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安倍遇刺已过3年,为何凶手迟迟未判....

京港台:2025-5-19 09:53| 来源:静说日本 | 我来说几句


安倍遇刺已过3年,为何凶手迟迟未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

  3年前的2022年7月8日,日本(专题)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街头演说时遭到一名男子的枪杀,这一震惊世界的案件至今仍未迎来最终审判。凶手山上彻也已被起诉,但是第一次的公判却定于2025年10月28日。一名日本宪政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名首相被杀已超过三年,为何凶手迟迟未判?

  这是许多人难以理解的问题。

  

  安倍前首相遇刺前的最后演讲

  

  安倍前首相身中数弹后倒地

  要说清楚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日本的司法体系说起。

  日本的司法体系非常独立,不受政府政党的影响,且素以严谨著称,尤其在重大刑事案件中,程序正义被放在首位。安倍遇刺案不仅涉及前首相的生命安全,还牵扯到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敏感领域,注定是一起“超级案件”。从逮捕到起诉,再到正式审判,日本司法需要经过多重程序,包括证据收集、嫌疑人供述核实、心理鉴定等。

  凶手山上徹也于1980年出生于奈良一个普通家庭,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平静。父亲在他年幼时自杀,母亲随后加入了“世界平和统一家庭联合会”(即韩国的统一教会),并将家庭的大量财产捐献给该组织。据报道,母亲的献金高达数亿日元,导致家庭经济崩溃,生活陷入困境。这种极端宗教对家庭的侵蚀,成为山上人生悲剧的起点。

  山上年轻时曾努力追求正常生活。他考入奈良县内一所知名公立高中,成绩优异,但是他没有去报考大学,而是直接报名加入了自卫队,成为海上自卫队的一名队员。3年后退役,进入建筑行业,短暂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一直未婚。

  这些经历显示,他并非天生反社会,而是试图融入主流社会的普通人。然而,母亲的宗教狂热和家庭破裂始终是他无法摆脱的阴影。他是一个被家庭悲剧、社会问题和个人创伤推向极端的人。他的行为固然不可饶恕,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宗教乱象、政治与宗教的暧昧关系,以及社会底层的无助呐喊,值得日本社会深思。

  

  凶手山下彻也在现场被抓情景

  山上彻也被捕后,警方对其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查,重点核实其作案动机和背景。他供述因母亲对旧统一教会的大额献金导致家庭崩毁,进而将矛头指向与该教会有联系的安倍。这一供述不仅涉及个人恩怨,还牵扯到宗教团体与政治人物的复杂关系。为确保审判公平,司法机关对山上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鉴定留置,直到2023年3月才正式起诉。这种“慢工”是为了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审判争议。

  此外,日本的公判前“整理手续”(类似于预审程序)也耗费了大量时间。从2023年10月起,负责审判的奈良地方法院已召开六次整理程序,旨在明确争点、筛选证据。

  山上自制枪支、精心策划袭击,显示出极强的目的性和执行力。他在案发前多次试验自制武器,甚至考虑过其他目标,最终锁定安倍。这表明,他的行动背后既有个人创伤的驱动,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极端解读。他的供述中流露出一种“以暴制暴”的绝望心态,仿佛只有通过极端手段才能让社会关注旧统一教会的问题。

  因此,山上的辩护团队承认杀意和刑事责任能力,但将焦点放在情状酌量上,试图通过其家庭悲剧背景争取轻判。这使得法庭需要额外审查其动机、家庭背景以及旧统一教会的影响,增加了案件的复杂性。

  安倍遇刺案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刑事案件,还带有强烈的政治和社会色彩。安倍晋三作为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其遇刺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案件涉及的旧统一教会问题,更将日本政界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司法机关必须在审判中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判决引发新的社会争议。

  

  山下彻也在现场所持的自制手枪

  

  山下彻也向安倍前首相开枪的情景(根据案情所拍电影剧照)

  山上使用的手制枪支也为案件增添了技术性争点。起诉书指控他违反枪刀法,但其自制武器射击是否属于触犯法律规定的“发射罪”仍需法庭认定。这不仅涉及法律解释,还需要技术鉴定,进一步延长了审判准备时间。

  此外,审判的警备问题也不容忽视。安倍遇刺案的关注度极高,奈良地方法院需与警方协调,确保庭审期间的安全。这包括法庭安保、证人保护以及防止极端行为的措施。如此大规模的警备安排,必然需要时间筹备。

  安倍遇刺案的审判不仅是一场法律程序,更是一场社会情绪的博弈。案件发生后,日本社会对旧统一教会的批评达到高潮,部分舆论甚至对山上的动机表示同情。这种复杂的社会情绪迫使司法机关在审判中更加谨慎,以免被解读为“偏袒”某一方。

  与此同时,安倍家族及其政治遗产在日本仍有巨大影响力。如何在审判中既体现法律的公正,又不引发政治风波,是法院面临的难题。山上辩护团队试图通过家庭悲剧争取同情,这无疑会让法庭在量刑时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

  

  

  安倍前首相回到山口县老家,安葬在父亲与先祖身边。

  过去3年,安倍遇刺案迟迟未判,既是日本司法体系严谨运作的体现,也反映了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敏感性。从程序正义的角度看,司法机关的“慢”是为了确保审判的公平与权威。从社会角度看,法院需要在复杂的社会情绪中找到平衡点。尽管正义看似迟到,但首次公判的临近表明,案件正在稳步推进。或许,这场审判不仅是对山上彻也的裁决,也是对日本社会的一次深刻反思。

相关专题:日本,安倍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9 09: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