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山区惊见巨大老鼠!“比猫还要大”

京港台:2025-5-23 05:30| 来源:镜周刊 | 我来说几句


山区惊见巨大老鼠!“比猫还要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许多人听到老鼠就闻风丧胆,更别说是一只体型如家猫的巨型老鼠。捷克一名科学家近日在大洋洲巴布亚纽几内亚的威廉山(Mount Wilhelm)高地,发现一种极为罕见的老鼠品种——“亚高山绒毛鼠”(学名:Mallomys istapantap),其体长约85公分、体重近2公斤。这种庞然巨鼠30年来未曾露面,如今现踪引发关注。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捷克科学家法兰提谢克维梅尔卡(František Vejmělka)近日在威廉山发现“亚高山绒毛鼠”踪迹。这种老鼠毛茸茸、有尖锐门牙、长达8公分的利爪,外型醒目又具有威吓感。根据夜间影像显示,这只巨鼠在漆黑的夜晚穿梭于树枝上,显然是在觅食。

  “亚高山绒毛鼠”仅栖息于巴布亚纽几内亚海拔超过3,700米的湿冷山林与高地草原。早在1989年,它就曾根据博物馆馆藏标本被科学界命名,但此后长达30年间,始终未有活体纪录或影像留存。直到这次,才首度以照片和影片拍下它在野外的真实身影。

  维梅尔卡花了半年时间展开田野调查,并与当地部落合作,在海拔高达4,509米的威廉山架设红外线自动摄影机,成功捕捉到亚高山绒毛鼠的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性。

  亚高山绒毛鼠属于啮齿目鼠科,是该类别中体型最大的代表之一,包含尾巴长度达85公分,体重接近2公斤,体型已逼近一只家猫。而一般的棕色老鼠平均仅28公分长,重约200至300克,几乎只是亚高山绒毛鼠的零头。

  亚高山绒毛鼠白天通常躲在地下洞穴或树冠中,夜间才现身活动,完全以植物为食。它的栖地位于人烟罕至的高海拔地区,也几乎没有其他竞争性哺乳动物,这反而让它们在过去500万年间,能自由适应各种生态环境,演化出多样的体型与特征。这种孤立且难以接近的环境,也解释了它们长时间未被深入研究的原因。

  

  维梅尔卡在海拔约3,700米的自然栖地中,与亚高山绒毛鼠合影。图片中的老鼠已死亡做成标本,是被当地猎人饲养的猎犬咬死的。

  

  亚高山绒毛鼠在自然栖地中被自动摄影机捕捉到画面,这是30年来首次于野外的科学观察纪录影像。(翻摄avcr.cz)

  

  维梅尔卡与当地部落紧密合作,进行半年的自然生态研究。(翻摄avcr.cz)

  维梅尔卡表示:“这是30年来首度实地纪录这种令人惊叹、科学界知之甚少的哺乳类。”他也特别感谢协助拍摄与狩猎的当地部族,让研究得以顺利完成。该研究已刊登于哺乳动物学术期刊《Mammalia》。

  不过,亚高山绒毛鼠仍非地表体型最大的老鼠,目前体长最长的老鼠是甘比亚巨鼠(Cricetomys gambianus),全长可达90公分,其中一半为尾巴。另外,马岛仓鼠属(Hypogeomys antimena)体长则约为60公分。至于历史上最大的老鼠,已经灭绝,包括曾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出现、体重达80公斤、长达1.5米的Neoepiblema acreensis,它生活于约1千万年前,拥有2颗巨大门牙,还有仅114克的极小大脑,和人类相比显得格外诡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3 05: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