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重病老人取款身亡 银行10万和解背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这两天,全网都被“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的事情吵翻了!
什么情况?重病老人银行存折5万,家属去取钱治病,被工作人员告知需本人到场,无奈只得把老人抬到现场,或许是办理业务过程太过繁琐,老人不幸病发当场死亡。
事件一经发布,就是一边倒的怒骂,银行不够人性化,各种条条框框刁难老百姓。更有甚者,质疑银行违规操作,致人死亡。然而,事情又在今天迎来大反转。
农行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三点重要信息:
第一,老人大女儿携带存折及双方身份证到农行取款,因连续三次输错密码,账户被锁定,柜员告知需本人到场重置密码,此时老人大女儿未提及母亲病重。
第二,家属用轮椅将已昏迷的老人推至银行,柜员发现老人身体状况,迅速带领来到柜台的绿色通道。
第三,内勤行长现场建议,“可提供上门服务或直接划款至医院账户”,但家属拒绝。随后再提议“先送医,留一人办手续”,家属再次拒绝。


这么一看,银行工作人员确实没犯什么错,依规办事,绿色通道也有,该建议的一个没差。唯一可以探讨的,就只有家属是否告诉银行工作人员家属病重?银行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帮助家属申请上门服务?
然而,对于银行的说法,家属并不认同。死者的侄子表示,“确有告诉银行工作人员老人病情重,只是没有讲清楚老人得的是什么病,病得有多严重,而银行方面也没有主动告知有上门服务的政策”。
“至于银行方面说,可以直接打款到医院账户,那是要建立在有医院出具情况说明的前提下的,可当时老人已经从原来的医院出来了,新的医院还没有联系好,无法开具情况说明”。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双方可谓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信谁?银行又要怎么自证清白?
其实很简单,放出监控视频不就好了?毕竟根据规定,银行监控在营业区域是无盲区、无死角的,有银行工作人员说,监控不允许储户查看,那是纯扯淡。
但这个监控啊,大家确实是看不到了,因为双方已经“大和解”,银行将负责老人的丧葬事宜,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家属接受签下协议。

事件到此,也就彻底结束了!谁是谁非,谁说的是实话,外人不知道全貌,也不好评说。不过,有两个事,队长还是忍不住要提一下。
第一,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谁来守护?“合规”为何成了“杀人刀”?
2024年数据显示,仅23%银行网点常态化提供上门服务,平均响应时间4.7个工作日,远超监管要求的24小时。而中国60岁以上老人银行服务投诉量年增17%,多集中在突发疾病应急处理、代办业务纠纷等领域。
说白了,尽管银行有对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但柜员仍机械执行规定,未主动启动应急机制。更有甚者,不少银行将身份核验责任,转嫁给垂危客户,如2023年广州某银行要求昏迷患者家属公证继承,2024年上海某支行坚持癌症晚期患者视频认证。

示意图,和本新闻无关
第二,“息事宁人”,是否掩盖系统性责任?
支付10万元慰问金,银行之所以会作出这个决策,一方面是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另一方面估计也有“息事宁人”的意思,毕竟只要事情一闹大,吃亏多的肯定是银行方,即便占理也一样,难免会被吹毛求疵。
可话说回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就是碰瓷”,你有理却妥协赔偿,就是助长歪风邪气。反过来也是一样,银行若是过错方,10万“人道补偿”就轻易把事情摆平,整改变革一个不提,那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又由谁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