属于自然形成的褶皱地貌,其规则形态源于地质运动与风化侵蚀。但研究团队强调,雷达图像中呈现的直线结构、分层特征在自然岩层中极为罕见。随着探测数据持续积累,这场关乎宗教信仰与科学实证的争论或将进入新阶段。团队表示,最终结论需待进一步实证研究,但现有发现已为探索《圣经》叙事的历史真实性提供了独特视角。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5 10: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