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全网惊呆:北京父亲卖5套房,供两娃出国学踢球

京港台:2025-5-25 01:27|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全网惊呆:北京父亲卖5套房,供两娃出国学踢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

  都说中产到破产之间只差一个精英教育。

  这句话放在今天的这个故事上再合适不过。

  最近,一位父亲卖五套房送两儿子留洋学球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这位父亲姓白。

  小时候,他是足球队的球员,心里一直有一个足球梦。

  但出于现实因素,他并没有坚持下去。

  而是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成为了一名法律系的高材生。

  一毕业,他就进到了清华紫光工作。

  随后,他又开始自己创业,做起了远程教育的生意。

  这几年,也攒下了不少家底,生活得安定富足。

  可在他的心里,始终放不下对足球的热爱,以及未竟的梦想。

  他思索再三,决定要从小培养孩子学球。

  为此,他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一开始,因为找不到他满意的儿童足球培训机构,他就自己创立了一个足球俱乐部。

  后来,他觉得国内水平有限。

  国外的孩子,经常能有和顶尖球队比赛的机会,但这种情况在国内一年都轮不上一次。

  于是,他做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

  举家搬到西班牙,让孩子去接受欧洲顶级足球青训体系的教育。

  他和妻子不惜放弃了打拼多年的事业,只希望能将两个孩子培养进国家队,做“中国梅西”。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在西班牙的花费,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首先,就是孩子的学费。

  最初,他觉得在西班牙学球并不贵。

  一个人每个月只要5、60欧,但他忽视了教育上的支出。

  西班牙的公立学校很便宜,但教育水平不高,孩子想要接受那种精英式的教育,就必须读国际学校。

  他不想因为学球而落下两个孩子的功课,就把他们送进了国际学校,一年的学费就是三十多万。

  

  其次,是生活成本的问题。

  来西班牙之前,他也算是一个事业成功的小老板,有着自己的产业。

  虽不说大富大贵,但基本衣食无忧。

  可到了西班牙,不会当地语言的他,曾经在事业上的成功经验没有一点用武之地。

  再加上快60岁的年纪,在西班牙很难找工作,只能靠着存款度日。

  没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支出又是国内的好多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骤然下降。

  为了维持生活,他卖掉了在北京、大连等地的5套房产。

  粗略计算到西班牙这几年,一家人大约花了1000多万。

  前半生的所有努力,基本全砸了进去。

  

  在北京的时候,他们住着150多平的豪华新房。

  可现如今,一家人只能租住在老旧的房子里,每个月的房租还要1500欧。

  曾经,他们是人人羡慕的中产家庭。

  但现在,却是夫妻双双失业在家,住老破小,坐吃山空的基层人群。

  这前后境遇的对比,实在让人唏嘘。

  这个父亲的经历,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人觉得,能放手让孩子去追梦,是好事。

  

  但更多人觉得,这样倾家荡产式的培养孩子,甚至因此而返贫,实在是不值。

  

  更何况,他们培养的还是足球。

  评论区有专业人士分析了老白两个孩子现在的水平,从现阶段看,想要进国内联赛,还很艰难。

  也就是说,这么多的投入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父亲,到底是真正为了孩子好,还是执念太深呢?

  如果他身价上亿,这么砸钱培养孩子肯定没问题,但是1000万的身家就敢花光存款让孩子去踢球,实在有些狂热了。

  不管是足球还是其他体育项目,都不是只要投入就能得到回报的事情。

  像这种顶尖的竞技体育,他吃努力的部分,但更吃天赋。

  家长动辄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投入进去,但十几年成千上万托举的家庭里面,才能出一个郑钦文和谷爱凌这样的天才。

  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只是一味地往里面砸钱,甚至是拿出全部的资产去鸡娃,你的家庭正走在返贫的路上。

  2

  很多中国父母一直都有一种执念,那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培养孩子上,没有人不舍得花钱,生怕自己耽误了孩子。

  有条件的利用条件,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

  而很多家庭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销过大,已经不堪重负。

  还记得那个靠募捐也要送女儿出国留学的妈妈吗?

  她原本是一个富太太,生活条件非常好。

  名牌包包随便买,从不穿1000块以下的衣服。

  

  但她始终有一个执念,就是要供女儿去美国上高中。

  为此,她不惜和丈夫离婚,也要让孩子去留这个学。

  孩子如愿到了美国念完了三年的高中,但代价却是妈妈卖掉了前夫给的两套房子和一辆车。

  三年时间,花费110万。

  

  她不仅花光了之前的所有资产,甚至还背上了债务。

  后来,她们从原本的豪宅,搬到了只有一间卧室的出租屋。

  这个母亲,从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豪门太太,落魄到打工度日。

  把孩子供到高中毕业后,家里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

  但孩子还要留在美国上大学,一年20万的学费根本不是这个母亲现在能负担得起的。

  她竟然想到了在网上募捐,即使是上网乞讨,她也要让孩子在美国上学。

  

  真是疯魔了一样。

  女儿也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个母亲的教育方式,非常畸形,整个家也在她的折腾之下,走向了家离人散。

  其实像她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

  曾经在一个老师的直播间,有一个家长求助。

  他家在小县城,自己一年能赚10万块钱,在当地算是很不错的收入,妻子虽然收入不高,但是一个月也有几千块钱。

  孩子马上就要上中学了,他和妻子都觉得县里的中学不行,想要去城里上。

  但城里要上学,就得有房子,他就犹豫了,来咨询老师该不该到城里买房全家陪读。

  于是,这个老师给他算了一笔账:

  如果全家人都要到城里买房,存款肯定是不够的,要么卖掉县城的房子,要么背上负债。

  但更要命的问题是,全家人都到城里住,在县城的那份年薪十万的工作也没了。

  妻子还想要在家照顾孩子全程陪读,那么全家就剩下父亲一个人挣钱。

  一个本来活得非常滋润的小家庭,就因为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就变成了巨额负债的家庭,这样一算,真的是太恐怖了。

  而像他这样有这种想法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月薪3、4000的工薪阶层,也舍得给孩子报2、300一个小时的辅导班,因为怕孩子被同龄人落在后面。

  还有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千,就敢借钱送孩子去上贵族学校的。

  很多父母说,不能让孩子落在起跑线上,要帮助孩子开阔眼界。

  但说实话,一个家庭如果拿出资产的一半以上在教育上,就是很病态的,这往往就是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

  有天赋的孩子,投入很少的钱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而天赋不行的孩子,投入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父母如果不管现实情况举家投入进去,最后的结局注定只会是悲剧。 

  3

  有个网友曾经分享过自己的案例。

  父母为了让她接受好的教育,曾经不惜卖房送她去国外留学。

  然而等到她回来之后,发现海归(专题)在就业市场上已经不吃香了。

  家里砸了大几百万,但是她最后在上海只找到了一份月薪6000的工作,勉强能够支付得起自己的房租。

  父母砸进去的钱,可能她一辈子都未必能够赚得到。

  北京有一个家长一门心思想要把孩子送进藤校,他算过一笔账。

  想要让孩子进藤校,就要走国际教育的路线。

  算下来总花费要600多万。

  这笔钱如果换成4%的年化理财或者靠谱的投资,等孩子进入社会,她的账户里的钱将近千万。

  可要是全砸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等到孩子毕了业工作再攒下这笔钱,却相当困难。

  有人花几十万,培养出了一个大专生。

  有人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等到毕了业还是要父母出十几万打点关系给自己找一份工作。

  对教育无底洞式的投入,不一定会培养出精英,但一定会加速家庭资产的流失。

  两代人all in的教育豪赌,最终换来一张通往“普通人生”的门票。

  所以,咱们普通家庭,真的没有必要学着有钱人去卷。

  有多大的本事,就给孩子提供多大的空间。

  没有钱送她去上名校,能够保证他吃穿不愁也很好。

  报不起天价补习班,能够让他无忧无虑地念完书也很好。

  每一个阶层,每一种家庭都有自己培养孩子的方式。

  盲目地追随有钱人的脚步,崇拜所谓的精英教育,只会让家庭越陷越深。

  其实,有天赋、肯努力的孩子,不用上什么天价补习班,也能名列前茅。

  花了很多钱的孩子,也有可能最终是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比起无止尽地逼迫孩子,不如父母自己先放下我们的执念,尊重并接受孩子自己的命运。

  如果孩子足够优秀,那就上交给国家;

  如果孩子资质平庸,在自己身边平安健康,快快乐乐长大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孩子的人生剧本,不该由父母的执念书写。

  教育的本质从不是阶层跃迁的赌注,而是帮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空。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5 06: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