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嗷嗷叫”:一种不会犯错的哲学

京港台:2025-5-27 05:33| 来源:张3丰的世界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嗷嗷叫”:一种不会犯错的哲学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看到有人提倡县委书记要发扬“嗷嗷叫”精神,还是很吃了一惊。

  这几年的官方公文,有时候会有一些口语,非常生动,读了仿佛能还原某个会议的现场。

  这对日益教条化、空洞化的公文体来说,算是某种清新。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口语化就是好的。类似“嗷嗷叫”就是这种。

  一位在纽约(专题)的女生告诉我,她看了“硬邦邦”“嗷嗷叫”出现在标题中,真的是哈哈大笑。

  我很羡慕她,距离母语很久远,可以有如此的客观性。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可悲,绝对笑不出来。

  “嗷嗷叫”让我想起那种抗日神剧,里面的“鬼子”就要进村,杀气腾腾,嗷嗷叫——这是中国编剧对粗鄙、最野蛮的人的想象。

  如果说“嗷嗷叫”是一种精神,无非是说这种人做事杀气腾腾,气势夺人。但是,一个干部如此发狠,又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的县级官员并不好当。一个难题是无法拥有自己的语言。开会讲话,大部分篇幅都是贯彻执行,都是念文件,很少自己发挥的内容。

  放下稿子,抬头扫一下台下的下级,这时候说的话才可能是自己的。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小可笑的场景。

  疫情的时候我老家的县长就是如此,“恶意返乡的……一律先隔离再拘留”。这话让他上了热搜。

  现在看来,这就是在工作中贯彻“嗷嗷叫”对精神。对下面非常狠,吓人;但是上级可能喜欢。

  因为“嗷嗷叫”并不是乱叫,而是贯彻执行的时候做到100%坚决。“嗷嗷叫”只是感叹词、拟声词,声音大,动作夸张,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能表达内容的词,没有名次、动词,也就没有责任——声量虽大,却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它是非常理想的:我用了最大力气呐喊,但是我却没说出一个字。所以,它不可能犯错。

  这个词最能代表当下公务员的哲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7 10: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