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朝鲜军舰发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

京港台:2025-5-23 00:42|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朝鲜军舰发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金正恩,朝鲜半岛最新动态!

  一觉醒来,将军的愤怒,整个中文互联网都感受到了。

  据朝中社报道,2025年5月22日,朝鲜(专题)21日举行新建的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仪式期间发生“重大事故”。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观摩下水仪式时提出严厉指责,称这是“不可接受的犯罪行为”。

  直接定性为“犯罪行为”,很少见金正恩发这么大怒火。

  那么,究竟是什么重大事故,能把将军给惹毛了?

  

  首先,我们得简单说说,军舰的下水方式。

  军舰的下水方式,主要有两种:船坞式下水和船台式下水。

  船坞式下水,又分为固定船坞式下水和浮船坞式下水。

  固定船坞式下水,就是在固定船坞里建好军舰,然后往船坞里注水,让军舰浮起来,再用拖船把军舰拖出船坞。

  4月28日,“崔贤”级的一号舰“崔贤”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而浮船坞,就是移动船坞,不固定。其下水过程和固定式船坞一样,也是先往船坞里注水,让军舰浮起来,再用拖船把军舰拖出。

  船坞式下水的优点是四平八稳,风险低,缺点是成本高。

  建造一个固定式船坞,前期得勘探,充分研究地质、土壤和水文条件。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和人工,以及高强度材料。

  由于是在海边,材料还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林林总总一套下来,必然价格不菲。

  至于浮船坞,价格也不便宜,能建造5000吨级军舰的浮船坞,都以亿起步。

  所以,船坞式下水,不是每个船厂都玩得起。

  接下来是船台式下水,可细分为垂直式、吊运式、尾滑式和侧滑式四种。

  垂直式,就是用升船机,把船台上的军舰,抬升到预定的水面高度。

  世界最大的升船机,三峡水利枢纽的升船机,可抬升3000吨级的船舶。而朝鲜本次出事的“崔贤”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超过5000吨,没法用升船机下水。

  吊运式,顾名思义,用起重机把船从陆地上吊起,慢慢放到水面上。

  和垂直式类似,吊运式也只能用于中小型舰艇。

  尾滑式下水,是铺一条从船台到水面的滑道(尾滑轨),以船尾对准水面,一点点滑下去。

  这种下水方式最为常见,因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侧滑式下水:铺一条从船台到水面的滑道(侧滑轨),让军舰侧着滑下水,如下图。

  

  看着要侧翻的样子,其实不用担心,船只内部的压舱物会形成“不倒翁效应”,一番左右摇摆后,实现自动回正。

  侧滑的缺点是操作难度大,一个不慎,很容易真翻船,小船较好操作,所以采用侧滑式的例子较多,大船不好操作,采用侧滑的数量少。

  “崔贤”级作为5000吨级的军舰,谨慎起见,本不应采用侧滑的方式,但偏偏,本次出事的“崔贤”级二号舰,就是采用侧滑式下水。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俩字:经济。

  “崔贤”级一号舰“崔贤”号的建造地,为南浦造船厂。

  而本次出事的是二号舰,建造地为清津造船厂。具体名称尚不清楚,有传言说是叫“金策号”,以纪念朝鲜的开国元勋金策大将,但还不太确定。

  两座船厂的实力,有很大区别。

  南浦厂所在的南浦市是个港口城市,在首都平壤西侧,大量平壤市内工厂生产的货物,会在这里装船出口,事实上是“平壤的出海口”。

  南浦的经济实力强,上面也重视,造船厂条件好,船坞、龙门吊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产品以大船为主,有条件采用船坞式下水。

  和南浦相比,清津虽是朝鲜第三大城市,但远离首都,受重视程度要差不少。造船厂的实力也不强,产品以小船为主,基础设施和条件都差。

  清津厂没有船坞,无法采用船坞式下水,也没有尾滑式下水所需的尾滑轨,无法采用尾滑式下水。

  只有侧滑轨,只能采用侧滑式下水。

  朝鲜官方对事故过程是这样描述的,“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因指挥不熟、操作不慎,没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结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脱离搁浅,部分区段船底被破孔导致船舰失衡,船首部分未能脱离船台。”

  翻译过来就是,侧滑下水过程中,轨道不慎脱离,导致船尾下水了,但船头还在岸上,如下图。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本来在桌子上站着,想从桌子上跳下来,但不慎踏空,导致头撞到了桌子上,脚砸地板,伤得必然不轻。

  船尾有螺旋桨、主轴、发动机等设备,此番事故,这些设备大概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好少说得一两个月,要是出了大问题,可能还得换新的。

  成本少不了。

  尤其是发动机,通常会在建造过程中装好,如果坏了要换新的,可能需要切开舰体,十分麻烦。

  金正恩就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难怪这么生气。

  对于事故的原因,金正恩表示,“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所造成。”

  意思就是,你们清津厂以前建造小船,采用侧滑没问题,大船你还敢采用侧滑,这不就是胡乱套用旧经验,属于经验主义么?

  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清津厂不想用别的方式下水,纯属没办法。

  其实,事故真正的原因,就两点。

  一是清津厂首次建造大船,缺乏经验,加上前面说的条件不好,导致下水过程中,选择余地有限;

  二是朝鲜官方的急功近利。

  “崔贤”级一号舰“崔贤”号,今年4月25日下水,才过了不到一个月,二号舰就要下水,还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造船厂,未免太急了点。

  类似的先例不是没有,比如2018年7月3日这一天,就在大连同时下水了两艘055型巡洋舰。但中国这么玩,是基于造船业成熟的条件。

  在此之前,都是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一年能下水两艘驱逐舰就不错了。

  而朝鲜的造船业,还停留在手搓阶段,不具备流水线生产驱逐舰的条件。

  急功近利的后果,就是容易出事。

  从金正恩的海军建设目标上,也能看出急功近利。

  4月25日,“崔贤”级一号舰的下水仪式上,金正恩发表讲话,明确提到要建设远洋舰队,每年建造两到三艘“崔贤”级驱逐舰。

  金正恩还表示,“我们计划尽快建造更大、作战能力更强的巡洋舰和各型护卫舰,目前正在对舰艇总体设计进行最后阶段的审查。”

  巡洋舰的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光造个壳子还不行,需要搭配大量高精尖设备,即使得到俄罗斯援助,朝鲜那孱弱的工业实力,能不能造出来也是个问题。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再没建造过巡洋舰,早已丧失建造巡洋舰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朝鲜要如何建造巡洋舰?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事发后,朝鲜官方反应很快,把侧翻的驱逐舰给盖了起来。

  

  当然,也不能因为出了一次事故,就全盘否定朝鲜这些年的军工成就。

  朝鲜这些年,成功研发了高超音速导弹、洲际导弹、核潜艇等尖端装备,突破了国产预警机,还初步具备了生产5000吨级驱逐舰的能力。

  世界上有上述能力的国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这一切,离不开金正恩的运筹帷幄。

  朝鲜近两年的军工大爆发,与俄罗斯的援助有很大关系。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深陷孤立,金正恩抓住机会,一次次出手,甚至出兵库尔斯克,成功从俄罗斯换回了一项又一项技术。

  你可以批评金正恩别的方面,但论对国际局势的把握,论在大国间游走的能力,金正恩绝对不容小觑。

相关专题:金家王朝,军事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3 06: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