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亲自“直播带货” 剑指中国 不再遮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近日美国商务部废除拜登政府时期颁布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AI Diffusion Rule),置换成《防止先进计算集成电路转用的行业指南》,进一步规范对AI芯片及含该类芯片产品出口行为的管制。
这份文件有个关键词——「先进的中国芯片」(advanced PRC IC,把过去传统的复杂抽象表述,不再遮掩地剑指管制中国制造的AI芯片)。
是的,诚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宾塞(Michael Spence)近日谈及美中人工智能发展时表示,两国AI领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且开源模型越来越多,中国在AI模型效率和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另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Stanford HAI于4月公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指出,美中AI模型在2023年底的基础测试表现上,美国模型曾在多项指标领先中国17.5 %至31.6 %,但时至去年底,差距已大幅缩减至仅剩0.3%至8.1%。
中国在AI的急速发展,已令美国备感压力山大,而急迫着提出对中国科技崛起的遏制战略。
日前,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也提出《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要求商务部强制美国芯片企业所有受出口管制的高性能芯片及相关计算产品,在出口、再出口或境外内部转移前,配备能够实现位置验证模组等功能的「芯片安全机制」,以确保这些芯片不会被流出到中国被使用。
川普政府不认同拜登政府的做法,认为延续《人工智能扩散规则》会阻碍美国GPU (图形处理器)攻占全球市场,并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甚至导致其他国家转而使用中国制造的GPU。
中国AI的急速发展,令美国备感压力,急迫着提出对中国科技崛起的遏制战略。 (美联社)
因此,特朗普(专题)政府提出替代方案的三层次策略配套:
一、在国际层次上,战略同盟共同打击转运:要求转运国与美国签署出口管制协议,配合美国立法同步实施严格的出口限制,并严厉打击芯片转运;
二、在企业层面上,红线警示尽职调查阻止转运:发布《防止先进计算集成电路转用的行业指南》,以划红线警示,并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和落实尽职调查,发现及阻止转运行为;
三、在国会及行政部门,统一战线禁止非法转运:推动国会立法,赋予商务部权力要求芯片制造企业在芯片中植入位置追踪模组等,从而精准地管控芯片非法转运。
美中在关税战稍暂和缓之际,针锋相对的科技战再起,进入更高层次的「AI大国科技霸权」战役,一场美国发起直挑中国的「针尖对麦芒」AI竞赛进入新赛道。
川普在选前就曾猛烈抨击拜登政府的AI扩散规则,认为该规则叠床架屋且复杂,进行合规与否判断时不但需耗费时间与精力,且按照盟友亲疏远近关系,来逐次划分管制的圈层做法,颇有不利于美国开展AI外交及销售。
早在2023年,拜登政府将英伟达(NVIDIA)A100、H100与超微(AMD)的先进AI芯片列入对中东国家的出口管制清单,要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联酋)等国需取得美国许可才能进口。 当时是担忧这些先进芯片可能通过中东转移至中国,同时也担心这些芯片将影响中东军事力量平衡,尤其是对以色列(专题)这位盟友。 基于这两大疑虑,拜登在今年初发表《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将沙特与阿联酋列为第二级国家,每年允许进口约5万枚GPU,超额需申请许可,并且要求美国云端厂商确保一半算力留在美国境内。
拜登时代依「封闭式 AI 模型权重」,对美国AI芯片的输出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包括17个国家及台湾(专题),可无限制取得AI芯片; 第二层:约120个国家,取得AI芯片数量受限; 第三层:如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专题)等美国关注的敏感国家,完全被禁止取得AI芯片。 拜登指示业者在今年5月15日起要遵守该项设定,但尚未实施即被特朗普推翻。
川普政府发布的新指南十分明确且简单。 既然美中两国是全球在AI赛道的两强,不管是在AI算力、数据、存力、推训、架构、速度及应用等领域,中国急起直追,特朗普化繁为简收敛目标直接指向中国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并直接予以遏制。
川普政府的行动指南有别于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其特点是,把芯片参数的影响因子大幅降低,并把国别管制拉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直接挑明的说:禁止输向中国。 此等代表着,从拜登到川普,对AI的管制是从「芯片代际管制」到「国别管制」的战略迭代转折。
指南列出11条交易行为的警示与7项尽职调查义务,划下红线要求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商与云端服务器等企业,监控并揭露客户是否可能通过隐蔽路径,将先进芯片间接转移至中国或其他敏感国家。
新规定的目的就是要试图彻底堵死中国从他国取得先进技术及洗产地的路径。 例如,美国曾怀疑马来西亚以整机组装加零部件等洗产地方式避开美国出口管制,而不断要求马来西亚政府加强海关查验。
不同于拜登迂回与繁文缛礼作法,不再用脚注与尾注的注解方式来修补性释法,川普执简御繁,用大白话直接指出两条核心行动纲领:
一、禁止全球各国使用中国制造的高算力芯片,否则予以惩罚;
二、鼓励全球各国使用美国制造的AI芯片,共创AI联盟生态系。
「胡萝卜+棒子」的赏罚机制,一方面巩固美国科技霸权地位,方面则是抗中AI蓬勃发展的冷眼遏制。
近期川普旋风式前往中东,不改其「交易艺术」风格,在「AI贸易外交」上收获颇丰。 除销售巨额的军事武器外,最令人瞩目的是签署一系列人工智能合作协议。
川普这趟海湾行宛如「直播带货」,谈成沙乌地阿拉伯购买英伟达与超微数万颗AI芯片,并宣布与阿联酋达成总值2000亿美元交易,协议在AI方面加强合作,兴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AI资料中心园区。
川普为何撤销扩散管制以及销售先进AI芯片给中东国家,可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
一、地缘战略调整,拉拢中东对抗中国。 川普2.0延续川普1.0时期遏制「2025中国制造」战略,力抗中国科技竞争战略,视中国为美国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的最大挑战者。 拜登政府的《扩散管制规则》旨在通过限制向全球大部分国家,包括沙特和阿联酋等的先进AI芯片出口,防止技术通过第三国间接流向中国。
川普大转弯与中东国家直接谈判芯片出口,背后是地缘战略的重大调整。 中东国家,特别是沙特和阿联酋,近年来通过巨额投资和政策支持,致力于成为全球AI创新中心。 川普政府认为,通过放宽对这些国家的芯片出口限制,美国不仅能获得巨额经济回报,还能将中东纳入以美国为主导的科技生态,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二、经济利益驱动,迎合美国科技巨头与维持美国科技霸权。 川普的决定受到其国内科技巨头的强烈推动,如英伟达与超威等芯片制造商因《扩散管制规则》导致在国际市场的收入下滑,多次公开反对出口限制。 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表示,限制芯片出口将损害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曾表示,限制芯片出口将损害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美联社)
川普政府撤销《扩散管制规则》并推动对中东的大规模芯片出口,迎合了这些企业的利益。 英伟达预计向沙特Humain供应1.8万枚最先进的Blackwell芯片,超威也与Humain达成价值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这些交易不仅为美国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提供经济实绩。
三、外交杠杆加深结盟,以芯片交换投资与盟友支持。 川普将AI芯片作为外交、贸易与投资谈判筹码,意在换取中东国家的投资和地缘政治的支持。 沙特和阿联酋承诺对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涵盖AI数据中心、能源和制造业等领域。 此外,特朗普政府希望以芯片输出巩固与沙特和阿联酋的盟友关系,推进沙特加入《亚伯拉罕协议》、深化美沙在关键矿产领域合作,如价值90亿美元的矿产开采协议,从而增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影响力。
简言之,川普废除拜登时代的AI芯片出口框架,打破「国别管制」与「芯片代际管制」,这些规则原本对中东如沙国、卡塔尔、阿联酋都是受管制的国家。 拜登政府担心中东成为中国的中转站,对中东严防死堵。 但特朗普改变了策略:改从积极面思考,如果美国不积极向海外出售AI基础设施,中国很可能会逐渐填补这块空白。 因此,与其防止中东和中国交易,不如直接拉拢中东,进而将中国完全排挤出中东的AI市场,构建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并破除「一带一路」的扩张。
此外,特朗普试图建立配套「GPU+Laas+SaaS」(图形处理器+基础设施即服务+ 软件即服务)的技术标准,并且把该标准加以推广到全球,从遏制中国芯片技术进步到标准战(standard war),是一种另类的管制升级。
从标准战来说,美国旨在破坏他国的「主权 AI」,想以其科技标准来主导全球市场。 如同自1990年代开始,英特尔(Intel)建立x86 PC芯片生态系统,为美国奠定数十年的软件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基础,同时外溢出微软Windows的联手统治电脑世界。
其他如谷歌(Google)、苹果的iOS 、安卓系统 (Android)、脸书(Facebook)、网飞(Netflix)及YouTube等亦是在全球有垄断市场的绝对优势。 如今英伟达的统一计算架构(CUDA)已赢得全球AI芯片竞赛,在与中国的竞争上关系到能否维持其领先,及在其他区域AI市占率的统治优势,是能否主宰未来全球市场的关键。
因此,美国想要统治AI世界,必须从标准战上制定规则来取得一路领先的绝对优势地位。 而且,标准战也代表着,一旦黏性及系统生态绑定后,要重新换过是个系统与模组的生态系革命,打掉重练的成本非常大。 绑定后的「套牢成本」高,不利于转换系统,而有利于忠诚的永续使用。 因此,这对一开始即采用美规AI系统建构了竞争障碍而具有优势。
不过,特朗普的AI新政亦遭批评有诟病之处:
一、「一对一」国别协商的反效果:川普取消拜登政府的规则——把各国划分不同层级、决定各国可获得先进半导体数量的做法,变成政府对政府「一对一」协商制度,也如同拜登政府规则中的严格管制产生反效果,而转向中国购买未受管制的廉价替代品,反而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
在川普对外管制AI的「一国一策」面向上,美国与各国一对一协商,乃至对个别企业的检视,不仅增加外交与执行成本,也很可能令部分国家反弹,进而削弱对美的信赖度。
目前世界各国皆在各自推行其AI政策,如欧盟、加拿大(专题)、日本(专题)等国,其监管方式与欧盟重视课责与伦理考量的作法趋同一致,而非如特朗普以支持AI创新作为优先立场。 欧盟正在推出一套全面的《人工智能法案》(EU AI Act)规则,以确保用户安全和责任; 加拿大《人工智能与资料法》(Artit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Act, AIDA)强调AI发展的透明度与责任; 日本发布的《商业AI指导方针1.0》(AI Guidelines for Business Ver1.0)透过多方利益相关方参与制推动AI可信任原则。
川普的新政策对于建立国际AI治理标准变得更加棘手。 目前欧盟、七大工业国组织(Group 7)与其他多边组织正致力于透明度、公平性与安全性等AI关键原则上达成共识,但美国单边主张标准战作法,对于塑造国际规范将面临挑战。
二、新旧法令的缝合与长尾效应:在指南的新规定和既有法律的竞合与接轨上,亦有出口管制的长尾效应问题存在。
在AI快速迭代的演进速度上,让2022年颁布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 很多细则变成了陈旧的废弃代码,反而成了美国公司自我审查的枷锁。
三、国安与技术外流危机:川普与中东的AI协议,目前已引起美国国内保守人士的质疑,大转弯的与过去管制的对象合作,对于「让美国再次伟大」或「美国优先」的保守主义叙事仍有很大的隔离感。
这些隔离感的疑虑包括:中东国家未来若与美国政治立场出现分歧,或是地缘政治局势发生变化,可能对美国构成难以掌控的安全风险; 模型未经授权使用,以及技术外流或成为中国间接取得先进AI技术的渠道等。
四、中东国家平衡美中的战略:在特朗普以芯片拢络中东油国,封杀中国华为(专题)芯片之际,中东国家也在美中关系之间寻求保持平衡之道,试图找出左右逢源对自己有利的发展方式。 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Abdulaziz bin Salman)在5月16日的利雅得论坛上表示:「我们不会将数位未来的钥匙交给任何单一国家。」或许是其立场的注解。
在实际的合作行动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在增持英伟达股票的同时,也向华为升腾生态伙伴寒武纪投资2亿美元; 沙特国家人工智能中心(SAIA)已与华为云达成合作,采用华为升腾芯片建构阿拉伯语大模型训练丛集。 阿联酋也与华为在阿布扎比共建5G+AI智慧城市实验室,部分边缘计算节点采用升腾(Ascend)310B芯片。
中东能否平衡美中关系? 或是海湾国家能否成为美国外包的全球第三大的AI中心? 还是同时能拥有美中AI双系统发展的优势等,牵涉问题仍多,尚需观察。
不过,历经七年的发展的「中国制造2025」,即使在美国不断强化的遏制战略下,中国在AI领域的自主发展已进入全球领先群,显示地球不再是平的,而是至少两个系统以上切换模式的地球。
川普的芯片拔椿、拉拢与利用中东,宣告海湾国家从石油大国向AI科技大国的转型,也标志着美国从全球管制到中东扩张的战略转变,更是预告美中AI科技冷战的再深化持久战。 尤其,对中的持久战,才是美国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